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方法、印染物及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799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0
提供印染方法、印染物及记录装置。该印染方法是对布帛进行印染的印染方法,所述布帛是含有合成纤维的无纺布,该印染方法具有:第一附着工序,将染色性墨水通过喷墨法喷出而附着于所述布帛;以及第二附着工序,将非染色性墨水附着于所述布帛,所述染色性墨水含有分散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所述非染色性墨水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所述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含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HSP值为13.6以上的二醇类有机溶剂,相对于所述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含有的有机溶剂的总量,所述二醇类有机溶剂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上,附着有所述染色性墨水的位置与附着有所述非染色性墨水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重叠。部分重叠。部分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染方法、印染物及记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方法、印染物及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对织物、编物等布帛记录图像的方法之一,正在利用使用了喷墨方式的印染,通过这样的印染而制造的衣料品等织物制品正在普及。
[0003]另外,专利文献1也公开了具有已进行喷墨印刷的起毛面的喷墨印刷人造皮革。该人造皮革为了减小包含被进行了喷墨印刷的起毛面的表层与除该表层以外的着色的内层的亮度差,预先对包含无纺布和赋予到无纺布的内部的高分子弹性体的人造皮革基材整体进行着色。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277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然而,关于对无纺布其本身使用喷墨方式进行印染这一情况,迄今几乎未进行研究。已明确知晓如果要对无纺布使用喷墨方式进行印染,则容易产生染色不均。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印染方法,是对布帛进行印染的印染方法,布帛是含有合成纤维的无纺布,该印染方法具有:第一附着工序,将染色性墨水通过喷墨法喷出而附着于布帛;以及第二附着工序,将非染色性墨水附着于布帛,染色性墨水含有分散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非染色性墨水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包含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HSP值为13.6以上的二醇类有机溶剂,相对于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包含的有机溶剂的总量,二醇类有机溶剂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上,附着有染色性墨水的位置与附着有非染色性墨水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0007]另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印染物,且是对布帛进行印染而得的印染物,布帛是含有合成纤维的无纺布,该印染物具有将染色性墨水和非染色性墨水重叠地附着于布帛而形成的记录面,染色性墨水含有分散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非染色性墨水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包含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HSP值为13.6以上的二醇类有机溶剂,相对于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含的有机溶剂的总量,二醇类有机溶剂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上。
[0008]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记录装置,是用于上述印染方法的记录装置,并具备喷墨头,该喷墨头具有喷出染色性墨水的第一喷嘴和喷出非染色性墨水的第二喷嘴,染色性墨水含有分散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非染色性墨水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含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HSP值为13.6以上的二醇类有机溶剂,相对于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含的有机溶剂的总量,二醇类有机溶剂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上。
附图说明
[0009]图1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记录装置的一例。
[0010]附图标记说明:
[0011]1…
打印机、2

喷墨头、3

墨盒、4

滑动架、5

压印板、6

加热机构、7

滑动架移动机构、8

介质进给机构、9

导向杆、10

线性编码器、M

布帛、CONT

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根据需要,边参照附图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下面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均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且,附图的尺寸比率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比率。
[0013]1.印染方法
[0014]本实施方式的印染方法为对作为含有合成纤维的无纺布的布帛进行印染的印染方法,且具有:第一附着工序,通过喷墨法喷出规定的染色性墨水而附着于布帛;以及第二附着工序,将规定的非染色性墨水附着于布帛。
[0015]一般而言,无纺布与织布相比纤维间的空隙大。因此,难以用染料对纤维染印来进行图案物的染色,并容易产生染色的不均、白底残留(下面也统称为“染色不均”)。另外,由于无纺布一般具有布厚,因此难以通过喷墨法在充分的厚度方向上进行染色,容易产生染色的不均、白底残留。尤其,在对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进行染色的情况下使用了分散染料,而分散染料难以在厚度方向上渗透,因此,更难以抑制染色的不均。而且,由于无纺布的纤维比织布的纤维短而容易发生纤维的脱落,容易发生掉色、脱色,且耐久性也差。因此,无纺布未必可以说适合基于喷墨的染色用途。
[0016]另一方面,在使用颜料代替染料的情况下,用颜料被覆无纺布的表面,因此难以产生染色不均,但纤维原本具有的手感(触感)丧失。
[0017]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调节了亲水性与疏水性的平衡的规定的非染色性墨水,在对含有合成纤维的无纺布进行染色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分散染料均匀地渗透至布帛内部。因此,能够抑制染色不均,并且还能够提高印染物的耐久性。
[0018]另外,如后所述,在使用多种颜色的墨水的情况下或使用含有多种分散染料的墨水的情况下,根据用于渗透的溶剂,由于分散染料的溶剂溶解性的不同,在对无纺布进行染色的情况下,特别是有可能产生颜色分离。与此相对,通过使用含有规定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本实施方式的非染色性墨水,也能够抑制这样的颜色分离。本专利技术的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印染方法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0019]1.1.第一附着工序
[0020]本实施方式的印染方法具有:第一附着工序,通过喷墨法喷出染色性墨水而附着于布帛;以及第二附着工序,将非染色性墨水附着于布帛,并且,该印染方法以附着有染色性墨水的位置与附着有非染色性墨水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使染色性墨水和非染色性墨水附着于布帛。
[0021]第一附着工序中的利用喷墨方式的墨水喷出可以使用公知的喷墨记录装置来进行。作为喷出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压电方式、通过加热墨水而产生的泡(气泡)来喷出墨水的方式等。
[0022]第一附着工序和第二附着工序中任一工序先进行均可,既可以使非染色性墨水附
着在附着有染色性墨水的布帛上,也可以使染色性墨水附着在附着有非染色性墨水的布帛上,也可以使它们同时附着。另外,也可以使染色性墨水附着在附着有非染色性墨水的布帛上,再使非染色性墨水附着。
[0023]在第一附着工序中,染色性墨水对布帛的附着量优选为0.1~1.5mg/cm2,更优选为0.2~1.0mg/cm2,进一步优选为0.3~0.8mg/cm2。通过使染色性墨水的附着量在上述范围内,具有图像的显色性变得良好、抑制染色不均、耐久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另外,特别是在染色性墨水的附着量为0.4~0.8mg/cm2的情况下,具有较好地抑制染色不均、颜色分离,且耐久性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002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染方法中,作为染色性墨水,也可以使用色料不同的两种以上的墨水。作为这样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色相相互不同的墨水即可,例如,作为染色性墨水,可以举出使用从由黄色墨水、品红色墨水、红色墨水、青色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对布帛进行印染的印染方法,所述布帛是含有合成纤维的无纺布,所述印染方法具有:第一附着工序,将染色性墨水通过喷墨法喷出而附着于所述布帛;以及第二附着工序,将非染色性墨水附着于所述布帛,所述染色性墨水含有分散染料、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所述非染色性墨水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和水,所述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包含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HSP值为13.6以上的二醇类有机溶剂,相对于所述非染色性墨水中所包含的有机溶剂的总量,所述二醇类有机溶剂的含量为80质量%以上,附着有所述染色性墨水的位置与附着有所述非染色性墨水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醇类有机溶剂的标准沸点为243℃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醇类有机溶剂的HSP值为17.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性墨水包含两种以上所述分散染料。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染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染色性墨水,使用色料不同的两种以上墨水。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染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染色性墨水,使用选自由黄色墨水、品红色墨水、红色墨水、青色墨水、蓝色墨水及橙色墨水构成的组中的两种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染色性墨水和所述非染色性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木康弘宫岛佳孝佐久间大辅野口裕未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