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686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包括外支撑架、内罩、加压组件和加热循环组件,所述内罩设于外支撑架的内部,所述加压组件的下端和加热循环组件均设于内罩的内部,且所述加热循环组件套设于加压组件的外侧;所述加压组件包括下压杆、油缸、上压杆和轴瓦,所述下压杆设于内罩的内底部,所述下压杆的上端设有下压盘,所述油缸设于外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下压杆设于油缸的伸缩端,所述下压杆的下端贯通内罩的上端且设于内罩的内部,所述下压杆的下端连接设有上压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回火炉风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工件回火稳定性高,回火效率提高,维修方便且降低维修难度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修难度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修难度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回火炉风道
,具体是指一种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回火炉的使用非常普遍,但是回火炉的使用中非常普遍存在的一种弊病就是回火炉的进风口的设置比较单一,风道直冲炉体,这样导致风道出来的风较为集中,对回火炉的周边部位风几乎不能吹到,导致回火炉的温度控制不易,不利于回火炉的使用。
[0003]现有的回火炉风道在使用时,由于风力大,导致工件的稳定性不能保证,风力不能均匀,导致回火效率降低,且维修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工件回火稳定性高,回火效率提高,维修方便且降低维修难度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包括外支撑架、内罩、加压组件和加热循环组件,所述内罩设于外支撑架的内部,所述加压组件的下端和加热循环组件均设于内罩的内部,且所述加热循环组件套设于加压组件的外侧;所述加压组件包括下压杆、油缸、上压杆和轴瓦,所述下压杆设于内罩的内底部,所述下压杆的上端设有下压盘,所述油缸设于外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下压杆设于油缸的伸缩端,所述下压杆的下端贯通内罩的上端且设于内罩的内部,所述下压杆的下端连接设有上压盘,所述轴瓦套设于上压盘与上压杆的连接处;所述加热循环组件包括循环风机和导风板,所述内罩呈一侧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循环风机设于内罩远离开口的一侧,所述导风板设于内罩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导风板包括后导风板,所述后导风板设于内罩靠近循环风机的一侧,所述后导风板靠近循环风机的一侧设有四角导风板,所述后导风板的内部设有多孔板,所述后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设有侧导风板,所述侧导风板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合页导风板。
[0007]优选的,所述后导风板的两相对内壁上均连接设有多孔板固定板,所述多孔板设于两多孔板固定板之间,且所述多孔板固定板与多孔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和垫圈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四角导风板与后导风板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固定钢板和第二固定钢板,且合页导风板与侧导风板之间连接设有第三固定钢板,所述后导风板与侧导风板的连接处设有封板。
[0009]优选的,所述合页导风板与内罩之间连接设有第一拉杆,所述侧导风板与内罩之间设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起到固定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导风板的上端与内罩的内顶部之间连接设有吊杆,所述导风板的下端与内罩的内底部之间连接设有固定圆钢,所述吊杆用于连接导风板的上端与内罩的内顶部,所述固定圆钢用于连接导风板的下端与内罩的内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内罩的内壁与导风板之间连接设有加热件。
[0012]优选的,所述上压杆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设于内罩的上端。
[0013]优选的,所述轴瓦与上压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4]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所述加压组件呈竖直布置,使得工件上下受压,相比于横向布置可有效地减少回火炉的占地面积;合页导风板的使用,可根据温场测温数据,调节风的方向,使炉内温度更加均匀;导风板的使用,用于区分加热区、产品加工区的温度阻断,更充分的加热空气,防止产品受到不均匀加热;封板的使用,用于隔绝加热区、产品加工区,以及预留膨胀位,防止加热膨胀变形;后导风板的使用,用于区分加热区、产品加工区的温度阻断,更充分的加热空气,防止产品受到不均匀加热;多孔板的使用,用于风机吸风时平衡气体;四角导风板的使用,用于降低拐角的风阻。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方案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方案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的右视图;
[0017]图3为本方案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方案的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A

A部分的剖视图;
[0020]图6为图4中B

B部分的剖视图;
[0021]图7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8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其中,1、外支撑架,2、内罩,3、加压组件,4、加热循环组件,5、下压杆,6、油缸,7、上压杆,8、轴瓦,9、下压盘,10、上压盘,11、循环风机,12、导风板,13、后导风板,14、四角导风板,15、多孔板,16、侧导风板,17、合页导风板,18、多孔板固定板,19、第一固定钢板,20、第二固定钢板,21、第三固定钢板,22、封板,23、第一拉杆,24、第二拉杆,25、加热件,26、密封套,27、吊杆,28、固定圆钢。
[00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8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包括外支撑架1、内罩2、加压组件3和加热循环组件4,所述内罩2设于外支撑架1的内部,所述加压组件3的下端和加热循环组件4均设于内罩2的内部,且所述加热循环组件4套设于加压组件3的外侧;所述加压组件3包括下压杆5、油缸6、上压杆7和轴瓦8,所述下压杆5设于内罩2的内底部,所述下压杆5的上端设有下压盘9,所述油缸6设于外支撑架1的上端,所述下压杆5设于油缸6的伸缩端,所述下压杆5的下端贯通内罩2的上端且设于内罩2的内部,所述下压杆5的下端连接设有上
压盘10,所述轴瓦8套设于上压盘10与上压杆7的连接处;所述加热循环组件4包括循环风机11和导风板12,所述内罩2呈一侧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循环风机11设于内罩2远离开口的一侧,所述导风板12设于内罩2的内部。
[0027]其中,所述导风板12包括后导风板13,所述后导风板13设于内罩2靠近循环风机11的一侧,所述后导风13靠近循环风机11的一侧设有四角导风板14,所述后导风板13的内部设有多孔板15,所述后导风板13的两端分别连接设有侧导风板16,所述侧导风板16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合页导风板17。
[0028]所述后导风板13的两相对内壁上均连接设有多孔板固定板18,所述多孔板15设于两多孔板固定板18之间,且所述多孔板固定板18与多孔板15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和垫圈连接。
[0029]所述四角导风板14与后导风板13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固定钢板19和第二固定钢板20,且合页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撑架、内罩、加压组件和加热循环组件,所述内罩设于外支撑架的内部,所述加压组件的下端和加热循环组件均设于内罩的内部,且所述加热循环组件套设于加压组件的外侧;所述加压组件包括下压杆、油缸、上压杆和轴瓦,所述下压杆设于内罩的内底部,所述下压杆的上端设有下压盘,所述油缸设于外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下压杆设于油缸的伸缩端,所述下压杆的下端贯通内罩的上端且设于内罩的内部,所述下压杆的下端连接设有上压盘,所述轴瓦套设于上压盘与上压杆的连接处;所述加热循环组件包括循环风机和导风板,所述内罩呈一侧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循环风机设于内罩远离开口的一侧,所述导风板设于内罩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后导风板,所述后导风板设于内罩靠近循环风机的一侧,所述后导风板靠近循环风机的一侧设有四角导风板,所述后导风板的内部设有多孔板,所述后导风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设有侧导风板,所述侧导风板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合页导风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保养维修的回火炉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风板的两相对内壁上均连接设有多孔板固定板,所述多孔板设于两多孔板固定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涛朱德智张现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黑旋风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