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674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套筒下料分块,预留加工量;S2法兰部分为左右两半下料,预先加工与套管配合的方口,左法兰、右法兰的外圆以及上下表面预留加工余量;S3将左侧套筒与左法兰焊接,右侧套筒与右法兰焊接;S4上述S3中焊接完成后采用热处理去除焊接残余应力;S5进行机加工工序。该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制作方法设备要求高、成本高、尺寸精度难以得到保证、工艺复杂的问题,从而达到利用小型机械设备,氩弧焊焊接,方便经济的实现高精度的水套加工,零件工艺工序少,减少积累误差,可以有效的实现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的控制,组织效率高,既保证产品质量,又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又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又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连铸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铸结晶器的弧形水套总长度为1m左右,水套弧度一般为6m到18m。弧度要求尺寸精度高,且加工部位在内部,普通的设备难于加工制造。
[0003]一些工厂采用大型数控设备加工套管内表面,价格昂贵。也有工厂采用弯管一次成型的方法,尺寸精度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套筒下料分块:套筒分左右上下共四块钢板下料,将四块钢板折弯成四个C形套筒,分别为左套筒上、右套筒上、左套筒下、右套筒下,预留加工量,在内侧三面均预留加工量;S2法兰部分为左右两半下料,预先加工与套管配合的方口,左法兰、右法兰的外圆以及上下表面预留加工余量;S3将左侧套筒与左法兰焊接,所述左侧套筒包括左套筒上、左套筒下,右侧套筒与右法兰焊接,所述右侧套筒包括右套筒上、右套筒下;S4上述S3中焊接完成后采用热处理去除焊接残余应力;S5进行机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S51加工左半边水套,所述左半边水套包括左套筒上、左套筒下、左法兰,用数控机床加工内弧面、外弧面以及侧面,以内弧面、外弧面为基准加工定位凸槽,凸槽厚度为4mm,宽度为4mm,以弧面为基准,在左法兰上加工两个定位销孔;S52加工右半边水套,所述右半边水套包括右套筒上、右套筒下、右法兰,用数控铣床加工内弧面、外弧面以及侧面,以内弧面、外弧面为基准加工定位凹槽,凹槽深度为4.5mm,宽度为4mm,以弧面为基准在右法兰上加工两个定位销孔;S53在销孔位置均插入销钉定位,然后将左半边水套和右半边水套焊接合并为水套;S54加工左法兰、右法兰的外圆、上下表面,及加工水套的顶部及底部表面,加工完成后得到弧形水套。
[0006]进一步的,所述S1中预留加工量为5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加工量过大,套筒长度在分成上下两段无法满足时,可将套筒拆分成上中下三段。
[0008]进一步的,所述S4中热处理替换为振动法。
[0009]进一步的,所述S53中焊接时采用断续焊接,焊接后不进行热处理。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制作方法设备要求高、成本高、尺寸精度难以得到保证、工艺复杂的问题,从而达到利用小型机械设备,氩弧焊焊接,方便经济的实现高精度的水套加工,零件工艺工序少,减少积累误差,可以有效的实现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的控制,组织效率高,既保证产品质量,又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的水套与铜管装配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的水套与铜管装配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的水套分解图一;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的水套分解图二;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的左半边水套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的右半边水套示意图;图中:1、左套筒上,2、右套筒上,3、左套筒下,4、右套筒下,5、左法兰,6、右法兰,7、销钉,8、内弧面,9、外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

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套筒下料分块:套筒分左右上下共四块钢板下料,将四块钢板折弯成四个C形套筒,分别为左套筒上1、右套筒上2、左套筒下3、右套筒下4,预留加工量,在内侧三面均预留加工量;S2法兰部分为左右两半下料,预先加工与套管配合的方口,左法兰5、右法兰6的外圆以及上下表面预留加工余量;S3将左侧套筒与左法兰5焊接,所述左侧套筒包括左套筒上1、左套筒下3,右侧套筒与右法兰6焊接,所述右侧套筒包括右套筒上2、右套筒下4;S4上述S3中焊接完成后采用热处理去除焊接残余应力;S5进行机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S51按照图5加工左半边水套,所述左半边水套包括左套筒上1、左套筒下3、左法兰5,用数控机床加工内弧面8、外弧面9以及侧面,以内弧面8、外弧面9为基准加工定位凸槽,凸槽厚度为4mm,宽度为4mm,以弧面为基准,在左法兰5上加工两个定位销孔;
S52按照图6加工右半边水套,所述右半边水套包括右套筒上2、右套筒下4、右法兰6,用数控铣床加工内弧面8、外弧面9以及侧面,以内弧面8、外弧面9为基准加工定位凹槽,凹槽深度为4.5mm,宽度为4mm,以弧面为基准在右法兰6上加工两个定位销孔;S53在销孔位置均插入销钉7定位,然后将左半边水套和右半边水套焊接合并为水套;S54加工左法兰5、右法兰6的外圆、上下表面,及加工水套的顶部及底部表面,加工完成后得到弧形水套。
[0015]以上所述S1中预留加工量为5mm。
[0016]以上所述S1中的加工量过大,套筒长度在分成上下两段无法满足时,可将套筒拆分成上中下三段。
[0017]以上所述S4中热处理替换为振动法。
[0018]以上所述S53中焊接时采用断续焊接,焊接后不进行热处理,减小变形。
[0019]为了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0]在具体使用时,利用小型机械设备,通过分半加工水套,氩弧焊焊接,焊接合并时采用销孔和凹凸槽定位,水套的内外弧面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水套尺寸合格,成品率很高,高压的水流从铜管与水套的间隙通过,保证水缝间隙均匀一致。
[0021]综上所述,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制作方法设备要求高、成本高、尺寸精度难以得到保证、工艺复杂的问题,从而达到利用小型机械设备,氩弧焊焊接,方便经济的实现高精度的水套加工,零件工艺工序少,减少积累误差,可以有效的实现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的控制,组织效率高,既保证产品质量,又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水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套筒下料分块:套筒分左右上下共四块钢板下料,将四块钢板折弯成四个C形套筒,分别为左套筒上(1)、右套筒上(2)、左套筒下(3)、右套筒下(4),预留加工量,在内侧三面均预留加工量;S2法兰部分为左右两半下料,预先加工与套管配合的方口,左法兰(5)、右法兰(6)的外圆以及上下表面预留加工余量;S3将左侧套筒与左法兰(5)焊接,所述左侧套筒包括左套筒上(1)、左套筒下(3),右侧套筒与右法兰(6)焊接,所述右侧套筒包括右套筒上(2)、右套筒下(4);S4上述S3中焊接完成后采用热处理去除焊接残余应力;S5进行机加工工序,包括以下步骤:S51加工左半边水套,所述左半边水套包括左套筒上(1)、左套筒下(3)、左法兰(5),用数控机床加工内弧面(8)、外弧面(9)以及侧面,以内弧面(8)、外弧面(9)为基准加工定位凸槽,定位凸槽厚度为4mm,宽度为4mm,以弧面为基准,在左法兰(5)上加工两个定位销孔;S52加工右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曦孙建宝潘丽玮史小艺江兵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瑞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张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