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17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前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导电端子收容于基部和舌板内的端子通道内,其特征在于:前述遮蔽壳体的截面为中间平行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形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导向性较强对接方便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使得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了千家万户,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成为当前消费性电子产品所共同的发展趋势,集成电路得到大规模的运用,附着于集成电路上的电子组件的密度也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电子设备要求外界输入更大的电力讯号,故为获得较大输入功率,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电源连接器通常需要设置较多端子以传输较大功率,而现有的如美国专利公告第5,158,471号所揭示的电源连接器虽然具有较多端子,但其众多端子密集地排列于绝缘本体内,其导电端子周围无固持,端子定位性较差,且当其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由于导向性不强,容易出现对接连接器与该电源连接器错位插接甚至使电源连接器端子弯折的情况,对接较不方便。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使其能满足端子定位性好且对接方便而且兼顾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需要满足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导向性强且对接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截面为中间平行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形状的遮蔽壳体,前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导电端子收容于基部和舌板内的端子通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遮蔽壳体截面呈中间平行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形状,导向性强,对接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3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组装视图,其中端子已组装在绝缘本体上,且绝缘本体已被第一遮蔽壳体所遮覆。图7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若干导电端子20及遮蔽壳体30、40。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绝缘本体10具有基部101,该基部101大致呈中间水平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扁平柱体状,其包括前端面102及後端面114,在基部101内自後端面114贯穿前端面102形成有若干端子收容通道105,自基部101後端面114向前凹陷形成分别与前述收容通道105对应垂直连通的槽道115,且其中处于中间部位的槽道向前凹陷的距离大于其两侧的槽道向前凹陷的距离。由该基部101的前端面102向前延伸出一舌板103,该舌板103大致也呈中间水平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扁平柱体状。前述基部101的收容通道105自前端面102进一步向前于舌板103内延伸至邻近舌板103前端处,于舌板103上、下表面与前述每一收容通道105对应处分别形成有狭长切口104,前述切口104分别与对应的收容通道105相连通,并于前述收容通道105与舌板103前表面间形成挡止块106。绝缘本体10的基部101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座107,该安装座107与基部底面通过连接部116一体连接,并于基部101底面与安装座107上表面间形成导引槽112。每一安装座107的前端上表面为台阶状,其包括前端的圆弧形第一导引面108及後端的圆弧形第二导引面110,第一与第二导引面108、110间形成台阶109。每一安装座107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一个圆柱体定位柱111。两安装座107之间形成一矩形缺口113。-->请参阅图1、图2所示,每一导电端子20大致呈“L”形,其包括接触部201和垂直接触部201的安装部204,前述接触部201为水平状且具有上、下两接触面202、203,居于中间的端子的接触部201比居于其两侧的端子的接触部201短。请参阅图1、图2所示,遮蔽壳体包括紧挨着得第一遮蔽壳体30及第二遮蔽壳体40,大致呈两端开口的扁平筒状,其截面亦大体呈中间水平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形状,其包围形成一收容腔301,于收容腔301的底壁304后部开设有矩形缺口309,自第一遮蔽壳体30底壁304的前述缺口309前端部向下弯折形成有一片状定位脚310,于收容腔301的顶壁302及底壁304前部分别向收容腔301内凹陷并向前倾斜延伸均形成有一对弯折弹性臂306,于第一遮蔽壳体30的两侧壁(未标号)各形成有一个向收容腔内凹陷并向前延伸的弯折弹性臂307。第二遮蔽壳体40包括呈扁平筒状的主体部400和与主体部400的上壁402相连的后盖405,该第二遮蔽壳体40的主体部400的截面也大体呈中间水平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形状,其包围形成一收容腔401,其底壁403后部开设有矩形缺口404,于该缺口404的两侧边404′各向下延伸形成有两对片状定位脚406。请参阅图1、图2及图6所示,装配时,将端子20的水平接触部201插入前述舌板103的相对应的端子通道105内,直至其每一端子接触部201的前端抵靠于前述舌板103前端的挡止块106上,端子20的安装部204对应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槽道115内并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10安装座107的底面以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上。可以看到前述每一端子20的上、下两接触面202、203恰好分别暴露于绝缘本体10舌板103上、下表面的切口104内。完成上述步骤后,将绝缘本体10与第一遮蔽壳体30相结合,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将第一遮蔽壳体30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时,第一遮蔽壳体30矩形缺口309的两边309′插入绝缘本体10基部101底面与安装座107间的导引槽112内,第一遮蔽壳体30两侧壁的弹性臂307夹持于绝缘本体10基部101的两侧壁,第一遮蔽壳体30底壁304外侧也紧贴于前述绝缘本体10安装座107前端上表面的第二导引面110,前述第一遮蔽壳体30底壁的定位脚310恰抵靠于绝-->缘本体10两安装座107间的矩形缺口113的后端。请参阅图7、图8所示,将第二遮蔽壳体40组装于前述第一遮蔽壳体30外,该第二遮蔽壳体40的底壁403前端外侧紧贴于绝缘本体10安装座107的第一导引面108上,其底壁403矩形缺口404前端部恰抵靠于第一导引面108与第二导引面110间的台阶109上,最后将后盖405向下弯折至与第二遮蔽壳体40后端面平齐处。端子20、绝缘本体10及第一遮蔽壳体30的组合体部分收容于第二遮蔽壳体40的收容腔401内,整个组装完成。该电连接器1底部的定位柱111安装于电路板上(未图示),片状定位脚310、406为分别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当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接时,由于前述圆弧形过渡的遮蔽壳体30、40的导引,两电连接器对接较方便,且由于端子20收容于舌板103内,其定位较好,不存在与对接连接器错位插接的情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前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导电端子收容于基部和舌板内的端子通道内,其特征在于:前述遮蔽壳体的截面为中间平行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本体的舌板的截面也为中间平行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形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舌板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与舌板内的端子通道贯穿连通的狭长切口,端子上、下表面暴露于前述切口内。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遮蔽壳体包括紧挨着的第一遮蔽壳体及第二遮蔽壳体,其截面均为中间平行延伸两侧圆弧过渡的形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权陈卫兴赵光明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