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74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板台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包括:一对轨道;滑动部,该滑动部滑动连接在一对轨道上;车架,该车架垂直可拆卸连接在滑动部上,且车架通过滑动部沿轨道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活动部,所述车架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活动部;若干调节部一,若干个该调节部一等距可拆卸连接在车架上,且活动部与调节部一可拆卸连接;调节部二,该调节部二可拆卸连接在车架顶部;侧模板;顶模板。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液压缸推动横杆控制侧模板升降,有效解决了支拆模需要长时间进行调节校准的问题,进而实现了支拆模通过液压缸进行控制,无需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支模。无需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支模。无需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支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


[0001]本技术涉及模板台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

技术介绍

[0002]管廊和涵道采用混凝土进行筑建,筑建需要通过进行支模限制混凝土凝固后的形状,现有支模方式采用模板台车配合外模使用,但是侧模灌注混凝土的时候内膜承重增加,现有的台车单采用丝杠对侧模板支撑,受灌注的进度影响,台车和侧模板位于底部的丝杠常常会受其影响发生弯折,严重会使此侧丝杠都受损,使后续拆模异常麻烦,而且侧模板不易脱落,需要敲击震动才可以脱模,下一段在进行支模板时候需要从新校准丝杠,从而调节侧模板角度,由于模板采用钢制,支模操作时需要配合吊车搭建,从而施工进程耽误数天,同时在进行下一段灌注时,边缘会出现漏浆的问题,使混凝土比例不均,需要重新灌注,严重耽误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解决了支拆模繁琐和漏浆的问题,实现了自动支模及边缘漏浆封堵。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包括:
[0006]一对轨道;
[0007]滑动部,该滑动部滑动连接在一对轨道上;
[0008]车架,该车架垂直可拆卸连接在滑动部上,且车架通过滑动部沿轨道长度方向水平移动;
[0009]活动部,所述车架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活动部;
[0010]若干调节部一,若干个该调节部一等距可拆卸连接在车架上,且活动部与调节部一可拆卸连接;
[0011]调节部二,该调节部二可拆卸连接在车架顶部;
[0012]侧模板,该侧模板可拆卸连接在调节部一侧面;
[0013]顶模板,该顶模板可拆卸连接在调节部二顶部;
[0014]所述侧模板和顶模板的边沿处均可拆卸连接有压条,所述压条分别与侧模板和顶模板之间压有橡胶条。
[0015]进一步,所述车架为矩形框架,且车架内框架节点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架。
[0016]进一步,所述滑动部至少包括两对滑轮,两对所述滑轮设置在一对所述轨道上,两对所述分别可拆卸连接在车架底端四角处。
[0017]进一步,所述车架底部等距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锁止支脚。
[0018]进一步,所述活动部包括液压缸和一对横梁,若干所述调节部一一侧可拆卸连接
在车架侧面,其中一个所述横梁与车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液压缸,一对所述横梁一侧可拆卸连接在若干所述调节部一的另一侧,一对所述横梁另一侧可拆卸连接侧模板。
[0019]进一步,所述调节部一包括一对调节丝杠一,其中一个所述调节丝杠一的一端分别与车架侧面上部铰接,另一个所述调节丝杠一的一端分别与车架侧面下部铰接,一对所述横梁一侧分别与一对所述调节丝杠一另一端铰接。
[0020]进一步,所述调节部二包括若干调节支座,若干所述调节支座等距螺纹连接在车架顶端,所述顶模板插接在若干所述调节支座顶端。
[0021]进一步,所述车架两侧下部等距固定有若干个座架,所述座架上卡接有调节丝杠二。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液压缸推动横杆控制侧模板升降,有效解决了支拆模需要长时间进行调节校准的问题,进而实现了支拆模通过液压缸进行控制,无需人工配合吊车进行支模。
[0023]由于采用了多组调节丝杠一,通过与车架和横梁之间铰接,构成铰接的框架,使侧模板在支撑和收回时,始终保持竖立状态,同时通过可以调节的调节丝杠一,通过调节可以实现侧模板倾斜的状态。
[0024]由于采用了压条压紧橡胶条,使侧模板和顶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补,同时通过橡胶条可以与上一段混凝土边沿契合,防止产生漏洞,防止泥浆流出。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压条和橡胶条连接示意图。
[0029]图中:1

