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拐成型锻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802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曲拐成型锻造工艺,包括:包括:锻造机、机械手、替砧模、反扣折弯模、芯模、上砧、下砧、工作台和锻件。首先将中部设有凸台的预制锻件压薄拔长,然后在凸台下方设置凸模、梯形模和凹模,在凸台上方设置凹形替砧模和弧形替砧模,对凸台进行多角度、左右移动及翻转锻制,完成曲颈圆柱形坯件锻造,接着用反扣折弯模反向锻弯,使预制锻件的两翅折弯并拢,再用两端厚薄差不同的系列芯模压合,同时将凸台头部锻制成四棱柱曲拐头部,最后再对曲拐锻件精整至设定尺寸。本设计具有成型度好,加工余量小、锻造时间短、材料损耗小、生产成本低的目的。低的目的。低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拐成型锻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曲拐锻件,具体涉及一种曲拐成型锻造工艺,属于锻造


技术介绍

[0002]曲拐是曲轴上的重要零件,因曲轴承担机械旋转运动和往复运动的变换,大型曲轴的曲拐受力大而复杂,因此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为了满足上述性能要求,通常选用锻制曲拐,而锻制曲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满足锻造比和减少锻造火次。目前锻造的方法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由于锻造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多火次才能成型,二是由于锻造火次多,不能满足锻造比,造成锻件内部组织晶粒粗大质量不过关,三是锻造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锻造工艺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曲拐成型锻造工艺,设置工艺锻件形状和参数,一火次完成制型、折弯、压合、精锻,实现减少火次和增加锻造比的目的。
[0004]设计方案如下:一种曲拐成型锻造工艺,包括:锻造机、机械手、替砧模、反扣折弯模、芯模、上砧、下砧、工作台和锻件, 所述替砧模包括凹形替砧模和弧形替砧模,所述芯模为多个,不同芯模两端厚薄差不同,所述下砧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拐成型锻造工艺,包括:锻造机、机械手、替砧模、反扣折弯模、芯模、上砧、下砧、工作台和锻件, 所述替砧模包括凹形替砧模和弧形替砧模,所述芯模为多个,不同芯模两端厚薄差不同,所述下砧包括小平砧、凸模、梯形模、凹形模和大平砧,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手1和机械手2;所述上砧固定连接在锻造机上,所述凸模与大平砧构成固定较链,通过翻转更换;所述小平砧、凸模、梯形模、凹形模和大平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随工作台移动,所述锻件为中部带有凸台的双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锻制曲颈工步一、将半成品锻件加热至锻造温度;工步二、将加热后的锻件置于大平砧上,压薄拔长双翅至设定尺寸;工步三、机械手1夹持锻件,将锻件中部置于凸模上方,180
°
来回翻转锻制,左右移动锻制,多次变换位置锻制,初步锻制出曲颈的两侧面;工步四、将工步二锻件凸台向上置于梯形模上,机械手2夹持凹形替砧模套置在锻件上,凸台相对的双翅体底面初步锻制出曲颈的下面;工步五、将工步二和三所述曲颈的两侧面和下面置于凸模上,来回翻转、左右移动交替锻制所述曲颈的两侧面、下面和连接部位,锻至接近曲颈形状;工步六、将工步四锻件的曲颈置于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华郑介林张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