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92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基部包括设于其前端的对接面、与对接面相对设置的后端面及用来安装至电路板上的安装面,于舌板上设有若干平行延伸的端子通道,贯穿基部设有与上述端子通道相连通的若干槽道,每个导电端子包括有收容于舌板的对应端子通道内的接触部、于接触部弯折形成的弯折部及自弯折部一端向下延伸超出绝缘本体安装面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所在平面平行于安装面,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自后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收容腔及固持于上述收容腔内的绝缘定位体,于基部的后端面邻近安装面的一侧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端子的弯折部镶埋成型于绝缘定位体内,端子尾部向下延伸出定位体且固定在相应的定位槽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与绝缘本体固定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是用于将符合USB界面规格的外围设备连接到主机的外部总线结构,其主要用于主机与中速和低速的外围设备的数据传输。现有技术中,USB连接器通常包括一次射出成型的绝缘本体及若干个端子。端子包括与对接连接器相接触的接触部、与电路板连接的尾部及位于接触部与尾部之间的固持部。在该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中,端子通常被压入到绝缘本体内,且其固持部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以提供较大的固持力,防止端子自绝缘本体内退出。然而,在将端子压入的过程中,由于端子干涉尺寸的偏差,可能存在端子接触部被顶歪、绝缘本体被压裂或端子由于固持力不足而退出绝缘本体的情形。业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2344890Y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高频传输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定位装置及包覆绝缘本体外围的屏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一对接面、与对接面相对设置的焊接面及设于焊接面一侧的收容定位装置的容置空间。在收容空间的相对内壁设有一对固持凸起。每个导电端子包括接触端与焊接端,接触端向前延伸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端子中部与定位装置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于一体,而其焊接端露出于焊接面外。组装时,可利用外力将镶设有端子的定位装置压入绝缘本体,进而避免端子与绝缘本体的干涉配合,且可稳定固持在绝缘本体内。然而,上述电连接器是竖直安装在电路板上,其与对接电连接器的插接方向与电路板相垂直且向上开口。而现有电连接器中许多为适应使用需求需要将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方向设计成与电路板相平行,如果将上述专利揭示的技术简单转用到这一类连接器上时,就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端子焊接端定位困难、定位装置与绝缘本体结合的可靠性降低等情形。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仍需要对电连接器的端子与绝缘本体的固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良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导电端子可靠固持于绝缘本体内,且导电端子的尾部与绝缘本体的结合稳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组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及绝缘定位体。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基部包括设于其前端的对接面、与对接面相对设置的后端面及用来安装至电路板上的安装面。舌板所在平面平行于安装面,于舌板上设有若干平行延伸的端子通道。贯穿基部设有与端子通道相连通的若干槽道。每个导电端子包括有收容于舌板的对应端子通道内的接触部、于接触部弯折形成的弯折部及自弯折部一端向下延伸超出绝缘本体安装面的尾部。自基部的后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用来收容绝缘定位体的收容腔。在基部的后端面邻近安装面的一侧设有若干定位槽。端子的弯折部镶埋成型于该绝缘定位体内,端子尾部向下延伸出定位体且固定于相应的定位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导电端子通过与其弯折部镶埋成型于一体的绝缘定位体,借助外力组入绝缘本体内,且其尾部固定在绝缘本体后端的定位槽内,因而导电端子的组装方便且可靠固持于绝缘本体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底视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底视方向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底视方向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若干导电端子12、遮蔽壳体3及绝缘定位体11。其中绝缘本体2包括基部21及自基部21向前延伸的舌板22。基部21包括设于其前端的对接面26、与对接面26相对设置的后端面213、与对接面26及后端面213相邻接的安装面20。于基部21的后端面213朝对接面26方向凹陷形成有收容腔24。于基部21的后端面213邻近安装面20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延伸至安装面20且相互平行的竖直定位槽25。定位槽25与设于其上方的收容槽24相连通。于基部21靠近其后端面213的两侧面及其顶面开设有嵌槽214。于舌板22上设有若干自基部21向前平行延伸的端子通道221。贯穿基部21设有与端子通道221及收容腔24相连通的若干槽道215。在基部21的相对两侧壁的内侧形成有一对扣槽212。绝缘本体2还包括一对在安装面20上相互平行延伸形成的凸条201。每个导电端子12包括有收容于舌板22的对应端子通道221内的接触部121、自接触部121弯折形成的弯折部122及自弯折部122一端向下延伸超出绝缘本体2安装面20的尾部123。端子12的弯折部122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于绝缘定位体11内,尾部123向下延伸超出定位体11且固定于相应的定位槽25内。定位体11呈矩形且与绝缘本体2的收容腔24的大小相当。在定位体11的相对两端设有一对与收容槽24内的扣槽212相扣合的嵌体110。遮蔽壳体3包括由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并连续弯折成型的顶壁33、与顶壁33相对设置的底壁32及一对与顶壁33及底壁32相垂直的侧壁31。遮蔽壳体3与绝缘本体2的舌板22及基部21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30(图3所示),以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置,且其插接方向与电连接器的安装面相平行。于底壁33及两侧壁31上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30的弹片311,用来在与对接连接器配接时提供对对接连接器的定位功能。于两侧壁31的后端及顶壁33的后端冲压有可与绝缘本体2的嵌槽214扣合的止动片312。一对固持脚313自两侧壁31朝电路板方向延伸,用来将电连接器100固持于电路板上。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装配时,镶设于定位体11内的导电端子12穿过基部21的相应槽道215组装入绝缘本体2内,且定位体11恰好收容于绝缘本体2的收容腔24内。导电端子12的接触部121收容于端子通道221内。定位体11两端的嵌体110与收容腔24的扣槽212相互扣合。导电端子12的尾部123固持于绝缘本体2后端的定位槽25内且延伸超出绝缘本体2的安装面20,以与用于安装电连接器100的电路板(未图示)电性连接。遮蔽绝缘本体2外围的遮蔽壳体3通过止动片312与绝缘本体2的相应嵌槽214嵌卡而组装至绝缘本体2。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导电端子12的弯折部122镶埋成型绝缘定位体11内,可利用外力将端子12与定位体11的组合件压入绝缘本体2后端的收容腔24内,导电端子12的尾部123固定在绝缘本体2后端的定位槽25内而与绝缘本体2稳固结合,因而导电端子12可靠固持于绝缘本体2内且组装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基部包括设于其前端的对接面、与对接面相对设置的后端面及用来安装至电路板上的安装面,于舌板上设有若干平行延伸的端子通道,贯穿基部设有与上述端子通道相连通的若干槽道,每个导电端子包括有收容于舌板的对应端子通道内的接触部、于接触部弯折形成的弯折部及自弯折部一端向下延伸超出绝缘本体安装面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所在平面平行于安装面,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自后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收容腔及固持于上述收容腔内的绝缘定位体,于基部的后端面邻近安装面的一侧设有若干定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增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