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533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包括护套、锁扣、端子和端子外壳;所述护套两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竖槽;所述锁扣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竖槽相对应的爪;所述护套的底座上设有2-3排小孔;所述端子的下端设有与小孔相对应的插孔;端子外壳的上端设有电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下端的插孔为2-3排,每排有3个插孔。这种连接器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插接方便、灵活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尤其涉及PCB板与电缆进行电气连接的导线连接器组件。现有3×8PIN导线连接器有ac连接(即两排插孔)和abc连接(即三排插孔)两种规格,每排有8个插孔(或称有8个PIN位)。ac连接对应两排插针,abc连接对应三排插针。满配置能接16或24根电缆。这种导线连接器配用8个爪型锁扣。在信号连接时,一路信号有2根输入连接线和2根输出连接线,3×8PIN导线连接器可接四路或六路信号线。它存在以下缺点此种导线连接器仅仅是便于8位总线数据交换;2、当信号交换不以总线方式,而以独立的输入输出连接时,每次只维护一路信号,插拔一个连接器要同时断开多路信号,造成其它多路信号不必要的中断;3、当配同轴电缆时,只使用了2个PIN位,但要占8个PIN位,空间闲置度较大;4、接同轴电缆时,必须对电缆的芯线进行焊接,效率低;5、3×8PIN导线连接器长度有53.3mm,占用空间大;6、连接器外壳由上下外壳组成,结构较复杂,加工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插接方便、灵活的导线连接器组件。本技术导线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包括护套、锁扣、端子和端子外壳;所述护套两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竖槽,护套的底座上设有2-3排小孔;所述锁扣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竖槽相对应的爪;所述端子的下端设有与小孔相对应的插孔;所述端子的上段卡于端子外壳下段的侧壁内;端子外壳的上端设有电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下端的插孔为2-3排,每排有3个插孔;所述竖槽的槽间距与同一排小孔的针间距相等;所述锁扣的爪为3个,爪的端部设有可钩住竖槽底端的倒钩。如上所述的本技术导线连接器组件,由于其端子每排插孔的个数由传统的8个变成为3个,使端子以及与其配合的其它部分的体积均大为减小;一个护套上可插入多个端子,每个端子可单独断开、连接一路或两路信号,不会影响其它信号的连接;节约平面空间位置;节约出线空间;简化器件结构,降低器件生产成本;减少加工操作步骤,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效率。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导线连接器组件一个应用实例的示意图;图2为护套俯视图;图3和图4分别为锁扣主视图和侧视图;图5、图6和图7分别为端子主视图、仰视图和侧视图;图8和图9分别为端子外壳主视图和右视图;图10为端子与端子外壳组合示意图。如图1至图10所示,本技术导线连接器组件,包括护套1、锁扣2、端子3和端子外壳4(见图1);护套1两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竖槽11,护套1的底座上设有2-3排小孔12(见图1和图2);锁扣2的下部设有与竖槽11相对应的爪21(见图3和图4);所述端子3的下端设有与小孔12相对应的插孔31(见图6);所述端子3的上段卡于外壳4下段的侧壁41内(见图10);外壳4的上端设有电缆孔45;端子3下端的插孔31为2-3排,每排有3个插孔(见图6);竖槽11的槽间距与同一排小孔12的针间距相等;锁扣2的爪21为3个,爪21的端部设有可钩住竖槽11底端的倒钩22。外壳4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三个小柱42、43、44;锁扣2的上部设有与外壳4上中间小柱43相对应的锁孔23;小柱42和小柱44夹在锁扣2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端子外壳4为整体注塑结构。下面结合图1描述组件各部分的插接过程1、将需连接的器件(如欧式连接器)的插针穿过PCB板后再从护套1的底部穿过护套底上的小孔12;2、将锁扣2的爪21对准护套1(需要连接电缆的部位)内侧壁的竖槽11向下插入,由于倒钩22钩住竖槽11的下端口,锁扣2被固定在护套1的侧壁上;3、通过端子外壳4将电缆接头卡接于端子3上端;4、将端子3的下端插孔31对准护套1上锁扣2处的伸出小孔12的插针插入,端子外壳4的侧壁上的小柱43正好伸入锁扣2的锁孔23中,端子外壳4的侧壁上的小柱42、44正好夹在锁扣2上端两侧,从而将端子3与欧式连接器的插针相连接并将端子3固定。图1中的标号5表示电缆,标号6表示PCB板,标号7表示欧式连接器。权利要求1.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包括护套(1)、锁扣(2)、端子(3)和端子外壳(4);所述护套(1)两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竖槽(11),护套(1)的底座上设有2-3排小孔(12);所述锁扣(2)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竖槽(11)相对应的爪(21);所述端子(3)的下端设有与小孔(12)相对应的插孔(31);所述端子(3)的上段卡于外壳(4)下段的侧壁(41)内;外壳(4)的上端设有电缆孔(45);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3)下端的插孔(31)为2-3排,每排有3个插孔;所述竖槽(11)的槽间距与同一排小孔(12)的针间距相等;所述锁扣(2)的爪(21)为3个,爪(21)的端部设有可钩住竖槽(11)底端的倒钩(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三个小柱(42、43、44);所述锁扣(2)的上部设有与外壳(4)上中间小柱(43)相对应的锁孔(23);所述小柱(42)和小柱(44)夹在锁扣(2)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外壳(4)为整体注塑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包括护套、锁扣、端子和端子外壳;所述护套两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竖槽;所述锁扣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竖槽相对应的爪;所述护套的底座上设有2—3排小孔;所述端子的下端设有与小孔相对应的插孔;端子外壳的上端设有电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下端的插孔为2—3排,每排有3个插孔。这种连接器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插接方便、灵活的优点。文档编号H01R13/62GK2399847SQ9925151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潘明 申请人: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连接器组件,包括护套(1)、锁扣(2)、端子(3)和端子外壳(4);所述护套(1)两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竖槽(11),护套(1)的底座上设有2-3排小孔(12);所述锁扣(2)的下部设有与所述竖槽(11)相对应的爪(21);所述端子(3)的下端设有与小孔(12)相对应的插孔(31);所述端子(3)的上段卡于外壳(4)下段的侧壁(41)内;外壳(4)的上端设有电缆孔(45);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3)下端的插孔(31)为2-3排,每排有3个插孔;所述竖槽(11)的槽间距与同一排小孔(12)的针间距相等;所述锁扣(2)的爪(21)为3个,爪(21)的端部设有可钩住竖槽(11)底端的倒钩(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