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端子及设有该接地端子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22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增大与对方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的接地端子。弹性金属板的中央部形成为中央平面板部。中央平面板部的两侧作为弹性弯曲部分别向同一板面侧折回。在各弹性弯曲部的各端部分别设有接触部。两弹性弯曲部中的一方的弹性弯曲部的整体宽度形成得比中央平板部的宽度窄,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是在弹性金属板上形成窗部,由此,残留在该窗部的两侧的弹性金属板成为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同时,残留在窗部的与中央平面板部相反侧的端部侧的弹性金属板成为在弹性弯曲部的自由端与各个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一体的平板状的接触部;一方的所述弹性弯曲部在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间的窗部内穿过,两弹性弯曲部分别向中央平面板部的板面上折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电子设备中接地并进行散热的接地端子及设有该接地端子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接地端子由使自由端片与对方相接触的悬臂金属弹簧,或使接点部与对方相接触的悬臂金属弹簧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38976号公报但是,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的接地端子,与对方相接触的接触部是呈一个线状的1线或呈一个点状的1点,因此存在接地面积小、散热不充分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扩大与对方相接触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散热效率的接地端子。下面说明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所述接地端子的弹性金属板的中央部形成为中央平面板部,该中央平面板部的两侧作为弹性弯曲部分别向同一板面侧折回,在所述各弹性弯曲部的各端部分别设有接触部;其中,所述两弹性弯曲部中的一方的弹性弯曲部的整体宽度形成得比所述中央平板部的宽度窄;所述两弹性弯曲部中的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是在所述弹性金属板上形成窗部,由此,残留在该窗部的两侧的弹性金属板成为所述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同时,残留在所述窗部的与中央平面板部相反侧的端部侧的所述弹性金属板成为在该弹性弯曲部的自由端与所述各个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一体的平板状的接触部; 所述一方的所述弹性弯曲部在所述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间的窗部内穿过,该两弹性弯曲部分别向所述中央平面板部的板面上折回。另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结构基础上,从所述中央平面板部的一端侧的宽度方向中央与其一体地延伸设置宽度形成得比该中央平面板部窄的所述一方的弹性弯曲部,并且,使所述窗部位于所述中央平板部的另一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由此,将所示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延伸设置在该中央平面板部的宽度方向两端。进而,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是设有具备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构成的接地端子的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接地端子,其弹性金属板的中央部形成为中央平面板部,该中央平面板部的两侧作为弹性弯曲部分别向同一板面侧折回,在所述各弹性弯曲部的各端部分别设有接触部;因此,弹性金属板的两端成为接触部,可以增大与对方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进而,所述两弹性弯曲部中的一方的弹性弯曲部的整体宽度形成得比所述中央平板部的宽度窄;所述两弹性弯曲部中的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是在所述弹性金属板上形成窗部,由此,残留在该窗部的两侧的弹性金属板成为所述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同时,残留在所述窗部的与中央平面板部相反侧的端部侧的所述弹性金属板成为在该弹性弯曲部的自由端与所述各个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一体的平板状的接触部;所述一方的所述弹性弯曲部在所述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间的窗部内穿过,该两弹性弯曲部分别向所述中央平面板部的板面上折回,因而,一方的接触部与对方进行线接触或点接触,另一方的接触部与对方进行面接触,可以显著增大与对方的接触面,显著提高散热效率。另外,从所述中央平面板部的一端侧的宽度方向中央与其一体地延伸设置宽度形成得比该中央平面板部窄的所述一方的弹性弯曲部,并且,使所述窗部位于所述中央平板部的另一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由此,将所示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延伸设置在该中央平面板部的宽度方向两端,由此可以提高作为材料的弹性金属板的材料利用率,以低成本进行制造。