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印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39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码印花工艺,涉及纺织印染,旨在解决活性染料通过数码印花机以直喷的方式印花时,存在耐水洗性能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其具体步骤包括:S1坯布检验,选用人棉纱或精梳棉材质以赛洛纺纱工艺制成的纱线编织成的织物作为坯布,目检坯布表面无明显瑕疵;S2前道整理,坯布解卷后进行布面清洁,然后对坯布进行整纬;S3打浆,配置浆液并连续搅拌浆液后进行滤筛。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循环的方式进行汽蒸,经过多次的汽蒸,能提高印花的色牢度,并且避免由于长时间受热而导致活性染料分解的问题,且循环进出蒸箱,能随着温度的周期变化,进一步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效果。一步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码印花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数码印花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服装的主流消费逐渐趋于个性化、时尚化,服装的花型新颖独特、变化丰富多样。印染加工厂印花产品种类更加多样,数码印花的出现和发展满足了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然而,数码印花又区别于筛网印花,织物在印花前必须经过预处理,既能防止墨水喷印在织物上的渗化,又能为墨水的发色固色提供应有的条件,改善织物对墨水的吸附性和固着性。
[0003]随着印染行业的发展,为减少印花染整过程中废水对环境的影响,采用活性染料进行印花、染整也越来越普及,而采用活性染料通过数码印花机以直喷的方式印花时,存在耐水洗性能差,在经多次水洗后,容易出现褪色变旧的情况,从而影响其印花面料裁制衣物的使用寿命。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码印花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数码印花工艺,其具体步骤包括:
[0007]S1坯布检验,选用人棉纱或精梳棉材质以赛洛纺纱工艺制成的纱线编织成的织物作为坯布,目检坯布表面无明显瑕疵;
[0008]S2前道整理,坯布解卷后进行布面清洁,然后对坯布进行整纬;
[0009]S3打浆,配置浆液并连续搅拌浆液后进行滤筛;
[0010]S4上浆,以双面浸轧浆料的方式将浆料添至坯布两侧的表面;
[0011]S5喷墨打印,采用活性染料以直接喷墨打印的方式依照设定的图案进行打印;
[0012]S6烘干;
[0013]S7蒸化固色,将经烘干后的布匹挂至布架上,并循环依次送入蒸箱内进行汽蒸;
[0014]S8水洗。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坯布检验的过程中,选用人棉纱或精梳棉材质,能提高活性染料的着色率和色牢度,并且以赛洛纺纱工艺制成的纱线,能通过赛洛纺制成的纱线表面具有较少的毛羽,从而减少了对面料前处理的工序,而缩短了坯布印花的工序用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坯布表面存在较少的毛屑或毛绒,能提高数码印花时图案的精度,避免由于毛绒等瑕疵的存在导致出现沾色的现象,并且较为紧密的编织能提高喷墨染料的附着力,且在打浆上浆过程,对浆液进行滤筛,能使浆也更为细腻,从而提高浆液对坯布的附着以及保持坯布经上浆后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光滑的质地,在进行数码印花时,提高印花的质量和效果,且在蒸化固色的过程中,以循环的方式进行汽蒸,经过多次的汽蒸,能提高
印花的色牢度,并且避免由于长时间受热而导致活性染料分解的问题,且循环进出蒸箱,能随着温度的周期变化,进一步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1坯布检验的具体步骤包括:
[0017]S11规格检测,对坯布的门幅、克重以及密度进行检验,并将坯布平铺至验布机上,目检坯布表面是否存在疵点;
[0018]S12翻缝,对坯布进行翻缝,将存在破洞的部分进行缝头;
[0019]S13刷毛,经刷毛辊对坯布两面进行逆向梳理,且通过负压风机对梳理下的粉尘与毛屑进行收集。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坯布检验时,对坯布的门幅、克重以及密度进行检验,能保证坯布的稳定性,并且在验布机上进行目检,能细分坯布上的疵点进行处理,同时对坯布进行翻面缝合,并在破洞的部分进行缝头,从而避免由于破洞而导致坯布在输送汽蒸过程中出现撕拉破损的情况,同时避免破洞影响印花的品质,且避免坯布的浪费。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2前道整理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2]S21整纬,将解卷经刷毛处理后的坯布整纬机进行门幅整理;
[0023]S22热风烘定,并经热风烘箱对坯布进行加热,烘干温度为80

