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频混装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632 阅读:5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高低频混装连接器。它由壳体部件、高频接触件和低频接触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件和置于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中心有一螺套,支撑板的外缘有一环形凹槽,轴向开有一键槽;高频接触件外壳的尾部有两个凸起,低频接触件尾部有两个凸起,壳体部件的中心设置螺钉。在接触件尾部采用凸起结构可与印制板直接焊接,取消了导线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支撑板与壳体部件分别制做,采用支撑板将接触件集成在一起,使接触件容易焊接、提高效率,同时,在支撑板上开一轴向键槽,在装配时用来识别方向,避免装错位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低频混装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上通讯设备上使用的高频或低频连接器,其结构多采用由外壳、绝缘体、封线体、接触件和定位爪组成。绝缘体置于外壳中,定位爪在绝缘体中固定接触件,封线体在壳体中固定导线。此结构在设备中使用导线太多,易造成布线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布线困难的高低频混装连接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壳体部件、高频接触件和低频接触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件和置于支撑板上,支撑板的中心有一螺套,支撑板的外缘有一环形凹槽,轴向开有一键槽;高频接触件外壳的尾部有两个凸起,低频接触件尾部有两个凸起,壳体部件的中心设置螺钉。本技术的优点是:在接触件尾部采用凸起结构可与印制板直接焊接,取消了导线的使用,本技术将支撑板与壳体部件分别制做,采用支撑板将接触件集成在一起,使接触件容易焊接、提高效率,同时,在支撑板上开一轴向键槽,在装配时用来识别方向,避免接触件装错位置,壳体部件上的螺钉与支撑板上的螺套的结构,是为了消除外力直接作用在印制版上,至使印制版变形,甚至折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壳体部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它由壳体部件1、高频接触件2和低频接触件3组成,壳体部件1中设置有绝缘体11、胶垫12、导电O型圈13,设置绝缘体11是为了消除壳体部件1相对接触件2和3径向移动,使连接器无法对插。设置12和13为了使连接器与机箱面板密封,-->起到防水和电磁干扰功能。接触件2和3置于支撑板4上形成一个组件,使接触件容易焊接、提高效率。支撑板4的中心有一螺套5与壳体部件1中的螺钉10配合,是为了消除外力直接作用在印制版上,至使印制版变形,甚至折断。支撑板4的外缘有一环形凹槽6,可以套上防护装置,避免在运输、装配过程中,造成接触件2和3磕碰,轴向开有一键槽7,使支撑板具有方向性,在与壳体部件1配合时可以防止错插,损坏接触件2和3;高频接触件2外壳的尾部有两个凸起8,低频接触件3尾部有两个凸起9,可与印制板焊接,并满足一定的功率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低频混装连接器,它由壳体部件[1]、高频接触件[2]和低频接触件[3]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件[2]和[3]置于支撑板[4]上,支撑板[4]的中心有一螺套[5],支撑板[4]的外缘有一环形凹槽[6],轴向开有一键槽[7];高频接触件[2]外壳的尾部有两个凸起[8],低频接触件[3]尾部有两个凸起[9],壳体部件[1]的中心设置螺钉[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频混装连接器,它由壳体部件[1]、高频接触件[2]和低频接触件[3]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件[2]和[3]置于支撑板[4]上,支撑板[4]的中心有一螺套[5],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军卢明胜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