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102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主要包括有:绝缘壳体、若干个导电端子、遮蔽构件及金属基架等构造,其中绝缘壳体两侧向后延伸有具卡抵部的弹性臂,而金属基架两侧设有隔板,隔板后端相对于卡抵部位置设有卡掣装置。组装时,将遮蔽构件套设在绝缘壳体上,再将前述遮蔽构件与绝缘壳体的组合件穿置固定在金属基架上。依靠绝缘壳体弹性臂的卡抵部卡抵于金属基架侧板的卡掣装置上的设计,而达到不但易于制造组装,而且能有效提供装配稳固性的功效。(*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特别是指一种制造容易、可减省制作工序,且整体组装便捷、稳固的电连接器组合。可与另一电连接器相对接的现有电连接器组合1,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该电连接器组合1主要包括一绝缘壳体10、绝缘平板1、若干个导电端子12、金属基架13及遮蔽构件14等主要构造。其中上述绝缘壳体10呈一长型体,具有插接表面101,而在插接表面101的相对面具有安装表面102,及由插接表面101朝前延伸一定距离的耦合体103,而在耦合体103内部上下对应设有与端子同数目的孔道1031。又,在绝缘壳体10的两侧分别设有辅助绝缘块104,该辅助绝缘块104侧后端设有弹性凸部1041。绝缘平板11与绝缘壳体10呈九十度,设于绝缘壳体10的安装表面102的一侧,其上设有若干个穿孔110,是用以收容上述导电端子12。导电端子12的一端121将设置在耦合体103的若干个孔道1031中;另一端122穿设绝缘壳体10的安装表面102延伸而出,经九十度弯折后贯穿设于绝缘平板11上。金属基架13,用以架设前述绝缘壳体10、绝缘平板11及辅助绝缘块104,其两侧设有隔板131,该隔板131后端开设有框口133,用以扣合绝缘壳体10的弹性凸部1041。遮蔽构件14的后端面141两侧则设有卡嵌部142,卡嵌部142由金属基架13的前端面套嵌入,而使绝缘壳体10套设在其内。另,金属基架13两侧设有贯穿螺孔132,其可供电连接器1与对接的电连接器结合(未图示)。然而上述现有电连接器组合1的金属基架13与绝缘壳体10间的结合(请参照图2),具有如下缺点(一)模具结构复杂绝缘壳体10与金属基架13是靠弹性凸部1041与框133的扣合来固定,然而,在金属基架13的隔板131上开设框口133的模具设计,将使模具结构复杂并且增加制造成本与工时。(二)构件制造不易绝缘壳体10的弹性凸部1041构造复杂,且金属基架13由于在隔板131上开设框133,因而在制造上不易一次制成,并且更加降低生产效率及其浪费工时。(三)组装稳固性差现有电连接器1是先将遮蔽构件14由金属基架13之前端面以具倒钩的卡嵌部142卡嵌而为半成品后,再将绝缘壳体10由金属基架13的后面套置入上述半成品中,由于卡嵌部142极易产生应力疲劳而产生接合不确实的现象,因此整体组成的稳固性差。另,与上述电连接器组合1相同都是依靠扣合方式组装的现有电连接器,如台湾第82206969、83204603号等专利案,都存在有同样的缺陷。另外,如台湾第81210787、81205982、82217562、83211678号等专利案所揭示的现有电连接器组合,是依靠螺合方式,并用一夹件使金属基架与绝缘壳体相结合。然而,这些专利案整体构造与组装显然较为复杂且费时,因此都不尽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制造容易、可节省成本及降低工时的电连接器组合,并且其整体组装方便快捷、组件定位确实牢固。进一步讲,本技术是通过对绝缘壳体、遮蔽构件及金属基架结构与结合方式的改良,并配合模具合模方向上的特性,使得模具设计容易并且节省制作工序,而缩短构件制造及组装的工时,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绝缘壳体、若干个导电端子、遮蔽构件及金属基架等构造,其中上述绝缘壳体的两侧向后延伸有具有卡抵部的弹性臂,而金属基架两侧则设有隔板,隔板后端相对于前述卡抵部位置设有卡掣装置。组装时,将遮蔽构件套设在绝缘壳体是,再将前述遮蔽构件与绝缘壳体的组合件穿置固定于金属基架上。根据上述主要特徵,本技术的组成元件构造精简,并且其模具设计容易,能节省制作工序及提高装配的可靠性,不仅有利于模具的制造,而且可减少成型工时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本技术与现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效果1.