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78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属于钛合金棒加工领域,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方。通过将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通过超半圆柱型型腔分别卡固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内部的柱型型腔中,然后通过上模点焊限位点和下模点焊限位点进行轴向限位固定,可以实现对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的快速安装,通过采用分体模具的方式对对碳合金棒材进行挤压成型,更换方便,可以避免由于模具型腔磨损后整体更换增加成本的问题,导向柱外围位于弹性支撑孔和底部支撑孔内部复位弹簧的设置,可以在松开上模座时,复位弹簧使得上模座快速弹起分离,避免在锻打过程中上模座和下模座分离不开的问题。中上模座和下模座分离不开的问题。中上模座和下模座分离不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钛合金棒材成型模具,特别是涉及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属于钛合金棒加工


技术介绍

[0002]钛合金因其优良的强、韧性能与耐蚀性能而成为航空、航天及航海领域的重要选材。其用量正随着武器与装备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各种高品质装备零部件的研制生产离不开高质量、与高稳定性的坯料,包括棒材、板材、丝材、管材等。钛合金中棒材的通用性最强,用量也最大,钛合金棒材在加工时,需要用到成型模具,但是现有的成型模具大都为一体结构,当成型模腔磨损时,需要整体更换,极不实用,而且上模和下模之间没有弹性支撑结构,上模脱模较慢,而且存在粘接的可能,为此设计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来优化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通过将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通过超半圆柱型型腔分别卡固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内部的柱型型腔中,然后通过上模点焊限位点和下模点焊限位点进行轴向限位固定,可以实现对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的快速安装,通过采用分体模具的方式对对碳合金棒材进行挤压成型,更换方便,可以避免由于模具型腔磨损后整体更换增加成本的问题,导向柱外围位于弹性支撑孔和底部支撑孔内部复位弹簧的设置,可以在松开上模座时,复位弹簧使得上模座快速弹起分离,避免在锻打过程中上模座和下模座分离不开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5]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方,所述上模座上方的柱型型腔内设置有成型下模,所述成型下模两端部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设置有下模点焊限位点,所述下模座底部一体成型有安装锲型块,所述上模座下方的柱型型腔内部设置有成型上模,所述成型上模两端部与所述上模座之间设置有上模点焊限位点,所述成型上模与所述成型上模的内腔均为半柱型结构,所述成型上模以及所述成型下模的外形结构均为超半圆柱型,且与所述上模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上的柱型型腔配合。
[0006]优选的,所述成型上模以及所述成型下模的超半圆柱型长度为五分之三圆弧,所述上模座以及所述下模座两端部均设置有侧拉柱,所述侧拉柱包括成型于所述侧拉柱一端的支撑锥头和成型于所述支撑锥头一端的安装螺头。
[0007]优选的,所述侧拉柱与所述下模座以及所述上模座均通过所述安装螺头螺纹连接,且所述侧拉柱上的支撑锥头与所述上模座以及所述下模座均通过焊接二次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上方两侧均开设有底部支撑孔,所述底部支撑孔中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顶端车削有倒角,所述导向柱与所述下模座过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下方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底部支撑孔对应的弹性支撑孔,所述导向柱外围位于所述弹性支撑孔与所述底部支撑孔内部卡压有复位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上开设有两个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弹性支撑孔同心,所述导向孔内部过盈连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导向柱滑动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的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通过将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通过超半圆柱型型腔分别卡固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内部的柱型型腔中,然后通过上模点焊限位点和下模点焊限位点进行轴向限位固定,可以实现对成型上模和成型下模的快速安装,通过采用分体模具的方式对对碳合金棒材进行挤压成型,更换方便,可以避免由于模具型腔磨损后整体更换增加成本的问题,导向柱外围位于弹性支撑孔和底部支撑孔内部复位弹簧的设置,可以在松开上模座时,复位弹簧使得上模座快速弹起分离,避免在锻打过程中上模座和下模座分离不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剖视图;
[0015]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的一优选实施例图2中A处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中:1

下模座,2

安装锲型块,3

成型下模,4

下模点焊限位点,5

侧拉柱,501

支撑锥头,502

安装螺头,6

底部支撑孔, 7

导向柱,8

复位弹簧,9

上模座,10

导向孔,11

成型上模,12
‑ꢀ
上模点焊限位点,13

导向套,14

倒角,15

弹性支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9,上模座9设置在下模座1上方,上模座9上方的柱型型腔内设置有成型下模3,成型下模3两端部与下模座1之间设置有下模点焊限位点4,下模座1底部一体成型有安装锲型块2,上模座9下方的柱型型腔内部设置有成型上模11,成型上模11两端部与上模座9之间设置有上模点焊限位点12,成型上模 11与成型上模11的内腔均为半柱型结构,成型上模11以及成型下模3的外形结构均为超半圆柱型,且与上模座9与下模座1上的柱型型腔配合,成型上模11以及成型下模3的超半圆柱型长度为五分之三圆弧,上模座9以及下模座1两端部均设置有侧拉柱5,侧拉柱 5包括成型于侧拉柱5一端的支撑锥头501和成型于支撑锥头501 一端的安装螺头502。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成型上模11和成型下模3通过超半圆柱型型腔分别卡固在上模座9和下模座1内部的柱型型腔中,然后通过上模点焊限位点12和下模点焊限位点4进行轴向限位固定,可以实现对成型上模11和成型下模3的快速安装,更换时,只需通
弄过角磨机磨去上模点焊限位点12和下模点焊限位点4即可,极其便捷,同时,通过采用分体模具的方式对对碳合金棒材进行挤压成型,更换方便,可以避免由于模具型腔磨损后整体更换增加成本的问题。
[0020]本实施例中,侧拉柱5与下模座1以及上模座9均通过安装螺头502螺纹连接,且侧拉柱5上的支撑锥头501与上模座9以及下模座1均通过焊接二次固定,可以在固定侧栏杆时,通过将安装螺头502旋紧后焊接,省去手扶的麻烦,同时可以提高连接的强度。
[0021]本实施例中,下模座1上方两侧均开设有底部支撑孔6,底部支撑孔6中部设置有导向柱7,导向柱7顶端车削有倒角14,导向柱7 与下模座1过盈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9),所述上模座(9)设置在所述下模座(1)上方,所述上模座(9)上方的柱型型腔内设置有成型下模(3),所述成型下模(3)两端部与所述下模座(1)之间设置有下模点焊限位点(4),所述下模座(1)底部一体成型有安装锲型块(2),所述上模座(9)下方的柱型型腔内部设置有成型上模(11),所述成型上模(11)两端部与所述上模座(9)之间设置有上模点焊限位点(12),所述成型上模(11)与所述成型上模(11)的内腔均为半柱型结构,所述成型上模(11)以及所述成型下模(3)的外形结构均为超半圆柱型,且与所述上模座(9)与所述下模座(1)上的柱型型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棒材弹簧自动复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上模(11)以及所述成型下模(3)的超半圆柱型长度为五分之三圆弧,所述上模座(9)以及所述下模座(1)两端部均设置有侧拉柱(5),所述侧拉柱(5)包括成型于所述侧拉柱(5)一端的支撑锥头(501)和成型于所述支撑锥头(501)一端的安装螺头(5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合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应辉姚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华宸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