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馨蕊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88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具体包括:防护底兜,该防护底兜具有球型兜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球型兜体内腔中间位置的接触导轮,且安装在所述导向装置顶部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的回环导流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且位于所述回环导流板正面和背面的制冷器,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且位于所述进风器外侧的环形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通过防护底兜的球型兜体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降低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设备的摩擦力,避免设备在新能源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行驶速度造成影响,同时防护底兜球面设置提升了对外来物体的抗击能力,有利于保护自身和内部构件的安全。件的安全。件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ECV)、氢发动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0003]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散热设备大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池的散热,但夏季在使用过程中地面的温度会持续性的影响电池的热量,且车辆大多封闭,难以在内部进行快速的降温,容易产生过热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散热设备大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电池的散热,但夏季在使用过程中地面的温度会持续性的影响电池的热量,且车辆大多封闭,难以在内部进行快速的降温,容易产生过热导致损坏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装置,具体包括:
[0008]防护底兜,该防护底兜具有球型兜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球型兜体内腔中间位置的接触导轮,且安装在所述球型兜体内表面且位于所述接触导轮两侧的环形线圈,以及安装在所述球型兜体顶部的导向装置,且安装在所述导向装置顶部的冷却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冷却装置顶部的固定装置,通过防护底兜的球型兜体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降低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设备的摩擦力,避免设备在新能源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行驶速度造成影响,同时防护底兜球面设置提升了对外来物体的抗击能力,有利于保护自身和内部构件的安全。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0009]底板,该底板具有环形圆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的回环导流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且位于所述回环导流板正面和背面的制冷器,且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且位于所述回环导流板两侧的进风器,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且位于所述进风器外侧的环形挡板,且开设在所述环形挡板外表面位于所述进风器位置的风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挡板顶部的保护环板。通过环形挡板的设置对气流流动的路径进行限制和延长,使得气流可以充分进行温度的降低,提升后续的降温效果,同时环形挡板的回形设置避免了气流产生回流现象,确保内部气流流动的单一性,避免回吸导致灰尘的进入,对内部造成阻塞。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与所述防护底兜连接,且所述保护环板顶部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通过双向的进风器的设置,在回环导流板内腔进行对流冲击,有效的减缓气流的流速,延长气流的流动时间,提升温度降低的程度。
[0011]优选的,所述接触导轮包括:
[0012]接触轮,该接触轮具有圆柱轮体,以及开设在所述圆柱轮体两侧中间位置的圆形凹槽,且安装在所述圆柱轮体两侧且位于所述圆形凹槽外侧的条形磁柱,以及安装在所述圆形凹槽内腔中间位置的T型柱,且安装在所述T型柱外表面的弧形抵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抵板外表面的弹板,且安装在所述T型柱远离所述圆柱轮体的一端的定位柱。通过弧形抵板和弹板的设置,使得接触轮可在进行空间内部的位置调整,用以适用在不平坦的路面进行使用,增大设备的使用范围,同时弹板对不平坦路面的冲击力进行抵消,实现设备构件的自身保护。
[0013]优选的,所述接触轮底部贯穿所述防护底兜并延伸至所述防护底兜底部,且所述弹板远离弧形抵板的一侧与所述接触轮连接。通过条形磁柱的设置使得环形线圈不断的切割磁场线,使得环形线圈产生电能进行能源供应,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消耗,同时条形磁柱自身磁力促进构件之间的紧密性,避免构件产生相互脱离。
[0014]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
