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撑结构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787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电连接器,用于两块印刷电路板间提供电性及机械连接,包括设有空腔及若干孔道的绝缘壳体、收容于空腔内的端子模块及若干从绝缘壳体下侧组入孔道内的导电端子。在端子模块上形成至少一个可收容于绝缘壳体内所设的狭长收容槽内的枢轴突出部,端子模块可绕枢轴突出部向收容在绝缘壳体内的导电端子旋转靠拢或远离,从而使两块印刷电路板电性导通或断开。金属材质的支撑结构设有中央开口,用于容纳枢轴突出部,在金属支撑结构上设有一对与收容槽紧密接触的固持臂,其可将枢轴突出部可靠地定位于预设位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用于支撑设于绝缘壳体内的可转动端子模块的支撑结构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计算机的发展使得用于传输高速信号或逻辑信号的电连接器如背板连接器(Backplane Connector)、串行ATA连接器(Serial ATA Connector)等的应用变得很普及,因此,连接器产业界正在开发这些电连接器以满足需求。背板连接器可提供两块互相垂直的印刷电路板电性及机械连接或分离,两块印刷电路板中的一块印刷电路板作为第一插卡以所谓背板方式垂直插入并固定于作为母板的第二块印刷电路板上。相关现有技术请参阅美国专利第6,206,713 B1号。该现有技术揭示的背板连接器具有绝缘壳体,且在绝缘壳体中收容有一对半连接部,这一对半连接部可绕收容在绝缘壳体内的凹槽的枢轴突出部做相互靠拢或相互离开的转动。在安装位置,前述的两个半连接部相互转离,此时可以插入第一插卡;在连接位置,该对半连接部相互靠拢转动而使设于其上的导电端子与插入的第一插卡相接触,从而电性导通所述的第一插卡与安装有连接器的印刷电路板。其中,如何将前述枢轴突出部可靠地支撑在预定位置上,从而稳定地转动连接部是很重要的,否则枢轴突出部在转动过程中会出现滑动或偏离,从而影响印刷电路板与插卡间的电性连接和机械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电连接器,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连接器绝缘壳体内的端子模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包括设有空腔及与空腔相连的若干孔道的绝缘壳体,其中空腔及孔道都延伸至绝缘壳体底表面,可旋转的端子模块收容于空腔内,若干导电端子从绝缘壳体底部组入上述孔道内。端子模块上至少设有一个用于固持在绝缘壳体的空腔内壁所设的狭长收容槽内的枢轴突出部,且端子模块可绕枢轴突出部向组装在绝缘壳体内的孔道的导电端子旋转靠拢或远离。支撑结构为“U”形金属片,其设有一对支撑臂,在该对支撑臂之间设有开口,可用来与枢轴突出部配合。每个支撑臂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反向延伸的支撑凸出片,以紧密地靠在收容槽的两个相对侧面上,从而可在枢轴突出部转动期间可靠地将其支撑及定位在预定位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特征的具有支撑结构的电连接器通过一“U”形支撑结构将枢轴突出部可靠的支撑在预定位置,从而稳定地转动枢轴突出部,进而避免枢轴突出部在转动过程中滑动或偏离,影响印刷电路板间的电性连接和机械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的圆圈内的结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局部剖视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与两块电路板相配合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一般被称为背板连接器。电连接器1为两块互相垂直的印刷电路板提供电性及机械连接,两块印刷电路板一块作为插板2,另一块作为背板3,其中插板2垂直于背板3(请参阅图5)。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0、可转动的端子模块20、若干收容于绝缘壳体10中的导电端子30以及一对支撑结构40。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5所示,绝缘壳体10设有空腔12,空腔12向下延伸并于下表面19开口以收容端子模块20。在绝缘壳体12的上表面17上设有开口15,并与空腔12相连以供插入插板2。若干纵向狭缝14设于绝缘壳体12一侧壁11的内表面112上,在与侧壁11相对的另一侧壁13上形成与空腔12相贯通的若干孔道16,用以组装导电端子30。底表面19在空腔12的相对末端设有一对狭长收容槽18,每个收容槽18靠外一侧的内壁183设有凹槽部182,而靠内一侧的内壁185上设有与空腔12相连的开口184。