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曲拐曲颈锻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79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曲拐曲颈部的锻造工艺。包括:锻造机、机械手、替砧模、上砧、下砧、工作台。首先将中部带有凸台的双翅体锻件置于凸模上方来回翻转锻制,左右移动锻制,多次变换位置锻制,梯形模和凹形替砧模上下夹持锻件锻制,然后再在凸模和上砧之间来回翻转、左右移动交替锻制,接着在凹模上,来回翻转改变锻压角度锻制,最后用凸模、凹模和弧形替砧模多角度锻制,完成曲颈圆柱形坯件锻造。实现曲颈坯件成型度好,加工余量小、锻造时间短、材料损耗小、生产成本低的目的。生产成本低的目的。生产成本低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曲拐曲颈锻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曲拐的锻造,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曲拐曲颈部的锻造工艺,属于锻造


技术介绍

[0002]大型曲轴的曲拐受力大而复杂,因此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为了满足上述性能要求,人们选用锻制曲拐。锻造曲拐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多工步、多火次和反复更换多个砧模才能完成操作。曲颈是曲拐与连杆相连接的部位,其锻制成型过程最为复杂,在曲拐两翅翼的一端,通过整体锻制,锻出与曲颈净型相接近的柱形锻坯。传统工艺大多由模锻而成,其中包含整体模和二嵌段模锻造等,但都由于模具设置不科学无法控制锻压深度,不但工艺过程复杂,还经常出现余量过大或余量过小,给后道工步带来很大难度,甚至出现废品。因此,有必要对曲颈部的锻制工艺进行精细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型曲拐曲颈锻造工艺,采用多种不同的特型砧模,对锻件多频次、多角度、多次变换砧模反复锻压,使曲颈部渐进成型,实现曲颈部冷加工余量最小、锻造过程最快。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曲拐曲颈锻造工艺,包括:锻造机、机械手、替砧模、上砧、下砧、工作台和锻件, 所述替砧模包括凹形替砧模和弧形替砧模,所述下砧包括梯形模、凹形模、凸模和大平砧,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手1和机械手2;所述上砧固定连接在锻造机上,所述凸模与大平砧构成固定较链,通过翻转更换;所述梯形模、凹形模和大平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随工作台移动,所述锻件为中部带有凸台的双翅体,包括以下步骤:工步1、将半成品锻件加热至锻造温度;工步2、将加热后的锻件置于大平砧上,压薄拔长双翅至设定尺寸;工步3、机械手1夹持锻件,将锻件中部置于凸模上方,180度来回翻转锻制,左右移动锻制,多次变换位置锻制,初步锻制出曲颈的两侧面;工步4、将工步2锻件凸台向上置于梯形模上,机械手2夹持凹形替砧模套置在锻件上,凸台相对的双翅体底面初步锻制出曲颈的下面;工步5、将工步2和3所述曲颈的两侧面和下面置于凸模上,来回翻转、左右移动交替锻制所述曲颈的两侧面、下面和连接部位,锻至接近曲颈形状;工步6、将工步4锻件的曲颈置于凹模上,来回翻转改变锻压角度,上砧下压凸台头部,凸台头部被锻压成多边形曲颈的上面,曲颈的两侧面和下面被凹模锻压成半圆柱体;工步7、将工步6锻制的曲颈交替置于凸模、凹模上,上砧分别采用不平砧和弧形替砧模,多角度锻制曲颈,锻造成圆柱形曲颈坯件。
[0005]进一步地,所述凸模包括梯形凸模和弧形凸模。
[0006]进一步地,所述曲颈锻件上下方向的直径为成品直径
±
5%。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不同的特型砧模,变角度来回翻转并左右移动锻压,反复更换不同砧模锻压,使曲颈逐步成型。实现曲颈坯件成型度好,加工余量小、锻造时间短、材料损耗小、生产成本低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为工步2初始状态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左视图,附图3为附图1锻件翻转180
°
后左视图,附图4为工步3初始状态示意图,附图5为工步3终了状态示意图,附图6、7为工步4不同方位锻制示意图,附图8为工步5示意图,附图9、10、11为工步6中凸模和上砧锻制示意图,附图12、13、14为工步6中凹形替砧模和凹模锻制示意图。
[0008]附图中,1为上砧、2为凸模、3为机械手1、3

为机械手2、4为锻件、5为梯形模、6为弧形替砧模、7为凹模、8为凹形替砧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实施例是在第一火次已完成预制件锻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预制件的形状为带有凸台的双翅体,首先将带有凸台的双翅体锻件4加热至锻造温度。
[0010]如附图1、2、3所示,机械手3夹持上述锻件4,且将锻件4中部置于凸模2上方,机械手1夹持锻件4在凸模2上或来回翻转或左右移动锻制,多次变换位置锻制,初步锻制出曲颈的两侧面。
[0011]如附图4、5所示,锻件4上的凸台向上置于梯形模5上,机械手3

夹持凹形替砧模8套置在锻件4上,上砧1下压,凸台相对的双翅体底面初步锻制出曲颈的下面。
[0012]如附图6、7所示,将曲颈的两侧面和下面置于凸模2上,机械手3夹持锻件4来回翻转、左右移动交替锻制曲颈的两侧面、下面和连接部位,将曲颈的两侧面、下面和连接部位锻至接近曲颈形状,同时上砧1将凸台锻压成多边形。
[0013]如附图8所示,锻件4的曲颈置于凹模7上,机械手3夹持锻件4来回翻转改变锻压角度,上砧1下压凸台头部,凸台头部进一步被锻压成曲颈的上面,曲颈的两侧面和下面被锻压成半圆柱体。
[0014]如附图9、10、11所示,曲颈下面分别置于凸模2、凹模7上,机械手3夹持锻件4多角度翻转,对曲颈多角度锻制。
[0015]如附图12、13、14所示,曲颈下面置于凹模7上,同时机械手3

夹持弧形替砧模置于曲颈上面,机械手3夹持锻件4多角度翻转,对曲颈周向锻制,完成曲颈圆柱形坯件锻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曲拐曲颈锻造工艺,包括:锻造机、机械手、替砧模、上砧、下砧、工作台和锻件, 所述替砧模包括凹形替砧模和弧形替砧模,所述下砧包括梯形模、凹形模、凸模和大平砧,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手1和机械手2;所述上砧固定连接在锻造机上,所述凸模与大平砧构成固定较链,通过翻转更换;所述梯形模、凹形模和大平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随工作台移动,所述锻件为中部带有凸台的双翅体,包括以下步骤:工步一、将半成品锻件加热至锻造温度;工步二、将加热后的锻件置于大平砧上,压薄拔长双翅至设定尺寸;工步三、机械手1夹持锻件,将锻件中部置于凸模上方,180度来回翻转锻制,左右移动锻制,多次变换位置锻制,初步锻制出曲颈的两侧面;工步四、将工步二锻件凸台向上置于梯形模上,机械手2夹持凹形替砧模套置在锻件上,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华郑介林张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