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40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第一排导电端子、第二排导电端子及盖体,其中第一、二排导电端子可由金属板材一次性冲压制成,并利用射出成型技术嵌设在绝缘本体内,且第二排导电端子的若干个端子分为两部分排布在第一排导电端子两侧,而第一排导电端子焊接部与第二端子焊接部排布在绝缘本体的同侧从而有利于焊接的便捷操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将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 Card,以下简称SIM卡)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子卡连接器。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如美国专利第5,527,192及5,823,828号等,这些现有技术所揭示的电子卡连接器大都包括对称设置在电子卡连接器绝缘本体两侧且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且该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多利用射出成型技术嵌设在绝缘本体中。前述导电端子用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凸出绝缘本体上表面,从而与电子卡相应的接触点电性连接;而端子焊接部则设在绝缘本体两相对侧壁的外或底表面下从而与印刷电路板的对应线路相焊接。此类结构在射出成型过程中需要分两次将上述第一、第二排导电端子组设在成型模具型腔内,而且需要在模具上设置两套定位装置来将端子定位在模具型腔中,这样就不利于缩短工时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第一、二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分别设在绝缘本体两侧,如此,不易保证端子焊接部的共平面度,从而使得模具的精度要求提高,不利于降低成本。本技术目的在于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易于制造及装配,并且有利于缩短工时和降低模具制造费用的电子卡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电子卡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第一排导电端子、第二排导电端子及盖体,其中第一、二排导电端子可由金属板材一次性冲压制成,并利用射出成型技术嵌设在绝缘本体内。当导电端子嵌设在绝缘本体内时,第二排导电端子的若干个端子分为两部分排布在第一排导电端子的两侧,其中第一排导电端子接触部与第二排导电端子接触部对应于电子卡上不同排的触点区域,而第一排导电端子焊接部与第二端子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同侧从而有利于焊接的便捷操作。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两排导电端子可由金属板材利用一套模具一次性冲压制成;并且在其绝缘本体射出成型时,两排导电端子端子可以一次性放入模具型腔,因而模具只需要一套定位装置定位该两排端子,如此有利于减少工时和降低模具开发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本技术第一、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位于底板的同一侧,且焊接部脚位节距加大,如此在制作印刷电路板时,可降低其难度、所需精密度及使共平面度易于保证,从而也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减少焊接工时及更利于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表面粘贴技术,简称SMT)技术的施行。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绝缘本体与第一、二排导电端子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与电子卡间的立体组合图。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嵌设在绝缘本体10中的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11、12,和组设在绝缘本体10中并可相对于绝缘本体10滑动的盖体13。绝缘本体10包括底板100和垂直设在底板100两侧的侧板108,其中底板100设有收容第一排导电端子11接触部112的第一开口101及收容第二排导电端子12接触部124的第二开口102,且第一开口101与第二开口102之间设有一定位梁103。另外,在底板100一端、两侧板108之间,垂直底板100与两侧板108凸设有一带倒角面的凸肋104,而垂直底板100另一面,凸设有一焊接梁105。另外,垂直于两侧板108、与底板100平行的上下两侧则分别凸设有定位该电子卡连接器1的定位板106,该定位板106中部设有一通孔107,以将该电子卡连接器1以螺接方式固持在电子装置(未图示)的相应位置上。且在侧板108与凸肋104之间设有两滑槽109,从而有利于盖体14组设在绝缘本体10后相对绝缘本体10的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导电端子11与第二排导电端子12可由金属板材一次性冲压制成。其中第一排导电端子11由三支相同结构的端子组成,每支端子均包括第一定位部111,设在第一定位部111一端的第一焊接部110及设在另一端的第一接触部112。第二排导电端子12由三支相似结构的端子组成,每支端子均包括第二定位部121,设在第二定位部121一端的第二焊接部120及设在另一端的第二接触部124。其中第二定位部121包括第一定位臂122及第二定位臂123,第二焊接部120设在第一定位臂122末端而第二接触部124设在第二定位臂123末端。盖体13包括底壁130和垂直设在底壁130相对狭长两侧的侧壁131、垂直设在底壁130两端并且带有倒角面的前壁132和横梁134,底壁130、侧壁131、前壁132和横梁134形成一个收容电子卡的空间。前壁132顶面向内延伸形成卡持电子卡2端侧的限位块133。另外,侧壁131向内一侧设有弹性卡扣135。底壁130相邻横梁134的末端设有致动部136。请参照图3所示,组装时,本实施例的第一排导电端子11与第二排导电端子12利用射出成型技术嵌设在绝缘本体10中,其中第二排导电端子12的端子分为两部分排布在第一排导电端子11两侧。在焊接梁105上,第二焊接部120的端子焊接部系排布在第一焊接部110的端子焊接部两侧。第二定位部121成型在绝缘本体10中,其中第二定位部121的第一定位臂122成型在绝缘本体10第一开口101两侧的绝缘本体10内,而第二定位臂123则成型在定位梁103中。第一接触部112收容在绝缘本体10的第一开口101内,第二接触部124从第二定位臂123末端垂直弯折延伸出定位梁103而位于第二开口102内。利用绝缘本体10上下两侧具有通孔107的定位板106,可将此电子卡连接器1一边组装到电子装置的壳体(未图示)上,一边固定在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将电子卡2组设到该电子卡连接器1时,先将电子卡2放置在盖体13中,其中电子卡2两侧与盖体13的弹性卡扣135相卡持,而电子卡2前后两端则分别卡持在限位块133中及与横梁134相抵持,如此电子卡2被盖体13所稳固收容。而后,将盖体13组设在绝缘本体10中,作用致动部136,使盖体13向绝缘本体10滑动而带动电子卡2移动,如此盖体13的前壁132先通过绝缘本体10的凸肋104进入绝缘本体10,接着盖体13的侧壁131通过绝缘本体10的滑槽109进入绝缘本体10,当盖体13的横梁134卡抵在绝缘本体10的凸肋104时,盖体13与绝缘本体10的相对位置就被固定,从而可以使电子卡2的接触垫21与第一、第二接触部112、124电性对接。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以实现电子卡与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包括有绝缘本体、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其中每排端子均嵌设在绝缘本体中,其特征在于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可由金属板材一次性整体冲压制成,且当前述导电端子嵌设在绝缘本体内时,第二排导电端子的若干个端子分为两部分排布在第一排导电端子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均包括焊接部、定位部、接触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定位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一侧设有一焊接梁,其上固接有第一排导电端子焊接部与第二排导电端子焊接部,且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以实现电子卡与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包括有绝缘本体、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其中每排端子均嵌设在绝缘本体中,其特征在于:第一及第二排导电端子可由金属板材一次性整体冲压制成,且当前述导电端子嵌设在绝缘本体内时,第二排导电端子的若干个端子分为两部分排布在第一排导电端子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庆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