[0015]套板,该套板具有弧形环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环板体内表面底部的环形连板,且安装在所述环形连板内表面的球面隔板,以及开设在所述球面隔板顶部的贯穿气孔。通过球面隔板的设置对冷气流进行分散输出,降低冷气流向下流动的数量,提升降温的集中性,同时与贯穿气孔相互配合,对向下流动的冷气流进行全面扩散,避免产生冷气流的集中损坏构件安全。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0017]固定环板,该固定环板具有环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板体底部的气流环板,且开设在所述气流环板外表面的气流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气流环板内腔中间位置的重球,且安装在所述重球外表面顶部的弧形气流导板。通过弧形气流导板和重球的设置,可在不用时对构件进行密封,避免灰尘进入设备内部造成阻塞,同时弧形气流导板会将气流进行水平导向,实现周边扩散时降温,使得降温更加彻底全面。
[0018]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将装置整体通过固定装置中的固定环板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底部;
[0020]步骤二:当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接触轮通过自身重量下沉,与行驶路面进行接触,使得接触轮通过路面摩擦产生转动,当路面坑洼时,接触轮可通过弹板的弹性形变,在定位柱之间进行位置的调整;
[0021]步骤三:接触轮的转动带动条形磁柱的位置变动,使得环形线圈切割条形磁柱的磁场线,使得环形线圈内部产生电能,并通过防护底兜内部电路的转化输送给制冷器和进风器;
[0022]步骤四:进风器启动将外界气流通过风孔引入,利用回环导流板延长气流流动路径,同时启动制冷器进行气流的降温处理;
[0023]步骤五:气流通过回环导流板由保护环板的内孔排出,气流对弧形气流导板进行冲击,使得弧形气流导板带动重球上升且转动,将气流水平导出,通过气流孔对新能源汽车
进行降温。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一)、该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通过防护底兜的球型兜体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降低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设备的摩擦力,避免设备在新能源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行驶速度造成影响,同时防护底兜球面设置提升了对外来物体的抗击能力,有利于保护自身和内部构件的安全。
[0027](二)、该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通过环形挡板的设置对气流流动的路径进行限制和延长,使得气流可以充分进行温度的降低,提升后续的降温效果,同时环形挡板的回形设置避免了气流产生回流现象,确保内部气流流动的单一性,避免回吸导致灰尘的进入,对内部造成阻塞。
[0028](三)、该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通过双向的进风器的设置,在回环导流板内腔进行对流冲击,有效的减缓气流的流速,延长气流的流动时间,提升温度降低的程度。
[0029](四)、该新能源汽车散热方法,通过弧形抵板和弹板的设置,使得接触轮可在进行空间内部的位置调整,用以适用在不平坦的路面进行使用,增大设备的使用范围,同时弹板对不平坦路面的冲击力进行抵消,实现设备构件的自身保护。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装置,具体包括:防护底兜(1),该防护底兜(1)具有球型兜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球型兜体内腔中间位置的接触导轮(2),且安装在所述球型兜体内表面且位于所述接触导轮(2)两侧的环形线圈(3),以及安装在所述球型兜体顶部的导向装置(4),且安装在所述导向装置(4)顶部的冷却装置(5),以及安装在所述冷却装置(5)顶部的固定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5)包括:底板(51),该底板(51)具有环形圆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的回环导流板(52),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且位于所述回环导流板(52)正面和背面的制冷器(53),且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且位于所述回环导流板(52)两侧的进风器(54),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圆板顶部且位于所述进风器(54)外侧的环形挡板(55),且开设在所述环形挡板(55)外表面位于所述进风器(54)位置的风孔(56),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挡板(55)顶部的保护环板(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1)底部与所述防护底兜(1)连接,且所述保护环板(57)顶部与所述固定装置(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导轮(2)包括:接触轮(21),该接触轮(21)具有圆柱轮体,以及开设在所述圆柱轮体两侧中间位置的圆形凹槽(22),且安装在所述圆柱轮体两侧且位于所述圆形凹槽(22)外侧的条形磁柱(23),以及安装在所述圆形凹槽(22)内腔中间位置的T型柱(24),且安装在所述T型柱(24)外表面的弧形抵板(25),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抵板(25)外表面的弹板(26),且安装在所述T型柱(24)远离所述圆柱轮体的一端的定位柱(2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轮(21)底部贯穿所述防护底兜(1)并延伸至所述防护底兜(1)底部,且所述弹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馨蕊
申请(专利权)人:潘馨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