可降低制造成本和工时;2.组装便利且稳固。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现有电连接器组合的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外观图。请参阅图3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组合2,其包括有一绝缘壳体20、绝缘平板21、若干个导电端子22、遮蔽构件25、扣持定位构件24及金属基架23等主要构造。其中上述绝缘壳体20呈一长型体,具有插接表面201,而在插接表面201相对面具有安装表面202,及由插接表面201朝前延伸一定距离的耦合体203,而在耦合体203内部上下对应设有若干个孔道2031。又,在绝缘壳体20的两侧是由安装表面向后延伸的绝缘弹性臂204,弹性臂204末端并设有向外侧凸设的卡抵部2041,其主要用于隔离位于侧边的导电端子22与金属基架23的接触,并使绝缘壳体20固定在金属基架23上。绝缘平板21是为了配合前述绝缘壳体20而设置的,大体上为一长形的板体,其与绝缘壳体20呈九十度角,设在绝缘壳体20的安装表面202的一侧,其上设有若干穿孔210,用以收容导电端子22,在绝缘壳体两侧还设有扣槽211,用来与金属基架23扣接。另,图3中为避免图面的复杂,仅以数根导电端子22为代表,如图所示,该导电端子22的一端221将设置在前述耦合体203的若干孔道2031中;另一端222由绝缘壳体20的安装表面202延伸而出,经九十度弯折后贯穿设在绝缘平板21上。金属基架23,用以架设前述绝缘壳体20、绝缘平板21及遮蔽构件25,其大体上为一具有前端面2312及后端面2313的长型板体,在两侧设有隔板231将金属基架25前后分隔为六个区域,而在两隔板231间则开设有一套口233,且隔板231的前端外侧设有倒勾2311,用以卡勾对接的连接器(未图示),而所隔分的六个区域中位于中央的前区域,是以承置遮蔽构件25与绝缘壳体20套设后的半成品,中央后方的区域则用来跨设绝缘壳体20。另沿两隔板231前、后端,可以分别利用凸、凹模具(图未示)合模的特性,很容易地即可沿隔板231内侧中央位置开设有贯穿头尾的导槽2315,并在尾端适当位置形成有卡掣装置2314,该卡掣装置2314位于导槽2315一端并形成勾状卡掣壁(参阅图4),可使绝缘壳体20与遮蔽构件25所组成的半成品,依靠绝缘壳体20的卡抵部2041在导滑面2315及相对的平直面引导下,容易嵌入,其中卡掣装置2314与卡抵部2041因为采用勾扣方式卡合,因而可稳固卡抵不易脱落。又,前述遮蔽构件25,其后端面251的两侧延伸有抵板252,当其套置入金属基架23后,抵板252卡抵在金属基架23的后端面2313上。位于两旁的后方区域是用于设置扣持定位构件24,该扣持定位构件24大致上呈具有两扣脚240、241的片体,由上往下插固在金属基架23上。另,位于两旁的金属基架23上设有贯穿螺孔232,其亦可供电连接器组合2与对接的电连接器结合(未图示)。组装时(请参阅图4),先将绝缘壳体20的耦合体203从遮蔽构件25的后端面251套入,使遮蔽构件25的抵板252向后抵制于绝缘壳体20的插接表面201上,再将绝缘壳体20与遮蔽构件25所组合的半成品由金属基架23后端面2313上的套口233(见图3)穿置出前端面2312,使遮蔽构件25的抵板252向前抵制于金属基架23的后端面2313上。再将绝缘壳体20以弹性臂204沿金属基架23的隔板231穿入,而置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绝缘壳体,若干个导电端子,基架及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壳体具有插接表面及在插接表面相背的一侧的安装表面,其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孔道,两侧则由安装表面延伸有弹性臂;若干个导电端子,设置于前述的孔道中,其一端插接在插接表面,而另一端由绝缘壳体的安装表面延伸而出;基架,用以架设前述绝缘壳体,具有与前述绝缘壳体的插接表面相同方向的前端面及相对的后端面,基架两侧设有隔板,该隔板分别由前端面及后端面的适当位置延伸而形成前方隔板及后方隔板,并沿该前方隔板内侧面向后方隔板延伸开设有导槽;而卡掣装置,设在前述后方隔板内侧的导槽的一端,其在绝缘壳体的插入抵接位置具一导滑面,与该导滑面相对有一平直面,可使绝缘壳体易于嵌入,且使绝缘壳体弹性臂上的卡抵部卡止于该平直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