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519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该连接器包含有导电构件及本体,其中该导电构件形成有插接端、卡挚端、固定端及嵌置区段,其中该嵌置区段是呈一L型,且定位于主体内,而该固定端则固定于电路板上;本体内部形成有与导电构件卡挚端相对应的卡挚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增加连接器电路传导的效果,并可利用焊固或插接方式将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在社会进入科技时代的领域后,许多用具、物品大都以自动方式操控,让生活上更为方便,同时增加生活的舒适享受,而自动化的用具、物品,必须以设计电路作操控,经由精密的电子构件动作,达到物品、用具自动化的效果。各种电子构件包含电路板、电阻、电容、电晶体、转换器、连接器等等;其中,连接器是电路板上用以连接排线的构件,俾藉该连接器的插接,使电路板上的连接器与另一电路板连接器衔接,以令排线相互连接而达到电路传导的效果,使电路板得以运作。如图1及图2所示,由于目前使用的连接器A内部是设置有导电构件B,该导电构件B主要是用于电路板间的电路传导,因而导电构件B的定位势必要确实,方可使连接器A达到良好的电路传导效果,否则将严重影响连接器A的传导效能。惟,上述习知的连接器A主要是利用一导电构件B直接以纵向方式插接于连接器A底端上,而无其它辅助的固定方式,因此当连接器A于使用时,容易受另一端插接部的推挤,造成导电构件B的变形或位移,使连接器A的电路传导受到干扰,进而影响其传导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利用卡挚端及嵌置区段与本体形成固定卡挚状态,使导电构件的插接端于本体内部确切定位,稳定连接器的电路导通性能。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导电构件的固定端延设有接脚,俾可使连接器藉由接脚直接插接于电路板上,使电路板与连接器的接合更为快速便利。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连接器上延伸出的接脚亦可依电路板上接点位置距离,将接脚朝内或朝外略微弯折,让连接器可适用不同电路板的接点位置,提高连接器的使用效能。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连接器包含有导电构件及本体,其中该导电构件形成有插接端、卡挚端、固定端及嵌置区段,其中该嵌置区段是呈一L型,且定位于主体内,而该固定端则固定于电路板上;本体内部形成有与导电构件卡挚端相对应的卡挚槽。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导电构件的固定端向下延设有接脚,且直接插置于电路板上。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导电构件的接脚插置于电路板后是向上弯折固定的。本技术可增加导电构件与本体的卡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连接器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上述连接器的上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导电构件的左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导电构件的上视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器第一应用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连接器第一应用实施例的上视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连接器第一应用实施例的后侧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连接器的第二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连接器的第三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连接器的第四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缘此,为了使贵审查委员对本技术的构造、装置及使用方式等,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兹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请参阅图3~5所示,本技术的连接器是由导电构件10及本体20所构成,其中该导电构件10形成有插接端11、卡挚端12、固定端13及似L型嵌置区段14,插接端11是用以作为连接器的电路传导,卡挚端12及嵌置区段14是与主体20形成一卡挚状态,固定端13是用以将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30上;本体20内部形成有与导电构件10卡挚端12相对应的卡挚槽21,俾当导电构件10固定于本体20内部时,令导电构件10不会因受不当外力影响,而产生偏移或变形的情形,而能增加导电构件10与本体20的卡挚效果。如图6及图7所示,当连接器藉由固定端13焊固于电路板30上时,导电构件10的卡挚端12及嵌置区段14是与本体20,形成一固定卡挚状态,俾使导电构件10于本体20内部固设时,得以完全稳固,以防止导电构件10因不当受力而产生向内或向外移动的现象,并进而确保连接器良好的电路传导效果。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其中本技术进一步可于导电构件10的固定端13向下延设有接脚15、且各导电构件10的接脚15,均向下延伸出主体20的壳体外。欲将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30时,可藉该连接器上的各接脚15,插置于电路板30上的各接点位置31处,再将各接脚15焊固于接点值置31,俾使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30上,由于该连接器是利用所延伸的接脚15插置于电路板30上,因此,固定效果极佳而不易产生松动、脱落等情形。该连接器的接脚15在穿过电路板30后,是可予以弯折于电路板30背面,令连接器的接脚15卡置于电路板30上;连接器插接于电路板30上后并不会产生松脱情形,故能有效提高连接器与电路板30间的固定性,以供使连接器进行电路连接作业。又如图10所示,该连接器在运用于不同型式的电路板30时,是可依电路板30上接点位置31距离的大、小,而将连接器的接脚15朝内侧弯折、或往外侧弯折,藉此,俾使连接器的接脚15能准确的固定于电路板30的接点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连接器不仅可适用各种电路板,且能使导电构件确实的固定于本体上,以防止因不当受力而发生松动、掉落,其已完全符合技术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呈本案技术专利。惟,上述各名称是为方便描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定,而非用以限制本案的权利范围;是以,举凡依据本案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等效元件转换、替代,均应含盖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该连接器包含有导电构件及本体,其中该导电构件形成有插接端、卡挚端、固定端及嵌置区段,其中该嵌置区段是呈一L型,且定位于主体内,而该固定端则固定于电路板上;本体内部形成有与导电构件卡挚端相对应的卡挚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该导电构件的固定端向下延设有接脚,且直接插置于电路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是该导电构件的接脚插置于电路板后是向上弯折固定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连接器包含有导电构件及本体,其中该导电构件形成有插接端、卡挚端、固定端及嵌置区段,其中该嵌置区段是呈一L型,且定位于主体内,而该固定端则固定于电路板上;本体内部形成有与导电构件卡挚端相对应的卡挚槽。从而,可增加导电构件与本体的卡挚效果。文档编号H01R13/629GK2615908SQ03245218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陈佩甄 申请人:台湾骏品端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佩甄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骏品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