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71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装于机壳界面的电连接器,它包括设有一具开口的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耦合连接器可自开口插入收容空间而实现连接。还有一屏蔽壳屏蔽电连接器内部传输讯号的导电端子。于电连接器的壁面设有卡制槽,该卡制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预定面板平面,屏蔽壳设置一延至该卡制槽内的接触弹片,当电连接器安装于面板上时,面板插入该卡制槽,从而限制电连接器垂直面板方向的自由度,同时,接触弹片提供面板有效的接地功效。(*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安装于机壳界面且具有较佳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依与面板的安装关系分类,安装于面板上的电连接器主要有抵靠式及穿越式两种。抵靠式面板安装电连接器安装于面板时,它插入口对准面板的对应开口,而它插入口周缘设有接触弹片,可抵靠于面板的一表面。穿越式面板安装电连接器安装于面板时,它插入口穿越面板的开口,并突出于面板外适当长度,而电连接器卡制于面板的开口中。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5208558号所示的抵靠式面板安装电连接器,面板的开口通常采用较电连接器插入口稍大的尺寸,且电连接器的插入口制作有喇叭状导引面,以使它可于一定公差范围内正常安装。而且于电连接器插入口两侧的屏蔽壳上各设有一接触弹片,当电连接器与机壳安装时,它与机壳的面板弹性接触,从而实现电性连接,以提供接地功效。该现有技术中,面板仅限制电连接器在垂直面板方向上的自由度(即,限制电连接器不能突出于面板外)。但是,该种电连接器平行于面板方向的自由度完全没有限制,于电连接器相对于面板沿平行于面板方向发生位移的情形,则可能使电连接器的插入口与面板的开口相互错开而致耦合连接器无法插入,而且电连接器垂直于面板向远离面板的方向移动时,可能导致面板与电连接器分离,电连接器插入口陷入面板开口内较深位置,从而引起接触弹片与面板脱离接触而破坏接地功效,甚至引起耦合连接器插入的困扰。穿越式面板安装电连接器的插入口突出于面板外而使耦合连接器的插入更加方便,更确保与耦合连接器的可靠连接,而且因它可卡制于面板的开口中,而将电连接器平行于面板方向的自由度完全限制,故具有更佳的定位效果。如美国专利第5,766,041号,它揭露一穿越式面板安装电连接器的实施例。该专利所示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于插入口周围的侧壁设有若干金属接触弹片,这种接触弹片弹性抵靠于金属面板插入口的内缘,以与的电性接触而实现接地功效。但是,该专利所示电连接器垂直于面板方向的自由度并无限制,它电连接器可以相对于面板沿垂直于面板的方向自由移动,尤其易受反复插拔的外力影响而造成定位不稳的不良现象;而且该电连接器的接触弹片是与金属面板插入口的内缘相接触,由于面板的厚度薄,且面板的插入口是由冲剪加工所制成,故两者的接触面积非常小,接触电阻相对较大,虽然增加接触弹片数目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以减小接触电阻,但增加数目将增加制造工作量,而且不可能无限增加数目,故减小接触电阻的程度有限。针对类似问题,也有其它创作尝试提出解决的方案,如美国专利第5,312,273及5,086,945号专利,这种专利对电连接器增加一个垂直面板方向的自由度的限制,而使定位更稳定,而且也有些专利的电连接器的金属接触弹片有较佳的接地效果。但是,它们垂直于面板方向的自由度未完全限制,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于面板上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与面板的相对位置较现有技术更确定,并且它的屏蔽壳与面板能更可靠地接触,而实现较佳的接地功效。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绝缘本体,绝缘本体设有一个具开口的收容空间,耦合连接器可自开口插入收容空间而实现连接。绝缘本体内固定有若干端子,每一端子具有接触部及转接部,其中接触部延伸入收容空间内。还有一屏蔽壳屏蔽电连接器内部传输讯号的导电端子。于电连接器的壁面设有卡制槽,该卡制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预定面板平面,屏蔽壳设置一延伸至该卡制槽内的接触弹片,当电连接器安装于面板上时,面板插入该卡制槽,从而限制电连接器垂直面板方向的自由度,同时,接触弹片与面板弹性抵接而实现电性连接。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电连接器垂直于面板方向的自由度完全被限制,其与面板的相对位置更确定,并且屏蔽壳与面板能更可靠地接触,而实现较佳的接地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与面板组装前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及面板的侧视图。