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及卡保持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848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卡连接器及卡保持构造,所述卡连接器包括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屏蔽壳体,至少一滑座,及退卡机构;其中,所述滑座用以导引插入连接器的卡朝预定方向行进,其至少具有一突起的第一弹性部用以保持住所插入的卡,藉此,退卡时卡不会被弹飞仍保持在滑座中,而且,虽然卡被保持定位,却不会造成插卡的阻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卡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在退 卡动作时仍可将卡保持定位在一可移动位置的滑座中以防止卡被弹 飞。
技术介绍
PC卡是一种提供电脑或其它通讯、电子设备加诸如内存、网络或无线通讯模块等扩充装置用的电子卡,目前几乎所有的笔记本电脑均配置有PC卡的支持用以扩充内存或网络等周边功能。个人电脑4诸存卡国际协会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于2003年7^布一种新的PC卡标准,称之 为Express Card,其具有交换式及点对点的传输技术,且拥有单独的 传输信道,不再采用旧有的共享总线架构,以改善接口设备的数据传 输时,因共享一总线而产生速度迟緩等现象。Express Card目前有宽 度为34mm的矩形、与宽度为54mm的L形两种规格,其中该L形与矩 形两种规才各的插入端完全相同,而随着Express Card的出现,用于此 标准的电子卡连接器也随的诞生。先前技术中,可以收容电子卡的卡连接器,虽然具有退卡机构及 退卡防飞设计,例如中国台湾7>告第M309254号、M314476号等新 型专利,所揭露者均局限于支持的电子卡本身必须具有凹槽设计,藉 以扣持并引导插、退卡动作;然而类似前述Express Card这种大型卡, 其外观并没有提供可扣持处,而且体积庞大,完全无法藉此先前技术 达到退卡防飞的功能;再者,先前技术所揭的退卡防飞机构,其扣持 住卡片的另端为固定端,将造成插卡推进时的阻力而必须增加操作力 道,若不慎者恐导致对连接器及所属机构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退卡机构的卡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在退卡动作时仍可将卡保持定位在一可移动位置 的滑座中以防止卡被弹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卡连接器及卡保持构造,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屏蔽壳体,覆盖于绝缘 本体上,所述屏蔽壳体与前述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具有卡插入口的卡 收容空间,并定义了一卡插入方向;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至少提 供一个卡插入定位的位置;及,至少一滑座,收容于前述屏蔽壳体中, 用以与所述退卡机构配合,导引卡朝预定的方向行进,所述滑座具有 一容卡部,容卡部中至少具有一突起的用以保持住所插入的卡的第一 弹性部。其中,所述滑座相邻于容卡部处朝卡收容空间方向延设有 一推抵部。所述容卡部由滑座面对卡收容空间的一侧壁部,及所述侧壁部的 顶部或底部朝卡收容空间方向延伸的第 一导板或第二导板所包含的 区域所构成。所述第 一弹性部为一弹片所包含,弹片与所述容卡部干涉而定位。所述第 一弹性部配置于第 一导板或第二导板,抵接所插入卡的顶 面或底面。所述弹片自容卡部朝卡收容空间方向延设至少一用以引导卡进 入容卡部定位的斜导部。所述滑座的侧壁部配置用以抵接所插入卡的侧面的第二弹性部。 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一主体部,及自该主体部两相对侧向下延伸的侧臂,侧臂朝卡收容空间方向延转折延伸一导引片,所述导引片与侧臂之间自然构成一导槽用以收容所述滑座。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一主体部,及自该主体部两相对侧向下延伸的侧臂,所述主体部在退卡机构所提供的卡插入定位的位置与绝缘本体 之间,具一朝卡收容空间方向折入的挡部。