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琼媛专利>正文

一种具延伸式导电片的开关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99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延伸式导电片的开关插座,在开关座内设置开关元件形成一单元式开关,并在开关座内设置几个导电片,开关中的火线输出端与地线输出端均直接延伸有导电片,并在导电片上形成插座插孔内的触点,使开关与插座二者成为一体式结构,既简化了组装程序速度,又免除了开关与插座间的焊点,成为一实用的电器构件;又各单元所设的扩充用接头,可迅速串接彼此成一多座型态,使产品具有多变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座,尤指一种具延伸式导电片的开关插座单元。目前许多具延长线插座或一对多转换插座等电器产品上均会设置多组插孔模组,每一组插孔模组均由一独立的切换开关控制其电源的断通,以延长线插座为例,其主要是有一种如附图说明图13所示的相关设计,这种延长线插座A上主要设有多组插孔模组A1,并在每一插孔模组A1的侧缘处分别对应设一组切换式开关A2(该切换式开关A2现有多种型式,如在开关内附电源指示灯或开关本身即兼具负载保护功能,可在过载时自动断电),可控制该组插孔模组A1的电源导通与否,图14所示中各组切换式开关A2的第一火线接点A21是由一长条铜线A6彼此串接而共同接设在负载保护器A3的一端子A31处(因此例中各按压式开关本身未具有负载保护功能),负载保护器A2的另一端子A32则与外来电源的火线相接,至于各切换式开关A2的第二火线接点A22则分别借独立铜线A5桥接在插孔模组A1的火线接点A11,又第二枚以后的各按压式开关A2的地线接点A23则分别借独立铜线A41而桥接在插孔模组A1的地线接点A12,第一枚切换式开关A2的地线接点A23是由一长铜线A4串接上述各插孔模组A1的地线接点A12的,此一长铜线A4是用于接设外来电源的地线。但,详观这种延长线插座A的结构,其插座A上的插孔模组A1是由各对应的开关A2的切换来控制其导通与否,为求各组开关A2与插孔模组A1之间的各接点确实固接,上述各插孔模组A1内的导电接脚A11、A12与开关A2的第二火线接点A22及地线接点A23处都需要采取焊固手续。然而,就此种开关与插座结构的设计而言,实不难以发现其尚存许多不足之处,其主要原因如下1、这种接点的焊接都是由人工方式焊连的,其焊接接点易因焊接人员的技术熟练度的不同而使接点的焊料有过多或不及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感,且该焊料一旦过多,易使焊料有溢流的现象,使得相邻近的电器元件造成动作错误,导致产品的不良率大幅提升;而一旦接点的焊料过少,则易使接点处存有接触不良的情况。2、这种结构的组装较繁杂,单是组装一组的插孔模组与开关时,即需要至少二道以上的组装手续,再加上后续的接线与焊接布线程序,整个组装工序十分麻烦费时,常令组装人员误装插孔模组与开关,增加了不良品。3、这种结构的单价较高,主要是因此种插孔模组与开关均需独立制造后再一同组设至延长线插座上,再由人工方式进行焊接,其制造成本较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延伸式导电片的开关插座,利用开关所延伸的导电片直接形成插座孔的触点,使开关与插座得以合为一体,简化组装程序速度,免除开关与插座间的焊点,提供一实用的电器构件。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延伸式导电片的开关插座,各单元均具备扩充用的接头,可以迅速串接彼此形成一多座型态,使产品具多变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延伸式导电片的开关插座,其包括一开关座,该开关座中设有供电源火线通路的导电片及供电源地线通路的导电片,并由开关元件控制电源火线通路的断通,其中,该开关座上供电源火线输出的导电片是直接延伸而成,其延伸部位上形成至少一组以上的火线触点,而开关座上供电源地线接点的导电片也为直接延伸而成,并在其延伸部位上形成至少一组以上的地线触点,每组对应的火线触点与地线触点为插座插孔的触点。