90℃,线速度为5

10m/min。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整纬后以热风烘干的方式对坯布进行加热,能除去坯布上携带多余的水分,便于进行后续浸浆时,提高浆液的附着率,从而提高在数码印花过程中,活性染料对坯布的附着,使坯布具备良好固色能力和色牢度。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打浆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6]S31配料,依照配比依次过筛称量尿素、元明粉以及海藻酸钠,按其份量比为:
[0027]尿素为7

10%,元明粉为4.5%,小苏打为3%,海藻酸钠为1%,淀粉糊料为 62%,其余为水;
[0028]S32混料,首先依照配比称量水量并倒至打浆机中,同时加入尿素以及元明粉搅拌20min至完全溶解、深化,再逐步加入海藻酸钠和淀粉糊料并同时搅拌打发得到为糊状的混合物;
[0029]S33加碱,恒温持续搅拌混合物并加入溶解后的小苏打溶液,持续搅拌30min 至混合物搅拌至细腻,并倒至上浆机的浆槽中。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过筛称量的方式称取尿素等物料,能除去物料中凝块或其他固体杂质,从而提高配比的精度,且在混合时同时加入尿素和元明粉,能加速尿素以及元明粉的溶解,且在尿素溶解的过程中,通过元明粉的同步溶解,加速尿素的深化,提高工作效率,随后逐步添加海藻酸钠或淀粉糊料,便于人们控制调节浆液的稠度,并在混合后在加入溶解后的小苏打,能有助于提高活性染料在喷墨打印时的染色固色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4上浆的具体步骤包括:
[0032]S41定时检查,间隔一段时间观察坯布的纬斜状况,并对整纬机进行调整;
[0033]S42浸浆,将经整纬后的坯布压至浆槽中,并经压辊压轧坯布表面的浆液;
[0034]S43烘干,将浸浆后的坯布经过蒸汽烘筒进行烘干。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期检查坯布的纬斜状况,能使上浆的坯布在经过浸浆烘干并收卷时,具有良好的工整度,便于后续印花的工整度,同时,并且在浸浆过程中,以压
辊压轧的方式,能轧出多余的浆液,同时在压轧的作用力下,使浆也能向坯布内部进行渗透,从而提高后续印花后坯布的上色率和色牢度。
[003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2混料的具体步骤还包括:在清水中添加抗静电助剂,且浴比为1:10。
[00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料步骤中的清水中添加抗静电助剂,能使坯布在浸浆以及烘干完成中,能通过抗静电组织,能减少静电的产生,从而减少坯布在印花过程中表面毛屑粉尘的吸附,提高印花的品质。
[003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3打浆的步骤还包括:在称量配比清水时,采用水温在15

17℃的清水对元明粉进行溶解,并且采用80

90目的网对浆液进行过滤。
[00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浆的清水采用15

17℃,能适宜元明粉和尿素的溶解,使得浆液更加均匀,且选用8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包括:S1坯布检验,选用人棉纱或精梳棉材质以赛洛纺纱工艺制成的纱线编织成的织物作为坯布,目检坯布表面无明显瑕疵;S2前道整理,坯布解卷后进行布面清洁,然后对坯布进行整纬;S3打浆,配置浆液并连续搅拌浆液后进行滤筛;S4上浆,以双面浸轧浆料的方式将浆料添至坯布两侧的表面;S5喷墨打印,采用活性染料以直接喷墨打印的方式依照设定的图案进行打印;S6烘干;S7蒸化固色,将经烘干后的布匹挂至布架上,并循环依次送入蒸箱内进行汽蒸;S8水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坯布检验的具体步骤包括:S11规格检测,对坯布的门幅、克重以及密度进行检验,并将坯布平铺至验布机上,目检坯布表面是否存在疵点;S12翻缝,对坯布进行翻缝,将存在破洞的部分进行缝头;S13刷毛,经刷毛辊对坯布两面进行逆向梳理,且通过负压风机对梳理下的粉尘与毛屑进行收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前道整理的具体步骤包括:S21整纬,将解卷经刷毛处理后的坯布整纬机进行门幅整理;S22热风烘定,并经热风烘箱对坯布进行加热,烘干温度为80

90℃,线速度为5

10m/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印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打浆的具体步骤包括:S31配料,依照配比依次过筛称量尿素、元明粉以及海藻酸钠,按其份量比为:尿素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酷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