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
[0001]本技术涉及模板台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
技术介绍
[0002]管廊和涵道采用混凝土进行筑建,筑建需要通过进行支模限制混凝土凝固后的形状,现有支模方式采用模板台车配合外模使用,但是侧模灌注混凝土的时候内膜承重增加,现有的台车单采用丝杠对侧模板支撑,受灌注的进度影响,台车和侧模板位于底部的丝杠常常会受其影响发生弯折,严重会使此侧丝杠都受损,使后续拆模异常麻烦,而且侧模板不易脱落,需要敲击震动才可以脱模,下一段在进行支模板时候需要从新校准丝杠,从而调节侧模板角度,由于模板采用钢制,支模操作时需要配合吊车搭建,从而施工进程耽误数天,同时在进行下一段灌注时,边缘会出现漏浆的问题,使混凝土比例不均,需要重新灌注,严重耽误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解决了支拆模繁琐和漏浆的问题,实现了自动支模及边缘漏浆封堵。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轨道(1);滑动部,该滑动部滑动连接在一对轨道(1)上;车架(2),该车架(2)垂直可拆卸连接在滑动部上,且车架(2)通过滑动部沿轨道(1)长度方向水平移动;活动部,所述车架(2)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活动部;若干调节部一,若干个该调节部一等距可拆卸连接在车架(2)上,且活动部与调节部一可拆卸连接;调节部二,该调节部二可拆卸连接在车架(2)顶部;侧模板(3),该侧模板(3)可拆卸连接在调节部一侧面;顶模板(4),该顶模板(4)可拆卸连接在调节部二顶部;所述侧模板(3)和顶模板(4)的边沿处均可拆卸连接有压条(5),所述压条(5)分别与侧模板(3)和顶模板(4)之间压有橡胶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为矩形框架,且车架(2)内框架节点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至少包括两对滑轮(8),两对所述滑轮(8)设置在一对所述轨道(1)上,两对所述分别可拆卸连接在车架(2)底端四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平模无拉杆箱涵施工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刚,王盛兴,张晓良,刘宝安,梁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