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及其中的断网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7819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及其中的断网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缠网装置中的断网方式断网成功率低,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该机构通过以液压缸驱动移动刀架带动移动切刀,并与固定刀架上的固定切刀配合在液压缸推出过程中切断网绳,并在过程中通过上光杠设置销柱,使上夹紧块松开,实现切断后松开切刀上面的网绳,同时切刀下面的网绳保持网绳夹紧状态,为下一次缠网做准备。自动缠网装置由大齿盘、齿盘托辊、网轴、托网轴、小齿轮、液压马达和自动断网机构等组成;大齿盘安装在打捆机出包口上,液压马达驱动小齿轮带动齿盘架上的大齿盘旋转,网轴和托网轴则在大齿盘的带下旋转,进行缠网。进行缠网。进行缠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及其中的断网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断网机构安装在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中,用于完成缠网后的拉网、夹网和断网。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打捆机是用于秸秆回收的一种机械,可将秸秆从地面捡拾后,经过粉碎、揉搓、除土等工序后,通过风机输送到集料仓后再落入到压缩仓中,通过液压装置将秸秆压缩成捆。在秸秆打捆机出包口位置专门安装一个操作室,由工人站在操作室中手工将编织袋套在成捆的秸秆外面,完成打包过程。中国专利ZL 202010321138.7公开了一种自动缠网装置,能够实现秸秆捆的自动缠网,代替了人工套袋。
[0003]但是该装置需要使用两套拉网、夹网和断网机构,分别设置在缠网装置的两侧,分别对对缠的两个网绳进行断网操作,在拉网和断网的过程中分别需要一套液压推杆驱动,成本高,动作复杂。
[0004]另外,在收集到的用户反馈和试验过程中发现,由于该装置拉网时只有在断网刀片的一侧是夹紧状态,另一侧不夹紧缺少摩擦力,加上网绳本身是带有一定弹性的,在断网刀片伸出时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中的断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液压缸(1)、刀架(2)、拉网板(3)、上光杠(4)、下光杠(5)、上夹紧块(6)、下夹紧块(7)、上夹紧片(13)、下夹紧片(14)、固定销柱(15)、固定切刀(8)和移动切刀(9);液压缸(1)的缸体与刀架(2)固定连接在一起,刀架(2)端部为安装板(10),液压缸(1)的推杆通过连接板(11)分别与上下两根光杠(4、5)的一端连接固定在一起,上光杠(4)和下光杠(5)分别从安装板(10)上下两侧穿出,上下两根光杠(4、5)的另一端与拉网板(3)固定在一起;上夹紧块(6)和下夹紧块(7)分别通过限位螺栓连接在安装板(10)上,上夹紧块(6)和下夹紧块(7)和安装板(10)之间装有弹簧,安装板(10)中部安装固定切刀(8),上夹紧块(6)与安装板(10)之间设有限位柱(12),限位柱(12)固定在安装板(10)上;上夹紧块(6)与限位柱(12)对应位置开有让限位柱(12)通过的通孔;拉网板(3)与上夹紧块(6)对应位置设有上夹紧片(13),上夹紧片(13)与拉网板(3)之间通过螺栓(16)限位连接并留有空隙,上夹紧片(13)与拉网板(3)之间的空隙中安装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在上夹紧片(13)与拉网板(3)上;拉网板(3)与下夹紧块(7)对应位置设有下夹紧片(14),下夹紧片(14)固定在拉网板(3)上;上光杠(4)上还设有一个固定的销柱(15)位于上夹紧片(13)的位置,并且在上夹紧片(13)上开有销柱通过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中的断网机构,其特征在于,上夹紧块(6)、下夹紧块(7)和下夹紧片(14)的端部采用橡胶材质,但上夹紧块(6)的上面与销柱(15)对应的部位为金属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中的断网机构,其特征在于,限位柱(12)为两根,按照对角线原则分别设置在上夹紧块(6)两角对应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中的断网机构,其特征在于,拉网板(3)与上夹紧片(13)之间的螺栓(16)设置在上光杠(4)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中的断网机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切刀(8)的刀型为梯形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打捆机上的自动缠网装置中的断网机构,其特征在于,移动切刀(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井成韩洋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