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279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水套,包括:上层水套和下层水套;上层水套与下层水套通过两缸之间鼻梁的机加工通道连通。上层水套包括:排气侧上部水套和第一水套出水口,第一水套出水口位于排气侧上部水套后端,第一水套出水口与节温器连接。下层水套包括:排气侧下部水套、主水套和第一进水口。排气侧下部水套与主水套通过相同缸排气道鼻梁之间通道连通,第一进水口位于排气侧下部水套的前端。主水套通过上表面通道与上层水套相连通,上表面通道位于主水套上表面排气侧,主水套上设置有第二水套出水口和上表面出水口,第二水套出水口经缸垫水孔与缸体水套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发动机缸盖的冷却效率和暖机速度。缸盖的冷却效率和暖机速度。缸盖的冷却效率和暖机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水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缸盖的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水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发动机的发展,不断的追求更高的发动机热效率,对发动机的各个部件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随着缸盖集成排气歧管技术逐渐普及,对缸盖的冷却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缸盖水套作为发动机缸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冷起动阶段,吸收缸盖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发动机尽快到达合适工作温度,简称快速暖机。二是在中大负荷下,与外部冷却系统相连通,通过水路循环,吸收发动机燃烧产生过量的热量,防止缸盖温度过高和燃烧爆振产生。针对集成排气歧管的缸盖水套,方案一是在排气侧增加一条水路,与缸盖主水套并行。方案二是在缸盖主水套上沿伸一部分水路,直接覆盖集成的排气歧管,以实现集成排气歧管的冷却。但在方案一中,由于新增一条排气侧水路,与主水路并行,排气侧水路狭窄,易导致排气侧水路流阻大,冷却不均匀。且水路需要从缸体上水到缸盖,不能第一时间冷却缸盖,冷却效率低,冷却精准度差。在方案二中,由主水套沿伸一部分水路到排气侧,虽然可以实现冷却均匀,但水路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水套和下层水套;所述上层水套与所述下层水套通过两缸之间鼻梁的机加工通道连通;所述上层水套包括:排气侧上部水套和第一水套出水口,所述第一水套出水口位于所述排气侧上部水套后端,所述第一水套出水口与节温器连接;所述下层水套包括:排气侧下部水套、主水套和第一进水口;所述排气侧下部水套与所述主水套通过相同缸排气道鼻梁之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排气侧下部水套的前端;所述主水套通过上表面通道与所述上层水套相连通,所述上表面通道位于所述主水套上表面排气侧,所述主水套上设置有第二水套出水口和上表面出水口,第二水套出水口经缸垫水孔与缸体水套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套上表面由排气侧向进气侧倾斜,倾斜角度为2
°
~1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缸盖水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王英杰罗亚伟陈亮郑久林谢高山穆芳影冯玮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