一种卡连接器及卡保持构造,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收容 于绝缘本体;屏蔽壳体,覆盖于绝缘本体上,所述屏蔽壳体与前述绝 缘本体共同形成一具有卡插入口的卡收容空间,并定义了 一卡插入方 向;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至少提供一个卡插入定位的位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具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在退卡机构所提供 的卡插入定位的位置与绝缘本体之间,具一朝卡收容空间方向折入的 挡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揭的卡连接器,除了退卡机构具有较佳的可靠度 外,特别可以支持Express Card这种大尺寸且为L形的电子卡,所述 连接器的退卡机构可以同时安装在连接器的两侧,遂行提供均匀的力 道使卡片易于定位及退卡而不致因单侧受力使卡片发生干扰偏移的 现象,重要的是,本技术透过一滑座用以保持住插入连接器的电 子卡,藉推动所述滑座朝插卡方向行进时不会增加额外的阻力,且可以提供卡插定位后的保持力道而防脱;更甚者,藉所述滑座在退卡时 仍可以保持住卡片,以避免卡片因退卡的力道过大而弹飞。此外,在插入的电子卡被导卩1至插接定位的位置与连接器的导电 端子之间,设有一 自屏蔽壳体主体部朝卡收容空间方向折入的挡部, 用以封阻卡片因操作者施力不当,以过大的推进力道向前而破坏连接 器及所属机构,使连接器的可靠度更能充分表现。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卡连接器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屏蔽壳体,包括卡收容空间与Express Card(a) 兼容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滑座,包括容卡部的外观图; 图4为本技术的滑座,即将与插入连接器的卡(Express Card)配合的状态图;图5为插入连接器的卡(Express Card),行经滑座的动作图; 图6为插入连接器的卡(Express Card),完全进入滑座而被定位的 状态图;图7 - IO为本技术的卡连接器完成插卡及退卡操作的连续动作图;图11为本技术的卡(Express Card)与导电端子接触的相对位 置图;图12为屏蔽壳体的挡部阻止卡(Express Card)继续被施力向前的 使用状态图。图号说明绝缘本体1接地片10收容槽11导电端子2导接部20接触部21屏蔽壳体3主体部30固定片300挡部301侧臂31引片311卡插入口32卡收容空间33固持部34导槽35滑座4定位槽40套孔41推抵部42心型导引路径43凹口431容卡部4a第一弹性部44弹片45侧壁部46第一导板460第二导板461第二弹性部47斜导部451导杆本体部50第一端部51第二端部52弹簧6滑杆7固持部70弹臂71转折部72导引部710卡(Express Card)卡插入端al卡插入方向A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 2所示,本技术的卡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l,其两侧组设有接地片10;导电端子2,收容于绝缘本体l,具有导接部20及接触部21,其中 该接触部21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1中,用以与电子卡电性接触, 导接部20则从绝缘本体1的另端延伸而出,用以与外部电路板的预定 电路连接;屏蔽壳体3,配合所插入的电子卡呈预定形状,例如图标为兼容 卡(Express Card)的"L"形;其覆盖于绝缘本体l上,与前述接地 片10接触,包括一主体部30,及自该主体部30两相对侧向下延伸的侧 臂31 ,侧臂31的预定位置设有一用来与电路板(图未显示)固接的固定 片300;屏蔽壳体3与前述绝缘本体1共同形成一具有卡插入口32的卡 收容空间33,并定义了一^^插入方向A;在所述卡插入口32相对端的 屏蔽壳体3上具有一固持部34,邻近于绝缘本体1的两侧臂31朝卡收容 空间33方向延转折延伸一导引片311,所述导引片311与侧臂31之间自 然构成一导槽35。此外,在主体部30邻近于绝缘本体1处具有一朝卡 收容空间33方向折入的挡部301,用以阻挡卡继续前进(容后详述)。 退卡机构,所述机构至少提供一个卡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及卡保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    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    屏蔽壳体,覆盖于绝缘本体上,所述屏蔽壳体与前述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具有卡插入口的卡收容空间,并定义了一卡插入方向;    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至少提供一个卡插入定位的位置;及,    至少一滑座,收容于前述屏蔽壳体中,用以与所述退卡机构配合,导引卡朝预定的方向行进,所述滑座具有一容卡部,容卡部中至少具有一突起的用以保持住所插入的卡的第一弹性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铭宗
申请(专利权)人:璞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