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05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座体,该座体内设有多数个不同宽度、高度的卡槽,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卡槽的插入口,该多数个卡槽具有共享空间;及多数排端子,该端子设有接触部及连接部,该接触部具有弹性且位于座体内;其中一卡槽自座体内面由该插入口往内倾斜凹陷而呈一斜向槽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让多种电子卡共享,且可使电子卡自斜向插入电子卡连接器,以使其接点高度减小,达到使电子卡连接器轻、薄的效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连接电子卡的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卡有多媒体储存卡或是记忆卡,目前市面上的记忆卡有多种规格如Secure Digital Card(简称SDC)、Muti MediaCard(简称MMC)、Smart Media Card(简称SMC)、Memory Stick Card(简称MSC)、Compact Flash Card(简称CFC)…等等,由于各规格的记忆卡其接点位置皆不同,故不同规格的记忆卡所需配合插接的电连接器则不相同。为了达到使用上的方便性,制造业者皆想尽办法将各种不同型态的电连接器加以整合成一种可适用数种规格的记忆卡使用的电连接器,由于要适用数种规格的记忆卡,故所整合的电连接器则需设计有可连接数种规格的记忆卡的端子,如此端子数量甚多,当要设计成更为轻薄的电连接器则甚为不易,至今仍尚未有较为完善的产品设计。请参阅图1,习知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座体11、一排与记忆卡MSC17连接的第一端子12、及一排与记忆卡SDC18连接的第二端子13,该座体11设有上板14及下板15。习知设计,当欲设计成轻薄产品时则会有如下的问题,由于记忆卡SDC18在设计上其接点19较底面凹陷,故上述的第二端子13的接触点21需设计较高方能与记忆卡SDC18的接点19接触良好,如图2所示,为记忆卡SDC18插入电子卡连接器状态,请参阅图3,然当记忆卡MSC17插入,其接点20与第一端子12连接时,由于记忆卡MSC17甚厚且与第二端子13接触的底面并无凹陷,故会将该第二端子13压下过低,如此若下板15太薄则第二端子13会超出下板15,在使用上造成不良影响,然若要达到第二端子13不会超出下板15的厚度要求,则必然无法达到轻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可供多种电子卡共享,且可使电子卡自斜向插入电子卡连接器,以使其接点高度减小,可达到使电子卡连接器轻、薄的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座体,该座体内设有多数个不同宽度、高度的卡槽,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卡槽的插入口,该多数个卡槽具有共享空间;及多数排端子,该端子设有接触部及连接部,该接触部具有弹性且位于座体内;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卡槽自座体内面由该插入口往内倾斜凹陷而呈一斜向槽状。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可包括一下座体、一中间板、及一上盖,该下座体设有第一凹面及第二凹面,该第一凹面较第二凹面凹陷且由插入口往内渐向下凹陷倾斜;该中间板置于该下座体上端,该中间板底面形成有一第一凸面,该第一凸面由插入口往内渐向下倾斜,并对应该第一凹面;该上盖盖合于该中间板上。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盖为金属壳体。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可包括一下座体、一中间板、及一上座体,该下座体设有第一凹面及第二凹面,该第一凹面较第二凹面凹陷且由插入口往内渐向下凹陷倾斜;该中间板置于下座体上端,其底面形成有一第一凸面,该第一凸面由插入口往内渐向下倾斜,并对应该第一凹面;该上座体置于中间板上,该上座体设有一上卡槽。藉由以上构造,可令插入该斜向槽连接的电子卡的接点高度降低,而能达到轻薄的设计效果。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可供多种电子卡共享,且可使电子卡自斜向插入电子卡连接器,以使其接点高度减小。藉由第三卡槽25成凹陷于下座体30的斜向槽设计,当记忆卡SDC18成斜向插入时,可降低其接点19的高度,如此恰可抵消其接点19凹陷于SDC18底面的高度。2、由于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66不需特别加高,故当记忆卡MSC17插入时则不致受过份压下而造成甚大的位移量,如此下座体30的底面可设计较薄,达到轻薄的设计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其中附图说明图1A为习知电子卡连接器的示意图。图1B为记忆卡MSC17结构示意图1C为记忆卡SDC18结构示意图。图2为习知电子卡连接器于插入记忆卡SDC18的示意图。图3为习知电子卡连接器于插入记忆卡MSC17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于插入记忆卡SDC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于插入记忆卡MSC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图5、图6、及图7,本技术的电子卡连接器包括有一座体22、一排第一端子61、一排第二端子62、一排第三端子63、及一排第四端子64,其中该座体22的前端设有一插入口26,该座体22包括有一下座体30、一中间板40、及一上盖50,该下座体30设有第一凹面31及第二凹面32,该第一凹面31较第二凹面32凹陷且由插入口26往内渐向下凹陷倾斜,另该下座体两侧设有卡块35;该中间板40置于下座体30上端,其底面形成有一第一凸面41,另中间设有一开口42,该第一凸面41由插入口26往内渐向下倾斜,并对应该第一凹面31倾斜;该上盖50系为金属壳体,其两侧边设有卡孔51,其盖合于中间板40上,其卡孔51与下座体30的卡块35卡合固定;该下座体30、中间板40、及上盖50组合后即使内部形成有不同宽度或高度的第一卡槽23、第二卡槽24、及第三卡槽25,其前端为该多数个卡槽的插入口26,上述多数个卡槽具有共享空间,其中第三卡槽25系由成倾斜的第一凸面41和第一凹面31所构成,故呈一斜向槽状。该第一端子61、第二端子62、第三端子63、第四端子64是设于下座体30,其设有接触部66及连接部65,该接触部66具有弹性且位于座体内,藉以连接电子卡,该连接部65延伸至座体下缘,藉以连接于印刷电路板69,其中该一端子61的接触部66位于第三卡槽25,藉以电连接SDC,而第二端子62及第三端子63系藉以电连接SMC,而该第四端子64则系电连接MSC。藉由以上构造,由于第三卡槽25向下座体30的内面凹陷而成斜向槽,请参阅图8,当SDC18插入该第三卡槽25会沿斜向槽下倾,当插入定位后其接点19的高度会较平行插入为降低,而能与该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66成电连接,藉由该第三卡槽25成斜向槽设计,故该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66不需特别升高即可与凹陷于SDC18底面的接点19电连接。请参阅图8,当MSC17插入时,由于第一端子61的接触部66并未特别高出第二、三端子62、63的接触部,故不致被MSC17的底面过份压下而造成甚大的位移量或是超出下座体30的底面。请参阅图9及图10,系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中该座体22系设有一下座体30、一中间板40、及一上座体70,该下座体30设有第一凹面31及第二凹面32,该第一凹面31较第二凹面32凹陷且由插入口往内渐向下凹陷倾斜,另该下座体两侧设有卡块35;该中间板40置于下座体30上端,其底面形成有一第一凸面41,该第一凸面由插入口往内渐向下倾斜,并对应该第一凹面31,;上座体70置于中间板40上,其设有一上卡槽71,且其上设有二排第五端子67,另其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座体,该座体内设有多数个不同宽度、高度的卡槽,该座体前端设有该卡槽的插入口,该多数个卡槽具有共享空间;及多数排端子,该端子设有接触部及连接部,该接触部具有弹性且位于座体内;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卡槽自座体内面由该插入口往内倾斜凹陷而呈一斜向槽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周旋
申请(专利权)人:拓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