仍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5所示,端子模块20可绕枢轴突出部28于安装或松弛位置及连接位置之间转动,在安装或松弛位置,端子模块20转离绝缘壳体10中的导电端子30,此时插板2可从开口15插入端子模块20与导电端子30之间。在连接位置,端子模块20向导电端子30旋转靠拢,此时端子模块20和导电端子30分别与插板2接触,从而导通在插板2和背板3之间的电子信号。端子模块20包括绝缘本体22及两排上下分布、收容在绝缘本体22中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导电端子24。每个端子包括收容在设于绝缘本体22内相应槽道23中的收容部242,以及从收容部242相对的两端伸出绝缘本体22外的第一、第二接触部244、246,该两接触部分别与位于插板2侧面26上的信号线路(未图示)及背板3的上表面301导电接触。金属接地板25覆盖于绝缘本体22上,并形成两排上下排列的接触凸出片252,用来与插板2上的接地线路(未图示)导电接触。此外,若干接地端子50收容于绝缘壳体10上相应狭缝14中,且在每个端子上形成有可抵靠于接地板25上的接地接触部52以压入配合方式插入背板3的收容孔302内的尾部54,由此在插板2和背板3之间建立接地电路。在绝缘本体22上形成一对枢轴突出部28(图中只示出其中一个),端子模块20可绕此枢轴突出部转动而转向或转离插板2。所述的枢轴突出部28从绝缘体22相对两端的下部伸出,并收容在绝缘壳体10上狭长收容槽18的相应凹槽部182中。端子30并排排列,用以传输插板2和背板3之间的低速信号。每个端子30设有可收容于孔道16中的收容部322,一个弯曲的接触部324从收容部322上部末端延伸进入空腔12,以与插板2的下侧面上的信号线路(未图示)导电接触。压入配合的尾部326从收容部322下端伸出,并插入背板3上相应第二个孔304中。请参阅图2所示,一对支撑结构40由具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两者具有对称结构,因此下面仅描述其中一个。支撑结构40为“U”形金属片,其包括设有中间开口43的一对支撑臂42,用来紧密收容端子模块20上相应的枢轴突出部28,从图3可看得清楚。一对支撑凸出部44从支撑臂42上部向外延伸,一对支撑凸出片46从支撑臂42下部与支撑凸出部44反向向内延伸;支撑凸出部44和支撑凸出片46之间的横向距离比收容槽18相对的两侧内壁183、185间的距离略大。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组装时,端子模块20及导电端子30从绝缘壳体10下侧分别插入对应的空腔12和孔道16中;同时,端子模块20上的枢轴突出部28紧密结合插入对应收容槽18的凹槽部182,然后接地端子50从绝缘壳体10下侧插入对应狭缝14中。每个支撑结构40借助弹力从绝缘壳体10下侧紧密结合插入对应的收容槽18中,支撑结构40上的开口43与端子模块20上的枢轴突出部28相配合;支撑结构40上的支撑凸出部44和支撑凸出片46分别紧靠在收容槽18的内壁183、185上。根据这种设计,支撑结构40可将端子模块20上的枢轴突出部28可靠地支撑在预定位置上,而不致在转动期间偏离或移动,由此确保插板2与背板3之间可靠的机械连接和电性连接。容易理解,若在绝缘壳体的收容槽18内壁的顶部形成一个倒置的U形侧壁,则可限制枢轴突出部28在绝缘壳体10中向上方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电连接器,用于两块印刷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其包括绝缘壳体、端子模块与若干导电端子,其中绝缘壳体具有空腔、若干与空腔相连的孔道,以及一对位于空腔相对两端的收容槽;端子模块及导电端子分别收容于绝缘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电连接器,用于两块印刷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其包括:绝缘壳体、端子模块与若干导电端子,其中绝缘壳体具有空腔、若干与空腔相连的孔道,以及一对位于空腔相对两端的收容槽;端子模块及导电端子分别收容于绝缘壳体的空腔及相应孔道内,其中端子模块包含有绝缘本体及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接触部,所述导电接触部及上述每一导电端子均具有两个方向相反的接触部分,用于分别与第一块和第二块印刷电路板导电接触,端子模块还包括一对用与绝缘壳体的收容槽相配合的枢轴突出部,端子模块可绕枢轴突出部转向或转离所述插在绝缘壳体内之导电接触部;其特征是:该电连接器还包括有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可组装固定在所述收容槽内,其设有用于与枢轴突出部对应配合的开口可支撑端子模块以防止其滑落或偏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蒂姆西B比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