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边机污水处理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889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磨边机污水处理循环系统,由反应装置、清水池和压滤机组成;所述反应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若干反应罐;每个反应罐均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排污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所述出水管设有出水阀门,所述排污管设有排污阀门;每个反应罐内均设有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每个反应罐中各阀门的开关,依次将若干反应罐注液,当液面达到液面预设值时,停止注液。避免了使用污水池,避免了产生粉末沉淀。同时反应装置包括多个由控制系统控制的并联的反应罐,能够根据污水处理量,按需调节反应装置的负荷,顺次的使用每个反应罐。顺次的使用每个反应罐。顺次的使用每个反应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边机污水处理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磨边机污水处理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磨边是玻璃深加工行业最必要的一个环节。磨边机的冷却供应水直接关系到玻璃磨边质量、磨边速度和磨轮寿命。一般的玻璃深加工企业,磨轮损耗水量大,为节约用水通常采用废水回收,循环设计。循环系统设计不当时,容易引起冷却储水不足、水压小、循环水浑浊等问题,导致玻璃底边棱角附近起皮、开裂、掉块、爆口、掉角、底边白斑、烧灼变色、磨轮不耐用等不良现象。
[0003]现有的磨边污水处理系统中,工业设备用过的污水,通常采用一个污水池,用于大量储集工业用水,然后向污水池中直接加入化学沉淀剂或者让杂质自行沉淀,取上层清水,循环使用。但是该方案中,沉淀在污水池底部的杂质硬度极高,难于清理,且沉淀时间较长,难于保证工业用水的质量和及时供应。还有的方案,将工业设备用过的污水在污水池,在污水池中设置搅拌泵,防止污水中杂质自然沉淀,再通过污泥泵将含杂质的污水抽入到反应罐中,在反应罐中进行加药沉淀和杂质收集。但是该方案中,使用污水池搅拌泵,造成了设备能源的浪费,而且长期使用后,污水池中仍富集杂质,容易引起设备故障,难于保证循环水质量和及时供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磨边机污水处理时,采用污水池的方式,容易导致循环水质量不佳、供应不及时的问题,提供一种磨边机污水处理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直接将磨边机的集水池与反应装置连通,反应装置包括多组反应罐,控制系统根据磨边机的污水排放量顺次启用反应罐,以使得磨边机的污水能够即时处理,清水回流至磨边机中循环使用。按需调节反应装置的负荷,避免了杂质集中沉淀,保证了循环水的质量和及时供应。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磨边机污水处理循环系统,所述磨边机具有集水池,包括反应装置、清水池和压滤机;
[0007]所述反应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若干反应罐;
[0008]每个反应罐均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排污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所述出水管设有出水阀门,所述排污管设有排污阀门;
[0009]每个进水管远离反应罐的一端均连接于进水主管,所述进水主管直接与所述集水池连通;每个出水管远离反应罐的一端均连接于出水主管,所述出水主管与所述清水池连通;每个排污管远离反应罐的一端均连接于排污主管,所述排污主管与所述压滤机连通;
[0010]每个反应罐内均设有液位检测装置;
[0011]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所述进水阀门、所述出水阀门、所述排污阀门
电性连接;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反应罐中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每个反应罐中各阀门的开关,依次将若干反应罐注液,当液面达到液面预设值时,停止注液。
[0012]将反应罐直接与磨边机的集水池连通,使得污水能够直接进入到反应装置中,不易发生沉淀。通过将反应装置设置为多个并联设置的反应罐,每个反应罐单独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多个反应罐并行处理,通过控制系统单独控制每个反应罐的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能够顺次的将每个反应罐注满,根据污水量进行并行使用多个反应罐。同时开启多个反应罐,能够适应大负荷的污水处理;开启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能够适用于少量污水的处理,避免了其他反应罐空转。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防止了杂质沉淀带来的难于清理等问题,减少了污水池的使用,降低了运行成本。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浮球式液位开关。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进水控制模块;初始状态下,第一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打开,其他反应罐的进水阀门关闭,所有反应罐的出水阀门和排污阀门均关闭;当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一个反应罐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时,所述进水控制模块控制第一个反应罐和第二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先打开第二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再关闭第一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当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二个反应罐(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时,所述进水控制模块控制第二个反应罐和第三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先打开第三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再关闭第二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控制模块先打开第二个反应罐,5

10秒后,再关闭第一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
[0015]每个反应罐预设的液位在满液位的90%

