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11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外管、导管内管、扩张球囊、尖嘴头和导管座,导管内管的内部与扩张球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流通腔,尖嘴头和导管内管连接处的外壁开设有与流通腔端部相连通的进液口,导管内管的外壁且位于扩张球囊一侧位置处固定穿插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的内腔与流通腔相连通,且排液管的外壁与导管外管的外壁固定穿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管内管与尖嘴头之间设置进液口,在导管外管与导管内管之间设置排液管,同时利用导管内管中开设的流通腔将进液口和排液管连通,使得血管内的血液能够顺着进液口、流通腔和排液管进行流通,避免血管内的血液出现堵塞,从而降低了球囊扩张导管使用的风险性。风险性。风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脑血管疾病位于全球死因第二位,每年因为脑卒中死亡的人数约为173 万,卒中是一种以至少持续24小时神经缺损的急性发作为病征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病灶受累,是脑循环扰动的结果,传统治疗采用药物或开颅手术以及二者结合的方法,但由于颅内血管结构复杂,导致这些治疗手段存在很大局限性,因而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微创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颅内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如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以及血管内取栓及抽吸治疗等方法已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受益。
[000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是介入技术之一,是指经皮穿刺后,将球囊导管、金属支架等器械通过血管输送至病变部位,对狭窄、闭塞的病变血管进行扩张等治疗,使其恢复通畅的一种非手术微创疗法。
[0004]现今颅内动脉治疗使用的球囊扩张导管,在穿入颅内动脉中进行血管治疗时,球囊扩张导管会在血管中停留一段时间,以便于手术操作者向球囊内注射生理盐水,使球囊扩张,从而将狭窄或堵塞的血管进行扩张,以便于进行治疗或支架的安装,但扩张的球囊会将血管内部进行短暂的堵塞,而血管的堵塞会导致血液流通不顺畅,使得球囊扩张管插入血管的时间有限,长时间容易造成血液堵塞,因此对手术者的技能要求较高,同时增大了球囊扩张导管使用的风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外管、导管内管、扩张球囊、尖嘴头和导管座,所述导管内管置于导管外管的内腔,所述扩张球囊的一端与导管外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扩张球囊的另一端与尖嘴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内管的端部穿过扩张球囊与尖嘴头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座固定连接于导管外管的另一端部;
[0007]所述导管内管的内部与扩张球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流通腔,所述尖嘴头和导管内管连接处的外壁开设有与流通腔端部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导管内管的外壁且位于扩张球囊一侧位置处固定穿插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内腔与流通腔相连通,且所述排液管的外壁与导管外管的外壁固定穿插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进液口、流通腔和排液管均为多个且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进液口位于流通腔外壁的端部,所述排液管位于流通腔外壁的另一端部,且所述进液口和排液管均为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呈轴对称。
[0009]优选的,所述导管内管内腔的中部开设有导丝腔,且所述导管外管的内壁与导管
内管的外壁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导液腔,且所述导液腔与扩张球囊的内腔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导管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热缩管,且所述热缩管套设于导管外管的外部。
[0011]优选的,所述导管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导管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头,且所述第一连接头的内腔与导液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内腔与导丝腔相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导管内管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显影环,所述显影环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扩张球囊内腔的两端部位置处。
[0013]优选的,所述扩张球囊的外壁涂设有润滑涂层,且所述润滑涂层为超润亲水涂层。
[0014]优选的,所述导管外管的内壁与导管内管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为长条状。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6](1)本技术通过在导管内管与尖嘴头之间设置进液口,在导管外管与导管内管之间设置排液管,同时利用导管内管中开设的流通腔将进液口和排液管连通,使得血管内的血液能够顺着进液口、流通腔和排液管进行流通,避免血管内的血液出现堵塞,从而降低了球囊扩张导管使用的风险性;
[0017](2)本技术利用导管座上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设置,使得操作者能够快速区分导液腔和导丝腔的连接端口,以便于操作者快速进行药液或导丝的注入,从而提高了球囊扩张导管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内管正面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内管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1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导管外管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导管外管;2、导管内管;3、球囊;4、尖嘴头;5、显影环; 6、热缩管;7、导管座;8、第一连接头;9、第二连接头;10、导丝腔;11、导液腔;12、进液口;13、流通腔;14、排液管;1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6所示的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外管1、导管内管2、扩张球囊3、尖嘴头4和导管座7,导管内管2 置于导管外管1的内腔,导管外管1的内壁与导管内管2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且固定块15为长条状,利用固定块
15的设置,使得导管内管2能够固定设置在导管外管1的内腔,从而提高导管外管1和导管内管2在使用过程中推送力的传导,避免导管外管1和导管内管2之间发生在推送时发生相对偏离而出现弯折,使得导管外管1和导管内管2的通过性较高,扩张球囊3的一端与导管外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扩张球囊3 的另一端与尖嘴头4的一端固定连接,尖嘴头4的端部呈锥形过渡,提高尖嘴头4通过性能,降低对血管的损伤,导管内管2的端部穿过扩张球囊3 与尖嘴头4的内壁固定连接,扩张球囊3与尖嘴头4的连接处为平滑过渡,导管座7固定连接于导管外管1的另一端部;
[0027]导管内管2的内部与扩张球囊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流通腔13,尖嘴头 4和导管内管2连接处的外壁开设有与流通腔13端部相连通的进液口12,导管内管2的外壁且位于扩张球囊3一侧位置处固定穿插连接有排液管14,排液管14的内腔与流通腔13相连通,且排液管14的外壁与导管外管1的外壁固定穿插连接,排液管14与导管外管1之间的连接处为密封状,提高导管外管1的密封性,流通腔13可以问环形间隔设置多个,且流通腔13 与进液口12和排液管14一一对应,使得导管内管2内形成多个供血液流通的流通通道,避免血管内的血液阻塞在一处,降低对血液堵塞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同时可延长球囊扩张导管的使用时间,降低操作的技能要求;
[0028]进液口12、流通腔13和排液管14均为多个且呈环形阵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外管(1)、导管内管(2)、扩张球囊(3)、尖嘴头(4)和导管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管(2)置于导管外管(1)的内腔,所述扩张球囊(3)的一端与导管外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扩张球囊(3)的另一端与尖嘴头(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内管(2)的端部穿过扩张球囊(3)与尖嘴头(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座(7)固定连接于导管外管(1)的另一端部;所述导管内管(2)的内部与扩张球囊(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流通腔(13),所述尖嘴头(4)和导管内管(2)连接处的外壁开设有与流通腔(13)端部相连通的进液口(12),所述导管内管(2)的外壁且位于扩张球囊(3)一侧位置处固定穿插连接有排液管(14),所述排液管(14)的内腔与流通腔(13)相连通,且所述排液管(14)的外壁与导管外管(1)的外壁固定穿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2)、流通腔(13)和排液管(14)均为多个且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进液口(12)位于流通腔(13)外壁的端部,所述排液管(14)位于流通腔(13)外壁的另一端部,且所述进液口(12)和排液管(14)均为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呈轴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动脉用球囊扩张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双赵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巴特勒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