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3334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可动组接于绝缘本体的压板,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设有包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设有接地片及定位槽,绝缘本体的顶面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凸块。(*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并可提供较佳屏蔽接地效果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业界公知,随着电子系统趋向小型化、密集化方向发展,一个电路系统中往往包含有多个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这些电路在传输高频信号时会释放出电磁波(EMI),未被屏蔽的系统往往会受到电磁波干扰而使信号失真,进而无法正确地传输信号。目前电连接器业界用于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往往未采取屏蔽措施,如1997年11月18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5,688,143号、2001年8月21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276,958号及2001年12月5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475,026号分别揭示了一种用于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器,该等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可动装配于本体用以压紧柔性电路板的压板以及装配于绝缘本体的定位片。这些电连接器均未设有屏蔽装置,因此在高频信号传输过程中易受到电磁波的干扰而使被传输的信号失真进而影响其信号传输性能。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屏蔽外界电磁干扰并增加绝缘本体强度的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器。与本技术相关的一种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其主要包括纵长状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相组接的压板及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包括纵长状基体及由基体相对两侧延伸出的卡臂,该卡臂具有与基体相连的定位部及自该定位部延伸出的臂部,基体上设有若干端子槽以容置导电端子,其顶面设有若干″T″形凸块,其侧壁上设有卡持槽,金属壳体对应于凸块及卡持槽位置分别设有″T″形定位槽及接地片,该加强臂上对应于卡臂的臂部位置设有包覆片以包覆臂部。与先前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金属壳体通过设于其上的″T″形定位槽与绝缘本体上的″T″形凸块相组合而包覆于绝缘本体上,并通过其接地片接地而保护该电连接器不受外界电磁干扰,从而有效提高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同时金属壳体对绝缘本体的包覆可提高绝缘本体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同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电连接器1用以电性连接柔性电路板(未图示)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其主要包括纵长状绝缘本体2、可旋转组装于绝缘本体2上的压板4、包覆于绝缘本体2上的金属壳体5及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的若干前导电端子3、后导电端子31。绝缘本体2为纵长状塑料构造,其设有一纵长状基体20及由该基体20相对两侧延伸出的两卡臂21,基体20设有间隔排列的若干第一端子槽200及第二端子槽220以分别容置前导电端子3与后导电端子31,基体20具有与金属壳体5相配合的顶面201及使用时与印刷电路板相抵接的底面203,于基体20顶面201靠近后端部位置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T″形凸块202,而于基体20连接顶面201及底面203的侧壁204两端位置分别设有一对凸台205,每对凸台205之间形成一卡持槽206。卡臂21具有与基体20相连的定位部210及由该定位部210远离侧壁204延伸出的臂部212,其中定位部210靠近臂部212一端设有容置槽211。压板4可旋转安装于绝缘本体2上,其具有一纵长状板部40、自板部40两端向外延伸而出的转动部41及沿纵长方向嵌设于板部40的金属加强片42,该金属加强片42用以增加板部40的强度。板部40于其底部设有压接面400用以将柔性电路板压接至前导电端子3及后导电端子31以达成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1的电性导接,而压接面400上设有凸出于压接面400的凸部401(参阅图3所示),凸部401对应于前导电端子3设有若干收容槽402用以在压板4扣合时容置前导电端子3,金属加强片42具有镶埋于板部40中的纵长状基部(未标号)及自基部两端向下弯折的弯折部421,于两弯折部421的中间位置分别凸设有卡块422。转动部41收容于卡臂21的容置槽211中并可于其内旋转,从而使得压板4可绕绝缘本体2旋转。金属壳体5用以包覆于绝缘本体2的基体20的顶面201上,该金属壳体5对应于绝缘本体2的基体20及卡臂21位置分别设有基部50及加强臂51,而于基部50上对应于基体20上的″T″形凸块202、卡持槽206及第一端子槽200分别设有″T″形定位槽500、接地片501及开口502,该接地片501用于将金属壳体5接地,开口502位于第一端子槽200之上以防止金属壳体5与前导电端子3接触。加强臂51包括基片511、自基片511的远离基部50端延伸的包覆片512及自基片511的靠近基部50端延伸的卡扣片513,基片511为纵长设置,包覆片512对应于压板4的金属加强片42上的卡块422设有卡口514。该电连接器1组装时,先将前导电端子3、后导电端子31分别装配入绝缘本体2的第一端子槽200及第二端子槽220之中,接着将绝缘本体2的″T″形凸块202扣合于金属壳体5的″T″形定位槽500中,同时使基部50上的接地片501固持于基体20的卡持槽206,并使加强臂51的包覆片512及卡扣片513分别卷曲缠绕住卡臂21的臂部212及定位部210,其基片511则抵接于卡臂21的外侧壁上以增加卡臂21的强度,最后将压板4的转动部41卡入绝缘本体2的卡臂21上的容置槽211中,此即完成该电连接器1的组装,此时压板4可绕绝缘本体2上的容置槽211转动。金属壳体5包覆于绝缘本体2的基体20及卡臂21上,可增加绝缘本体2的强度,并利用接地片501的末端与电路板的地线连接以对该电连接器1形成屏蔽。当电连接器1与柔性电路板相组合时,先将压板4转动使其垂直于绝缘本体2方向保持竖直,此时将柔性电路板以零插入力插入绝缘本体2的前端部的插接口(未标号)中,此时柔性电路板上的导电片还未与前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00及后导电端子31的导接部311相接触,当柔性电路板完全插入后,此时转动压板4并使其从竖直位置回到水平位置,压板4的卡块422收容于金属壳体5的卡口514中以将压板4锁固于水平位置。此时压板4的压接面400将挤压柔性电路板并使柔性电路板的导电片与前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00及后导电端子31的接触部311紧密抵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柔性电路板与电连接器1间的电性连接。金属壳体5通过基部50的″T″形定位槽500与绝缘本体2的″T″形凸块相组合而包覆于绝缘本体2之上,并通过接地片501的接地作用将金属壳体5上积累的静电消除,从而可对电连接器1起到良好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作用。另外,金属壳体5的基部50及加强臂51可分别保护绝缘本体2的基体20及卡臂21不受外力损害,从而增强绝缘本体2的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可动组接于绝缘本体的压板,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设有包覆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设有接地片及定位槽,绝缘本体的顶面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凸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凸块与定位槽均为"T"形设置,凸块可紧密卡合于定位槽之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