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708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有一基座及一盖板。盖板叠置于基座且可被驱动相对于基座移动,于两者侧边的靠合处设有一偏移机构,使盖板相对基座移动时,可做偏移运动。盖板设若干穿孔,基座对应盖板的穿孔设有若干插孔。芯片插入后,盖板带动芯片运动,由于偏移机构的作用,芯片针脚开始移动时先向远离端子接触面方向偏移,而避免与端子前端正向碰撞,针脚经过端子前端后再向靠近端子接触面方向运动而逐渐与端子实现电性接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插座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可相对呈非直线移动的盖板和基座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用于插装中央处理器芯片的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包括一基座及一叠置于基座上且可相对于基座滑动的盖板,盖板设有若干穿孔,基座则对应设有若干插孔,其中基座的插孔包括一较宽敞的插入区及一较狭窄的接触区,且该插孔内设置端子。插装芯片前,盖板的穿孔置于基座插孔的插入区位置,芯片针脚可以不受阻碍地顺利穿过盖板插孔插入基座插孔的插入区内。芯片插入后,盖板被相对于基座驱动,并带动芯片针脚从基座插孔的插入区向接触区运动,而于较狭窄的接触区内与端子实现电性接触。但是,现有插座连接器的盖板是相对于基座沿直线运动。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1至图13所示现有插座连接器插装芯片时,芯片针脚与端子产生不良接触的动作示意图。芯片插装时,若芯片针脚96稍偏离盖板插孔94的中心位置,盖板被驱动时将带动芯片针脚96从插入区90沿直线方向移向接触区92。当针脚96移动至图12所示位置时与端子98前端发生正向碰撞,使针脚96的前进路线受阻碍,若盖板带动针脚96继续移动,则将致使端子98发生弹性及塑性变形,如此将增加盖板的驱动力而使操作不便,且,在针脚96继续前移的过程中,甚至会导致端子98或针脚96被压折而损坏,这样将严重损坏该电性连接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当集成电路芯片插装于插座连接器时,避免它的针脚与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前端正向碰撞而可有效保护针脚及端子。本技术插座连接器包括有一基座及一盖板。盖板叠置于基座且可被驱动而相对于基座移动,于两者侧边的靠合处设有一偏移机构,使盖板相对基座移动时,可做非直线运动。盖板设若干穿孔,基座对应盖板的穿孔设有若干插孔。其中基座的插孔包括一较宽敞的插入区及一较狭窄的接触区,且该插孔内设置端子。插装芯片前,盖板的穿孔置于基座插孔的插入区位置处,芯片针脚可以不受阻碍地顺利穿过盖板穿孔插入基座插孔的插入区内。芯片插入后,盖板被相对于基座驱动,并带动芯片针脚从基座插孔的插入区向接触区运动,借由偏移机构的作用,针脚开始移动时先向远离端子接触面方向偏移,而避免与端子前端正向碰撞,针脚经过端子前端后再向靠近端子接触面方向运动而逐渐于接触区内与端子实现电性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当盖板带动集成电路芯片移动来使芯片针脚与插座连接器连接时,可通过偏移运动来避免芯片针脚与插座连接器的端子前端正向碰撞而可有效保护针脚及端子。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上视图。图2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盖板翻转后以显示其中一组偏移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沿图1所示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所示B-B方向的剖视图。图5至图7是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偏移机构动作示意的局部剖视图。图8至图10是芯片针脚盖板穿孔相对于基座的滑移过程示意图。图11至图13是现有插座连接器中芯片针脚与端子的接触过程示意图。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包括基座1、盖板2及驱动轴3,盖板2叠置于基座1上,驱动轴3枢接于插座连接器的一边缘,当它枢转时可驱动盖板2相对基座1移动。