轨道;2

车架;3

侧模板;4

顶模板;5

压条;6

橡胶条;7

支架;8

滑轮;9

锁止支脚;10

液压缸;12

横梁;13

调节丝杠一;14

调节支座;15

座架;16

调节丝杠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1:
[0031]参照图1

3,是本技术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包括:
[0032]一对轨道1;
[0033]滑动部,该滑动部滑动连接在一对轨道1上;
[0034]车架2,该车架2垂直可拆卸连接在滑动部上,且车架2通过滑动部沿轨道1长度方向水平移动;
[0035]活动部,所述车架2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活动部;
[0036]调节部一,所述活动部上均可拆卸连接调节部一;
[0037]调节部二,该调节部二可拆卸连接在车架2顶部;
[0038]侧模板3,该侧模板3可拆卸连接在调节部一侧面;
[0039]顶模板4,该顶模板4可拆卸连接在调节部二顶部;
[0040]所述侧模板3和顶模板4的边沿处均可拆卸连接有压条5,所述压条5分别与侧模板3和顶模板4之间压有橡胶条6。
[0041]实际使用时:在浇筑涵道下层时,将一对轨道铺设至上方,待下层及涵道两侧角凝固,将车架2通过滑动部推动至其中一段的支模处,通过活动部及调节部驱动侧模板3向车架2侧面移动,延展至侧模板3上边沿与顶模板4侧边闭合,此时侧模板3垂直于底面,同时侧模板3下边沿与已经凝固的混凝土侧边贴合,然后在通过外模板支撑支模即及顶部支模即可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凝固后通过活动部和调节部一带动侧模板3进行脱模,然后将顶模板4通过调节部二控制下降,完成顶模板4脱模,然后移动至下一处需要支模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段支模的时候,顶模板4和侧模板3的前端的边沿与上一段混凝土边沿贴合,在进行灌注,至此完成整体内部支模辅助混凝土凝固。
[0042]在顶模板4和侧模板3支模的时候,通过橡胶条6使顶模板4和侧模板3及混凝土之间的缝隙闭合,防止在灌浆的时候漏浆,防止其造成混凝土比例不均的问题,通过压条5可以便于橡胶条6的更换,防止橡胶条6磨损后无法保证其密闭性。
[0043]实施例2:
[0044]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车架2为矩形框架,且车架2内框架节点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架7。
[0045]实际使用时:车架2通过支架7可以增强其结构强度,防止在混凝土的作用下造成车架2变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轨道(1);滑动部,该滑动部滑动连接在一对轨道(1)上;车架(2),该车架(2)垂直可拆卸连接在滑动部上,且车架(2)通过滑动部沿轨道(1)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活动部,所述车架(2)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活动部;若干调节部一,若干个该调节部一等距可拆卸连接在车架(2)上,且活动部与调节部一可拆卸连接;调节部二,该调节部二可拆卸连接在车架(2)顶部;侧模板(3),该侧模板(3)可拆卸连接在调节部一侧面;顶模板(4),该顶模板(4)可拆卸连接在调节部二顶部;所述侧模板(3)和顶模板(4)的边沿处均可拆卸连接有压条(5),所述压条(5)分别与侧模板(3)和顶模板(4)之间压有橡胶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为矩形框架,且车架(2)内框架节点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至少包括两对滑轮(8),两对所述滑轮(8)设置在一对所述轨道(1)上,两对所述分别可拆卸连接在车架(2)底端四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刚王盛兴张晓良刘宝安梁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