95%,在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液面后,仍向当前反应罐内加注液体;先开启后一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再关闭当前正在注液的反应罐的进水阀门,避免进水阀门同时关闭造成管路憋压,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即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至少保证一个进水阀门开启。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加药罐,所述加药罐用于向每个反应罐加注药剂;所述加药罐设有多个加药管,每个加药管均设有加药阀门,每个加药管的出口分别与一个反应罐连通;所述控制系统与每个所述加药阀门电性连接。加药罐可以是一个带有多各加药管的罐子,也可以是多个罐子分别带有加药管。当反应罐注液完成后,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酰胺溶液,进行反应。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反应罐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搅拌装置电性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加药控制模块;当反应罐注液至预设值,所述加药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加药阀门打开,向反应罐中加注药剂,同时,所述加药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所述搅拌装置启动;加注药剂完成后,所述加药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搅拌装置继续搅拌,持续预设搅拌时间。在加注药剂和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利于絮凝反应充分进行。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出水控制模块;当搅拌完成后,静置预设时间;所述出水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出水阀门打开,上层清水通过出水管和出水主管进入到所述清水池中。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污水控制模块;当上层清水排放
完成后,所述污水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排污阀门打开,反应罐内沉淀通过排污管和排污主管进入所述压滤机。
[00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水主管设有进水总阀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进水总阀门电性连接;当所有反应罐均注液至预设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进水总阀门关闭。所述进水控制模块与所述进水总阀门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进水总阀门的开闭。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污主管设有气动隔膜泵,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气动隔膜泵,使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气动隔膜泵即时输送至压滤机,压制成固体玻璃粉饼。所述污水控制模块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气动隔膜泵的开闭。
[002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清水池和磨边机之间设有水泵,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水泵电性连接。通过水泵即时向磨边机供应处理后的清水,实现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循环稳定运行。所述出水控制模块与所述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边机污水处理循环系统,所述磨边机(200)具有集水池,其特征在于,由反应装置(1)、清水池(2)和压滤机(3)组成;所述反应装置(1)包括控制系统(11)和若干反应罐(10);每个反应罐(10)均设有进水管(12)、出水管(13)和排污管(14),所述进水管(12)上设有进水阀门(102),所述出水管(13)设有出水阀门(103),所述排污管(14)设有排污阀门(104);每个进水管(12)远离反应罐(10)的一端均连接于进水主管(201),所述进水主管(201)直接与所述集水池连通;每个出水管(13)远离反应罐(10)的一端均连接于出水主管(21),所述出水主管(21)与所述清水池(2)连通;每个排污管(14)远离反应罐(10)的一端均连接于排污主管(31),所述排污主管(31)与所述压滤机(3)连通;每个反应罐(10)内均设有液位检测装置(101);所述控制系统(11)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101)、所述进水阀门(102)、所述出水阀门(103)、所述排污阀门(104)电性连接;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反应罐(10)中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系统(11)控制每个反应罐(10)中各阀门的开关,依次将若干反应罐(10)注液,当液面达到液面预设值时,停止注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边机污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11)包括进水控制模块;初始状态下,第一个反应罐(10)的进水阀门(102)打开,其他反应罐(10)的进水阀门(102)关闭,所有反应罐(10)的出水阀门(103)和排污阀门(104)均关闭;当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一个反应罐(10)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时,所述进水控制模块控制第一个反应罐和第二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先打开第二个反应罐(10)的进水阀门(102),再关闭第一个反应罐(10)的进水阀门(102);当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二个反应罐(10)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时,所述进水控制模块控制第二个反应罐和第三个反应罐的进水阀门;先打开第三个反应罐(10)的进水阀门(102),再关闭第二个反应罐(10)的进水阀门(102)。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海廖传根雷春江张杰徐林张开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