与枢接驱动轴3的边缘相邻的盖板2的两侧边各向下突出设置一悬壁20,两悬壁20之间形成的一凹室22。基座1是可滑动地容置于凹室22内。于盖板2的一悬壁20的内侧设有六个梯形截面的柱状滑块24。于基座1的相应边则对应每一滑块24各设一半圆形截面柱状突起10。参阅图1,这种滑块24及突起10分成三组分设于插座连接器的端部及中部的标号A所指处,因该三组的结构大致相同,图2中仅局部放大图示靠近连接器端部的一组。这种滑块24及突起10组成一偏移机构。于两侧的悬壁20还各设置有滑槽25,于基座1的两侧则对应设有楔形滑块14,当盖板2相对于基座1移动时楔形滑块14可于滑槽25内滑动。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盖板2的凹室22的宽度比基座1的相应宽度大一间距d,使盖板2可以相对基座1于d的范围做侧向偏移运动。枢转驱动轴3驱动盖板2相对基座1移动时,滑块24可沿突起10的轮廓滑移,使盖板2相对于基座1向一侧做偏移运动。盖板2设若干穿孔26,基座1上对应盖板2的穿孔26设有若干插孔12。其中基座1的插孔12内设置端子4,且它包括一较宽敞的插入区120及一较狭窄的接触区122,插入区120与接触区122连接处设有导引斜面124。请参阅图8所示,插装芯片(未图示)前,盖板2的穿孔26置于基座1插孔12的插入区120位置处,芯片针脚50可以不受阻碍地顺利穿过盖板2的穿孔26插入基座1的插孔12的插入区120内。芯片插入后,盖板2被相对于基座1驱动,并带动芯片针脚50从基座1插孔12的插入区120向接触区122运动。请参阅图5所示,由于针脚50开始移动时,基座1上的突起10正好处于盖体2的滑块24前侧,盖板2相对基座1移动将驱使滑块24爬升上突起10,使盖板2朝侧向偏移。请参阅图9所示,插置于盖板2穿孔26内的芯片针脚50随的向远离端子4接触面的方向偏移,从而避免与端子4前端正向碰撞。请参阅图6所示,针脚50经过端子4前端后,于导引斜面124的引导下再向靠近端子4接触面方向运动,并使盖板2的滑块24自突起10上回落至如图7所示的位置。请参阅图10所示,针脚50逐渐于接触区内与端子实现电性接触。由于偏移机构的作用,芯片针脚50于经过端子4前端的前先做偏移运动,避开端子4的前端,避免针脚50与端子4的正面碰撞,随后针脚50回复正常位置以与端子4实现正常接触,从而有效保护端子4与芯片针脚50不被损坏。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基座、盖板及若干端子,其中,基座设有若干插孔;盖板叠置于基座且可被驱动而相对于基座移动,它对应基座的插孔设有若干穿孔;若干端子对应设置于基座的若干插孔内;其特征在于在盖板及基座侧边的靠合处设有一偏移机构,该偏移机构包括设于盖板或基座适当位置的突起及滑块,借以使盖板相对基座呈非直线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孔包括一较宽敞的插入区及一较狭窄的接触区;插装芯片前,盖板的穿孔对应于基座插孔的插入区位置处,芯片针脚可以不受阻碍地顺利穿过盖板穿孔插入基座插孔的插入区内,芯片插入后,驱动盖板相对于基座移动,可带动芯片针脚从基座插孔的插入区向接触区运动,由于偏移机构的作用,针脚开始移动时先向远离端子接触面方向偏移,而避免与端子前端正向碰撞,针脚经过端子前端后再向靠近端子接触面方向运动,而逐渐于接触区内与端子实现电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板两侧边各向下突出设置一悬壁,两悬壁之间形成的一凹室,凹室的宽度比基座的相应宽度大一预定间距,而基座可滑动地容置于凹室内,且可相对盖板于该间距的范围内做侧向偏移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盖板的悬壁设有滑块,于基座的相应边则对应滑块设有突起,滑块及突起组成前述偏移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板悬壁的滑块具梯形截面,基座的突起具半圆形截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滑块与突起包括若干组,每一组包括至少相对应的一滑块及一突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基座、盖板及若干端子,其中,基座设有若干插孔;盖板叠置于基座且可被驱动而相对于基座移动,它对应基座的插孔设有若干穿孔;若干端子对应设置于基座的若干插孔内;其特征在于:在盖板及基座侧边的靠合处设有一偏移机构,该偏移机构包括设于盖板或基座适当位置的突起及滑块,借以使盖板相对基座呈非直线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南宏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