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64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连接器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它由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配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绝缘子3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3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所说的绝缘子6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6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上述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与绝缘子3上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满足了传输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的需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连接器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数据传输技术的进步及更高的速度要求,差分信号逐步成为高速信号传输的首选。现有的能传输高频信号的同轴电缆是单芯或者同轴两芯结构,不能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普通低频连接器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效果很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以满足传输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的需要。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由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配套组成,插针接触件由金属圆筒形的外针1、固定在外针1内带有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的绝缘子3和安装在绝缘子3上的内针2或内孔5组成;插孔接触件由金属圆筒形的外孔4、固定在外孔4内带有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的绝缘子6和安装在绝缘子6上的内孔5或内针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绝缘子3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3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其内部尺寸参数关系如下其中式中Z0为系统匹配阻抗,D2为外导体内径,D1为两个内导体之间的距离,d为内导体外径,ε为绝缘子材料介电常数;所说的绝缘子6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6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上述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与绝缘子3上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满足了传输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的需要。本技术的主要零件例如外针、外孔和内针、内孔均可采用现有的标准设计结构,便于连接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插针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技术插孔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4,本技术的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由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配套组成,插针接触件由金属圆筒形的外针1、固定在外针1内带有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的绝缘子3和安装在绝缘子3上的内针2或内孔5组成;插孔接触件由金属圆筒形的外孔4、固定在外孔4内带有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的绝缘子6和安装在绝缘子6上的内孔5或内针2组成;外孔、内孔可采用线簧、片簧、冠带等公知结构;外孔、外针外部尺寸与高速连接器绝缘体尺寸配合,可以设计为标准尺寸结构,以提高连接器的标准化程度及继承兼容性。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绝缘子3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如聚四氟乙烯、聚醚砜、聚醚酮等材料。在绝缘子3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其内部尺寸参数关系如下其中式中Z0为系统匹配阻抗,D2为外导体内径,D1为两个内导体之间的距离,d为内导体外径,ε为绝缘子材料介电常数;可依照不同系统的匹配阻抗、电性能要求、尺寸要求等确定内部尺寸参数。所说的绝缘子6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6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上述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与绝缘子3上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本技术的连线方式为当此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为2芯时,可直接接线,传输一对差分信号;当该结构为4芯时,内针2或内孔5两两相间接线,传输两对差分信号。内针2或内孔5可采用压接、焊接、绕接等端接方式与线缆的信号线进行连接;外针1或外孔4可采用压接、焊接、绕接等端接方式与线缆的屏蔽线或屏蔽层进行连接。 实施例。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高速差分接触件插针包含了四个内针、一个外针、一个绝缘子;外针、内针均采用公知圆柱状结构,绝缘子采用聚四氟乙烯;插孔包含了四个内孔、一个外孔、一个绝缘子,外孔、内孔采用公知片簧结构;插针与插孔插合后,可同时传输两对差分信号,匹配阻抗为150欧姆。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高速差分接触件插针包含了两个内针、一个外针、一个绝缘子;外针、内针均采用公知圆柱状结构,绝缘子采用聚醚砜;插孔包含了四个内孔、一个外孔、一个绝缘子,外孔、内孔采用公知线簧结构;插针与插孔插合后,可同时传输一对差分信号,匹配阻抗为100欧姆。权利要求1.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由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配套组成,插针接触件由金属圆筒形的外针、固定在外针内带有内针或内孔安装孔的绝缘子和安装在绝缘子上的内针或内孔组成;插孔接触件由金属圆筒形的外孔、固定在外孔内带有内孔或内针安装孔的绝缘子和安装在绝缘子上的内孔或内针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绝缘子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针或内孔安装孔,其内部尺寸参数关系如下其中式中Z0为系统匹配阻抗,D2为外导体内径,D1为两个内导体之间的距离,d为内导体外径,ε为绝缘子材料介电常数;所说的绝缘子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孔或内针安装孔,上述内孔或内针安装孔与绝缘子上的内针或内孔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连接器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它由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配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绝缘子3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3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所说的绝缘子6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6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上述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与绝缘子3上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本技术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满足了传输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的需要。文档编号H01R24/00GK201075516SQ200720176340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晓光, 卢明胜, 超 高, 周国奇 申请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传输高速差分信号的连接器接触件结构,由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配套组成,插针接触件由金属圆筒形的外针[1]、固定在外针[1]内带有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的绝缘子[3]和安装在绝缘子[3]上的内针[2]或内孔[5]组成;插孔接触件由金属圆筒形的外孔[4]、固定在外孔[4]内带有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的绝缘子[6]和安装在绝缘子[6]上的内孔[5]或内针[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绝缘子[3]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3]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其内部尺寸参数关系如下:***;其中σ=D↓[2]/D↓[1],式中Z↓[0]为系统匹配阻抗,D↓[2]为外导体内径,D↓[1]为两个内导体之间的距离,d为内导体外径,ε为绝缘子材料介电常数;所说的绝缘子[6]由高分子材料制造,在绝缘子[6]上有一对或者两对沿圆周均布的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上述内孔[5]或内针[2]安装孔与绝缘子[3]上的内针[2]或内孔[5]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光卢明胜高超周国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