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54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涉及混合动力全地形车技术领域,包括全地形车本体,所述全地形车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四个安装管,四个所述安装管的内部均安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末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连接有防撞板;安装板,其安装在所述全地形车本体的上表面。该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通过加强板上设置的加强板,在减震弹簧的配合下,防撞板撞击时,能够推动连接杆运动,从而使得活塞带动减震弹簧进行压缩,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避免容易发生损坏,且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性。且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性。且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具体为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交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小到孩子上学,大到上班,客流分析,车次班次安排,再大道城市规划,都是交通。道路是行车道,是交通的一部分,道路分析是对不同等级的道路信息分析,在对道路进行分析时是,使用混合动力全地形车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道路,从而更快速的对道路进行信息分析。
[0003]现有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不具备撞击减震结构,导致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前方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损坏,且容易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安全性较差,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不具备撞击减震结构,导致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前方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损坏,且容易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包括:
[0006]全地形车本体,所述全地形车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四个安装管,四个所述安装管的内部均安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末端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连接有防撞板;
[0007]安装板,其安装在所述全地形车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安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下方且靠近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连接有安装杆。
[0008]优选的,所述加强板与全地形车本体之间为螺栓连接,且连接杆通过活塞和减震弹簧与加强板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并且连接杆与防撞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全地形车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太阳能板与安装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与安装板之间为螺钉连接,且丝杆与驱动马达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丝杆贯穿于安装杆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杆还设有:
[0012]清洁刷,其安装在所述安装杆的下端,所述安装杆的左侧且靠近安装板的另一侧连接有滑槽,所述清洁刷与安装杆之间为螺钉连接,且安装杆通过滑槽与安装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清洁刷的下表面与太阳能板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0013]优选的,所述全地形车本体还设有:
[0014]安装箱,其安装在所述全地形车本体的上端,所述安装箱的上表面设置有粉尘传感器,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置有ECU,所述全地形车本体的内部安置有车载显示屏。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与全地形车本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粉尘传感器与ECU之间为电性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该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通过加强板上设置的加强板,在减震弹簧的配合下,防撞板撞击时,能够推动连接杆运动,从而使得活塞带动减震弹簧进行压缩,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避免容易发生损坏,且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性;
[0018]2.该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通过设置的驱动马达,带动丝杆转动,从而驱动安装杆运动,这样能够带动清洁刷进行运动,方便对太阳能板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洁,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方便使用;
[0019]3.该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通过安装板上设置的滑槽,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避免安装杆在移动时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加强板与防撞板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安装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安装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全地形车本体;2、加强板;3、安装管;4、减震弹簧;5、活塞;6、连接杆;7、防撞板;8、安装板;9、太阳能板;10、驱动马达;11、丝杆;12、安装槽;13、安装杆;14、滑槽;15、清洁刷;16、安装箱;17、粉尘传感器;18、ECU;19、车载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全地形车本体1,全地形车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加强板2,加强板2与全地形车本体1之间为螺栓连接,加强板2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四个安装管3,四个安装管3的内部均安置有减震弹簧4,减震弹簧4的末端连接有活塞5,活塞5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末端连接有防撞板7,且连接杆6通过活塞5和减震弹簧4与加强板2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并且连接杆6与防撞板7之间为焊接连接,通过加强板2上设置的加强板2,在减震弹簧4的配合下,防撞板7撞击时,能够推动连接杆6运动,从而使得活塞5带动减震弹簧4进行压缩,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避免容易发生损坏,且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性;安装板8,其安装在全地形车本体1的上表面,安装板8与全地形车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安装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9,且太阳能板9与安装板8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安装板8上设置的太阳能板9,能够吸收太阳的热量,转换成电力,经过逆变器将电力存储至全地形车本体1内部的
蓄电池内,从而起到节能的作用。
[0027]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如图1和图3

图4所示,包括:安装板8的前端安置有驱动马达10,驱动马达10与安装板8之间为螺钉连接,驱动马达10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1,且丝杆11与驱动马达10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丝杆11的下方且靠近安装板8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12,丝杆11的外表面连接有安装杆13,且丝杆11贯穿于安装杆13的内部;清洁刷15,其安装在安装杆13的下端,通过设置的驱动马达10,带动丝杆11转动,从而驱动安装杆13运动,这样能够带动清洁刷15进行运动,方便对太阳能板9表面的杂质进行清洁,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方便使用,安装杆13的左侧且靠近安装板8的另一侧连接有滑槽14,清洁刷15与安装杆13之间为螺钉连接,且安装杆13通过滑槽14与安装板8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清洁刷15的下表面与太阳能板9的上表面紧密贴合,通过安装板8上设置的滑槽14,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避免安装杆13在移动时发生偏移;安装箱16,其安装在全地形车本体1的上端,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全地形车本体(1),所述全地形车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加强板(2),所述加强板(2)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四个安装管(3),四个所述安装管(3)的内部均安置有减震弹簧(4),所述减震弹簧(4)的末端连接有活塞(5),所述活塞(5)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末端连接有防撞板(7);安装板(8),其安装在所述全地形车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9),所述安装板(8)的前端安置有驱动马达(10),所述驱动马达(10)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1),所述丝杆(11)的下方且靠近安装板(8)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12),所述丝杆(11)的外表面连接有安装杆(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与全地形车本体(1)之间为螺栓连接,且连接杆(6)通过活塞(5)和减震弹簧(4)与加强板(2)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并且连接杆(6)与防撞板(7)之间为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道路信息分析的节能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与全地形车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且太阳能板(9)与安装板(8)之间为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从王朋何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克瑞迪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