进而,通过将上述那样的接地端子用于电子设备,可以以低成本获得高的散热效果,可以使受加热影响的电子部件的功能一直维持在良好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接地端子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的接地端子的正面图。图3是图1中的接地端子的仰视图。图4是图1中的接地端子的左侧视图。图5是图1中的接地端子的右侧视图。图6是图1中的接地端子的轴测图。图7是图1中的接地端子的展开图。图8是图1中的接地端子的使用状态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接地端子的最佳实施方式的一例。本例的接地端子1是与对方相接触并进行散热的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1,其铜合金等的弹性金属板的中央部成为中央平面板部2。该中央平面板部2的一个面成为接触板面2a。在该中央平面板部2的靠宽度方向的两侧的部分,沿着该中央平面板部2的纵向在该中央平面板部2的相反侧的板面2c上压出了一对凸纹部2b。该中央平面板部2的两侧向同一板面2c侧分别折回弹性弯曲部3、4。在各个弹性弯曲部3、4的各端部分别设有接触部5、6。如图6的展开图所示,上述两弹性弯曲部中的一方的弹性弯曲部3的整体宽度,比中央平面板部2的整个宽度窄,该一方的弹性弯曲部3在中央平面板部2的端部从其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延伸设置并在其根部弯曲,向中央平面板部2的板面上折回。该一方的弹性弯曲部3的自由端,以该宽度向从中央平面板部2离开的方向弯曲而形成一个接触部5。上述接触部5既可以是与对方进行线接触的结构,也可以是与对方进行点接触的结构。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4,在从中央平面板部2的另一端侧延长配置的矩形的弹性金属板上挖冲形成窗部7,由此,残留在该窗部的两侧部的弹性金属板部分成为多个弹性弯曲部4、4,该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4、4的整体的总宽度与中央平面板部2的整个宽度相同。另外,残留在该窗部7的与中央平面板部2相反侧的端部侧的弹性金属板部分,成为平板状的另一方的接触部6,通过将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4、4的自由端向中央平面板部2上方方向折回,而配置成与该中央平面板部2大致平行。由此,另一方的接触部6与整个弹性弯曲部4、4形成一体,宽度与上述中央平面板部2的宽度相同。另外,窗部7形成为可以将一方的弹性弯曲部3插入并自由活动的宽度。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4,在该弹性弯曲部4、4之间的窗部7中穿过一方的弹性弯曲部3,在该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4的根部弯曲,向中央平面板部2的板面上折回。由此,一方的以及另一方的两个弹性弯曲部3、4,如图2所示那样,在从正面观察的情况下,呈X交叉地配置着,而且,成为在两弹性弯曲部3、4的自由端之间配置着平板状的另一方的接触部6的状态。在将这样的结构的接地端子1用于电子设备中时,例如如图8所示那样,使中央平面板部2的接触板面2a与电子设备的发热源或从那里接受热量的放热部10进行面接触,在那里进行锡焊焊接或螺钉固定等的固定,或者仅仅进行面接触,利用弹性弯曲部3、4的弹性使相反侧的一方的接触部5和另一方的接触部6例如与电子设备的底座等散热部11接触。此时,一方的接触部5与对方进行线接触或进行点接触,另一方的接触部6以和中央平面板部2的整个宽度相同的宽度与对方进行面接触,可以显著加大与对方的接触面积,显著提高散热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一方的弹性弯曲部3为一个,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4是在一个窗部7两侧的两个,但是,也可以通过形成多个未图示的窗部7而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设置数量与窗部的数量相当的一方的弹性弯曲部。权利要求1.一种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的弹性金属板的中央部形成为中央平面板部,该中央平面板部的两侧作为弹性弯曲部分别向同一板面侧折回,在所述各弹性弯曲部的各端部分别设有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弹性弯曲部中的一方的弹性弯曲部的整体宽度形成得比所述中央平板部的宽度窄;所述两弹性弯曲部中的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是在所述弹性金属板上形成窗部,由此,残留在该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的弹性金属板的中央部形成为中央平面板部,该中央平面板部的两侧作为弹性弯曲部分别向同一板面侧折回,在所述各弹性弯曲部的各端部分别设有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弹性弯曲部中的一方的弹性弯曲部的整体宽度形成得比所 述中央平板部的宽度窄;所述两弹性弯曲部中的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是在所述弹性金属板上形成窗部,由此,残留在该窗部的两侧的弹性金属板成为所述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同时,残留在所述窗部的与中央平面板部相反侧的端部侧的所述弹性金属板成为在该弹 性弯曲部的自由端与所述各个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一体的平板状的接触部;所述一方的所述弹性弯曲部在所述另一方的弹性弯曲部间的窗部内穿过,该两弹性弯曲部分别向所述中央平面板部的板面上折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崇弦弓滋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SM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