图4是图2所示面板插置于电连接器卡制槽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安装于面板的侧视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是一个RJ(Registered Jack)插座连接器,它包括绝缘本体2、屏蔽壳3、端子组4及印刷电路板5。绝缘本体2由一体成型的连接头20及托架22两部份组成,托架22连接于连接头20之后下部,它是一个与连接头20同宽的槽状板体,且每一槽壁220各设有一定位槽222。连接头20是一方形体,它设有一收容空间24,该收容空间24贯穿前后表面,而于前表面形成一前开口240,以供耦合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插入收容空间24,于后表面形成一后开口(未图示),供端子组4置入收容空间24。绝缘本体2的相对两侧壁26各设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二竖板27,该二竖板27间隔适当距离,而于两者间形成一卡制槽28。屏蔽壳3金属板材冲制而成,并罩覆于绝缘本体2的外围,它对应绝缘本体2的侧壁26的二竖板27的位置冲切一开口30,而且开口30处被冲切的部份金属板向外侧弯折,而于开口30中间位置形成与开口30垂直的接触弹片32,接触弹片32的自由端设一平面状接触面320。端子组4包括绝缘座40及与绝缘座40一体成型的八根端子42,每一端子42包括一接触部44及一转接部(未图示)。印刷电路板5呈长形,它前部设有八个穿孔50,这种穿孔50对应端子组4八根端子42的转接部,以供转接部穿过并焊接于印刷电路板5。印刷电路板5的两侧各设有一定位翼52,该定位翼52对应托架22的定位槽222以对电路板5作定位。将焊固有端子组4的印刷电路板5组装至绝缘本体2,使端子组进入收容空间24且定位翼卡制于定位槽222中,并将屏蔽壳3组装于绝缘本体2的上,即组装成本技术电连接器1。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安装本技术电连接器1的面板6设有一槽口60,槽口60的宽度与连接头20的宽度相配合。将面板6自上向下插入卡制槽28,直至槽口60的顶缘62挡止于绝缘本体2的连接头20的顶壁。当面板6插入卡制槽28时,槽口60的两侧缘逐渐将卡制槽28内的接触弹片32挤开而相互弹性接触,从而实现接触弹片32与面板间的电性通路。如图4所示,即显示面板6插置于电连接器1的卡制槽28的状态。另外请参阅图5所示,它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其中接触弹片32的接触面320后面的竖板27设一凸块29,该凸块29对应接触面320的位置,当电连接器1受较大外力向前相对面板6移动时,它可抵靠于接触弹片32的接触面320背面,以避免位移过大,而造成损坏。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于机壳界面的面板上,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设有一具开口的收容空间,开口可供耦合连接器插入,于绝缘本体固定若干端子,每一端子具有延伸入收容空间内的接触部,还有一屏蔽壳包围在导电端子外围,以屏蔽绝缘本体内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壁面设置卡制槽,卡制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面板平面,以供面板安装定位,屏蔽壳设有一接触弹片,延伸入前述卡制槽内,面板插入卡制槽后,该接触弹片可弹性地抵接于面板而与它实现电性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卡制槽垂直于收容空间插入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触弹片一体设置于屏蔽壳,它自由端设有一平面状接触面。4.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于机壳界面的面板上,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设有一具开口的收容空间,开口可供耦合连接器插入,于绝缘本体固定若干端子,每一端子具有延伸入收容空间内的接触部,还有一屏蔽壳包围在导电端子外围,以屏蔽绝缘本体内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在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壁面设置卡制槽,卡制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面板平面,以供面板安装定位,屏蔽壳设有一接触弹片,延伸入前述卡制槽内,面板插入卡制槽后,该接触弹片可弹性地抵接于面板而与它实现电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强徐正华许端正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