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88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容设有若干导电端子的基座、组接于基座上的盖体、容置于基座内的驱动装置,以及扣持于盖体上的取放装置。驱动装置设有一对枢接部、位于枢接部之间的凸轴部以及与述接部相连的操作臂,操作臂可在闭合与开启位置之间作旋转运动,其中基座设有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设有挡块,当操作臂从闭合位置旋转到开启位置时,凸轴部将抵接于挡块上,从而阻止操作臂旋转角度过大,这种设置的挡块,在成形制造塑胶基座的过程中,有利于塑胶模流,最终有助于改善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热变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 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零插入力(ZIF-Zero Insertion Force)电连接器,可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 路板, 一般包括基体、盖体、驱动件、导电端子等,基体中设有若干贯穿其 上下表面的端子收容槽,盖体组接于基体的上表面且可相对基体适当滑移, 盖体上对应基体上端子收容槽的位置设有若干贯穿孔以供芯片模组的针脚通 过,提供驱动作用的驱动件收容于基体与盖体之间的适当位置。驱动件驱动 盖体相对于基体滑移,使芯片模组的针脚与导电端子紧密抵接,由此达成芯 片模组与电连接器的电性连接。如图1所示,与本技术相关的技术中,可电性连接晶片模组(未图示) 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的电连接器l,其结构一般包括基座20、容置于基座 20中的若千导电端子(未图示)、组接于基座20上的盖体30、可推动盖体30 相对于基座20滑动的驱动装置40,以及扣持于盖体30上的取放装置50。基座 20设有第一端部201及相对的第二端部202,第一端部201设有收容驱动装置40 的开槽203,盖体30组接于基座20上设有第一侧壁301,与第一侧壁301相对的 第二侧壁302,盖体30第一侧壁301设有扣持驱动装置40的收容凹槽303,基座 20的第一端部201与盖体30的第一側壁301相邻端设有一挡块204,驱动装置40 可于开启与闭合位置间运动,从而带动盖体40相对基座20在一定的范围内滑 动,当驱动装置40处于闭合位置时,驱动装置40抵接于收容凹槽303上,而当 驱动装置40处于开启位置时,驱动装置40则抵接于挡块204上,挡块204作用 在于,将驱动装置40推到完全开启位置时,挡块204可阻止驱动装置40继续运 动。然而这种结构的电连接器l,至少存在以下缺点挡块204设置于第一端 部201和盖体30的第一侧壁301相邻端,在塑胶成型制造基座过程中,不利于塑胶的模流,容易导致产品的热变形。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便于塑胶 成型制造过程中有利于塑胶模流之基座的电连接器。为此,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其包括容设有若干导电端子的基座、组接于基座上的盖体、容设于基座内 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有一对枢接部、位于枢接部之间的凸轴部以及与枢 接部大致垂直连接的操作臂,操作臂可在闭合与开启位置之间作旋转运动, 基座设有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设有挡块,当操作臂从闭合位置运动到开启位 置时,凸轴部将抵接在挡块上以阻止操作臂旋转角度过大。相对于与本技术相关的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设计的挡块设置位置,使基座的结构更为对称,因此制造基座的模具也 相对对称,在塑胶成型制造基座的过程中,有利于塑胶模流,最终改善基座 的热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与本技术相关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驱动装置处于闭合状态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驱动装置处于开启状态的部分元件的立体组 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2,用以电性连接晶片模组 (未图示)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基座60,容置于基座60中的若 干导电端子(未图示)、覆于基座60上的盖体70、可推动盖体70相对于基 座60滑动的驱动装置80,以及固持于盖体60上的取放装置90。基座60为一体成型大致呈矩形的框体结构,其设有第一端部601、与第一端部601相对第二端部602以及相邻第一侧壁603、第二侧604,所述基座 60中部还设有导电区605,若干个端子收容槽(未图示)以收容导电端子, 第一端部601设有开槽606以收容驱动装置80,第一端部之中部位置还设有 一挡块607。盖体70为具有框状的板体,其与基座60的形状大致相同,盖体70设有 导电部701、与挡块606相配合的凹槽702、第一侧板703、第二侧板704, 其中第一侧板703设有收容凹槽705。导电部701相对应导电端子的位置上设 置有收容孔706以接纳晶片模组的插脚(未图示)。驱动装置80为一拨杆,其设有一对枢接部801、位于枢接部801之间的 凸轴部802及可旋转操作的操作臂803,凸轴部设有大致成"一,,字的基部(未 标号)及一对连接基部两端且大致成"八"字形的连接部(未标号)通过拨 动驱动装置80,可使盖体70相对基座60在一定的范围内滑动。取放装置90大致呈板状,其设有供吸附装置(未图示)吸取的平板吸取 部901及位于平板吸取部901两自由端延伸形成的若干弹性勾902。组装时,先将驱动装置80容置于基座60开槽606中,将盖体70组接于 基座60上表面,盖体70与基座60紧密干涉配合,此时,盖体70的第一侧 板703、第二侧板704将分别扣持于基座60的第一侧壁603与第二侧壁604 之上,再将取放装置90上的一对弹性勾902扣入盖体之第一側板703、第二 侧板704,再用吸附装置吸取取放装置90的平板吸取部901以移动该电连接 器2至印刷电路板上,分离取放装置90后,推动驱动装置80的操作臂803 至开启位置,凸轴部802将抵接在挡块607上从而阻止操作臂旋转角度过大, 将芯片模组的针脚先后插入盖体70的通孔703及基座端子收,内(未图 示),旋转驱动装置80之操作臂803,使驱动装置90从开启位置运动到闭合 位置,从而带动盖体70相对于基座60朝着绝缘本体第二端部602滑动,盖 体70推动芯片模组针脚移动以实现针脚于导电端子的紧密接触,由此达成电 性连接。于本实施方案中,所述基座60仅为一体成型塑胶构造的绝缘本体,实际上,基座还可以包括一绝缘本体、围设于绝缘本体外的加强件,上述基座均 属于本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 其它在本实施方案基础上进 行的任何改进变换也应当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容设有若干导电端子基座、组接于基座上的盖体、容设于基座内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有一对枢接部、位于枢接部之间的凸轴部以及与枢接部大致垂直连接的操作臂,操作臂可在闭合与开启位置之间作旋转运动,基座设有第一端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端部设有挡块,当操作臂从闭合位置运动到开启位置时,凸轴部将抵接在挡块上以阻止操作臂旋转角度过大。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轴部设有呈"一" 字形基部及一对连接基部两端且大致成"八"字形的连接部。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有收容驱 动装置的开槽。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设有收容操 作臂的收容凹槽,所述驱动装置位于闭合位置时,操作臂抵接于收容凹槽上。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与导电端子 位置相对应的若干通孔。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装置设有平板吸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容设有若干导电端子基座、组接于基座上的盖体、容设于基座内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有一对枢接部、位于枢接部之间的凸轴部以及与枢接部大致垂直连接的操作臂,操作臂可在闭合与开启位置之间作旋转运动,基座设有第一端部,其特征在于:第一端部设有挡块,当操作臂从闭合位置运动到开启位置时,凸轴部将抵接在挡块上以阻止操作臂旋转角度过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峰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