另外,可同时在开关座中供电源火线输入通路的火线导电片及供电源地线通路的地线导电片的片体的两端均分别设有串接接受端及串接输出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在开关中的火线输出端与地线输出端更直接地延伸有导电片,并在导电片上直接形成插座插孔内的触点,使得开关与插座二者成为一体式的结构,即简化了组装程序速度,又可免除开关与插座间的焊点,成为一实用的电器构件;另外各单元均具备扩充用的接头,可以迅速串接彼此形成一多座型态,使产品具有多变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图13是习用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习用插座的结构仰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包含开关座1、开关元件2及导电片3、4、5等构件,其中开关座1是由座槽11与底盖12相互盖合而成(也可直接成型一单边开放的座体),且在座槽11内置有开关元件2,该开关元件2可为切换式或按压式的开关来具体实施,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切换式开关为例,这种开关元件2内设有电源指示灯,并在其底部设一套设弹簧211及可导电的中心柱21(该中心柱21的另一端连接开关元件2内附带的电源指示灯),可供切换后述开关座1内的拨片22。开关座1中还设有第一导电片3、第二导电片4及第三导电片5,其中,第三导电片5属于一地线导电片,并在其侧缘成型第三触片51可供嵌设一弹簧23(该弹簧2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元件2内附带的电源指示灯,构成开关元件2内附带电源指示灯的地线回路,若开关元件2内不设电源指示灯,则本案的第三触片51及弹簧23即可不必设置);第一导电片3属于一火线导电片,为接外来电源的火线形成一火线输入通路,该第一导电片3横向延伸一预设有接点的第一触片31,该第一触片31可伸置在座槽11内;第二导电片4为另一火线导电片,为火线输出通路,并对应穿伸在座槽11中,且在座槽11中形成第二触片41,该第二触片4的顶缘一侧设有缺口411,可供嵌置开关元件2的拨片22,拔片22受开关元件2的中心柱21进行切换以接触或脱离第一触片31,用来控制第一导电片3(火线输入端)与第二导电片4(即火线输出端)之间的导通或切断。又,该第二导电片4与第三导电片5分别向外侧延伸可与插头的插脚相接触的第二夹片42与第三夹片52,该第二夹片42为插座中的火线触点,第三夹片52则为插座中的地线触点,该第二与第三夹片42、52对应插头的插脚厚度弯折成型为一U型的断面形状,可供夹固插头插脚;当然,除了可成型为U型的断面外,该第二与第三夹片42、52还可成形为单片式的触片形状或其他形状,只要其与插头插脚稳固接触即可。由上述构件组合后,如图2所示可形成一具开关元件2的“单元式开关插座”结构,该开关元件2中的一火线导电片与地线导电片(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导电片4与第三导电片5)分别直接延伸出成组的导电夹片(即上例中的第二夹片42与第三夹片52),每组导电夹片可形成一组插座中的火线触点与地线触点;请参阅图3及图4,第一、第二、第三导电片3、4、5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三触片31、41、51分别伸置在开关座1的座槽11内,形成开关座1中的三个接点(三个接点分别供电源火线输入、电源火线输出及电源地线接点用),而开关元件2则借其底部的中心柱21切换拨片22,控制拨片22与第一触片31间的接触或脱离,进而控制开关座1中电源火线的导通或切断。由上述结构可知,使开关与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延伸式导电片的开关插座,其包括一开关座,该开关座中设有供电源火线通路的导电片及供电源地线通路的导电片,并由开关元件控制电源火线通路的断通,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座上供电源火线输出的导电片是直接延伸而成,其延伸部位上形成至少一组以上的火线触点,而开关座上供电源地线接点的导电片也为直接延伸而成,并在其延伸部位上形成至少一组以上的地线触点,每组对应的火线触点与地线触点为插座插孔的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琼媛
申请(专利权)人:黄琼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