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09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包括排污管和水箱,所述排污管上部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排污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回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回水管连接到水箱上部,所述水箱内充有水和磨料的混合物,所述水箱内设置有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所述回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五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回水管上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连接有鼓风机,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和第六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排污管内壁上附着的污垢清理掉,基本没有死角。基本没有死角。基本没有死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空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是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的混合物,空分设备能将空气中的各组份分离出来,得到纯氮、纯氧等,以便进行应用。空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从空气中分离出杂质、灰尘等废物,并不断沉积在设备的底部,必须及时进行排除、清理。申请号为201720175855.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采用在排污管上设置进液口和排液口,进液口和排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设置有循环清洗泵的洗涤储液箱,排污管中设置有能随水流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上对称设置有清洗刷,从而将排污管内部清理干净。但是,由于传动叶片的存在,清洗刷不可能布满转动杆,并且清洗刷太多也不利于转动杆转动,导致没有清洗刷的部位无法得到有效的清理。此外,当长时间使用后,其过滤板上吸附的杂质较多,还需要耗时耗力的更换过滤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采用在水箱内充有水和磨料的混合物,水箱内的水泵可使该混合物进入排污管内部,运动的磨料可以碰撞、摩擦排污管的内壁,从而将其上附着的污垢清理掉;采用在回水管上依次连接有进风管和鼓风机,在出水管上连接有出风管,鼓风机吹出的风能将排污管内残存的水吹出,并将排污管内吹干;采用在水箱上部设置补水管,在水箱内部设置过滤板,在水箱底部设置排水管,可将水箱内含有污垢的水排出并加入清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包括排污管和水箱,所述排污管上部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排污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回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回水管连接到水箱上部,所述水箱内充有水和磨料的混合物,所述水箱内设置有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的另一端,所述回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五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回水管上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连接有鼓风机,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和第六阀门。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磨料为尼龙砂。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水箱上部还设置有补水管,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补水管和排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水泵下方。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为网孔板或者筛网。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水泵为潜水泵。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水箱内充有水和磨料的混合物,水箱内的水泵可使该混合物进入排污管内部,运动的磨料可以碰撞、摩擦排污管的内壁,从而
将其上附着的污垢清理掉,基本没有死角;2、回水管上依次连接有进风管和鼓风机,出水管上连接有出风管,鼓风机吹出的风能将排污管内残存的水吹出,并将排污管内吹干;3、水箱上部设置有补水管,水箱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水箱底部设置有排水管,可将水箱内含有污垢的水排出并加入清水,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排污管;2、第一阀门;3、水箱;31、过滤板;32、排水管;321、第二阀门;33、水泵;34、补水管;341、第三阀门;35、出水管;351、第四阀门;36、回水管;361、第五阀门;37、出风管;371、第六阀门;4、鼓风机;41、进风管;411、第七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4]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所示,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包括排污管1和水箱3,排污管1上端连接空分设备底部,所述排污管1上部设置有第一阀门2,所述排污管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回水管36和出水管35,回水管36位于第一阀门2下方。所述回水管36连接到水箱3上部,所述水箱3内充有水和磨料的混合物,所述水箱3内设置有设置有水泵33,所述水泵33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35的另一端,所述回水管36和出水管35上分别设置有第五阀门361和第四阀门351。所述回水管36上还连接有进风管41,所述进风管41连接有鼓风机4,所述出水管35上还连接有出风管37,所述进风管41和出风管37上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411和第六阀门371。
[001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磨料为尼龙砂,尼龙砂为尼龙材质的颗粒,其粒径优选1毫米左右,尼龙砂的密度为1

1.1克/立方厘米,与水的密度接近,在水流动起来后,容易悬浮在其中。尼龙砂比污垢硬,比排污管1软,能清除污垢而不损坏排污管1。
[001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水箱3上部还设置有补水管34,补水管34通过管道连接自来水管道,所述水箱3底部设置有排水管32,排水管32通过管道连接到下水道,所述补水管34和排水管32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341和第二阀门321。
[001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水箱3内部设置有过滤板31,所述过滤板31位于水泵33下方,尼龙砂位于过滤板31上方。
[001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31为网孔板或者筛网,其网孔要小于尼龙砂的粒径。
[001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水泵33为潜水泵,当水泵33关闭时,排污管1中残存的清洗用水可以沿出水管35和水泵33流回水箱3。
[0020]使用时,水箱3内水面的高度要低于排污管1的下端。结合图1所示,当需要清理排污管1内壁附着的污垢时(此时所有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开启水泵33、打开第四阀门351和第五阀门361,混有尼龙砂的水进入排污管1内部,运动的尼龙砂碰撞、摩擦排污管1的内
壁,从而将其上附着的污垢清理掉,之后含有尼龙砂和污垢细颗粒的水从回水管36返回水箱3。当污垢清理干净后(可由经验得到最佳清洗时间,达到这一时间后认为清理干净),关闭水泵33,此时排污管1中留存的清洗用水沿出水管35和水泵33流回水箱3。之后关闭第四阀门351和第五阀门361,打开第七阀门411和第六阀门371,开启鼓风机4,鼓风机4吹出的风将排污管1内残存的水吹出,并将排污管1内吹干。当水箱3内含有的污垢细颗粒较多时,可以打开第二阀门321,将水箱3内的水排出,由于过滤板31的存在,尼龙砂不会被排出,之后关闭第二阀门321,打开第三阀门341向水箱3内加入清水。
[0021]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分设备的排污结构,包括排污管(1)和水箱(3),所述排污管(1)上部设置有第一阀门(2),所述排污管(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回水管(36)和出水管(35),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36)连接到水箱(3)上部,所述水箱(3)内充有水和磨料的混合物,所述水箱(3)内设置有设置有水泵(33),所述水泵(33)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35)的另一端,所述回水管(36)和出水管(35)上分别设置有第五阀门(361)和第四阀门(351),所述回水管(36)上连接有进风管(41),所述进风管(41)连接有鼓风机(4),所述出水管(35)上连接有出风管(37),所述进风管(41)和出风管(37)上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411)和第六阀门(37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设李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津西开兴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