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落放装置及包装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357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落放装置及包装系统。翻转落放装置包括翻转组件和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气动夹爪和两个夹片,气动夹爪的两个夹杆分别与两个夹片连接,以驱动两个夹片相对或相背运动,翻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转轴,气动夹爪设置于转轴上,第一驱动器与转轴连接,以驱动转轴带动夹持组件转动。降低脆筒破碎的几率,保障产品的取放稳定性和破损率达标,无需人力取放,节省人力成本,避免人员对产品的接触造成的质量风险,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落放装置及包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落放装置及包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行业内现有的生产冰淇淋火炬和玉米棒产品有两种生产模式,一种是冰淇淋脆筒火炬、玉米棒在线自动灌注进入隧道速冻,产品由隧道生产线出来后通过手工抓取放入包装机区域进行包装;另一种是产品由隧道生产线出来后通过自动抓取放入包装机区域进行包装。
[0003]产品自动抓取技术较为成熟,抓取方式通过模仿人工柔性夹爪来实现,而脆筒类产品抓取后由于脆筒筒太脆,机械抓取容易在抓放产品的过程中破裂,影响产品质量,造成过多的产品浪费,因此在冰淇淋隧道线蛋筒类产品自动化包装在行业内几乎无应用,更多的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包装工序。
[0004]手工抓取的方式是人工取产品,手工摆放在包装区域,由枕式包装机完成包装。根据品项不同产量也不同,一般安排2人取产品、1人端盘、2人放产品进入包装区域。但蛋筒出隧道后产品手工接触,会影响产品质量,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做蛋筒类产品用人也多劳动强度大。
[0005]目前冰品生产蛋筒类产品的生产线为SD688隧道和SD740隧道,以玉米棒产品生产工艺为例,需要完成手工放蛋筒、在线灌注、在线插筷、产品冷冻、手工取产品入框、人工搬运包装区,人工摆放产品进入包装机的工序。以火炬产品生产工艺为例,需要进行手工放蛋筒、在线灌注、产品冷冻、巧克力涂挂、再次冷冻、手工取产品入框、人工搬运包装区,人工摆放产品进入包装机的工序。人工操作过多,精准性差,产品污染的可能性高,产品破损率比预期设定值0.2

也要高,达到0.3

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转落放装置及包装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冰品生产蛋筒类产品在包装过程中容易产生蛋筒破碎和受到人工操作污染,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缺陷,实现降低脆筒破碎的几率,保障产品的取放稳定性和破损率达标,无需人力取放,节省人力成本,避免人员对产品的接触造成的质量风险,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转落放装置,包括翻转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气动夹爪和两个夹片,所述气动夹爪的两个夹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夹片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片相对或相背运动,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转轴,所述气动夹爪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夹持组件转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落放装置,每个所述夹片均为弧形夹片,两个所述夹片相对抱合设置。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落放装置,每个所述夹片包括多个夹持部,多个所述夹持部沿产品进入所述夹持组件的方向依次设置。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落放装置,两个所述夹片其中一个所述夹片在产品上的夹持位置高于另一个所述夹片在产品上的夹持位置。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落放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以驱动所述翻转组件在水平方向上沿垂直于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平移。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落放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沿所述翻转组件的平移方向延伸设置。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落放装置,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轴和可沿所述导向轴滑动的滑套,所述导向轴沿所述翻转组件的平移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导向轴外侧,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滑套连接。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落放装置,所述导向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器与其中一个所述滑套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滑套连接。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落放装置,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导向轴上,以对所述滑套的移动进行限位。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转落放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装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机械手和上述的翻转落放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输送产品,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搭载和输送包装盒,所述翻转落放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之间,且所述翻转落放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机械手设置于所述翻转落放装置的上方。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包装系统,所述机械手包括多排夹爪组件,每排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多个夹爪,所述翻转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翻转组件与多排所述夹爪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所述夹持组件,多个所述夹持组件与非其所在的所述翻转组件对应的所述夹爪组件上的多个所述夹爪一一配合。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包装系统,所述机械手还包括三轴位移组件,所述三轴位移组件与所述夹爪组件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翻转落放装置,产品下落进入的两个夹片之间,两个夹片夹持产品的脆筒,使脆筒暂时呈竖直固定不动的状态,第一驱动器驱动转轴正向转动,气动夹爪固定在转轴上,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气动夹爪转动,进而带动夹片夹持产品整体转动,在产品转动至呈水平状态后,气动夹爪驱动两个夹片相背运动,两个夹片远离脆筒,即夹片松开产品时产品以水平状态自由下落至指定位置。气动夹爪再次驱动两个夹片相对运动,两个夹片相互靠近至原位置,即夹片收紧呈可夹持产品的状态,第一驱动器驱动转轴反向转动,带动夹持组件恢复到可夹持产品呈竖直状态的位置。
[0021]本专利技术的翻转落放装置对产品的下落进行缓冲,使产品在下落过程中先经过夹爪的中间暂存,调整其掉落高度,减缓其掉落速度,再通过翻转组件使产品整体由竖直状态翻转为水平状态,再落至包装盒内。一方面降低产品落下的高度和速度,可有效减少产品与包装盒接触时的冲击,以此降低脆筒破碎的几率,保障产品的取放稳定性和破损率达标,另一方面将产品由竖直掉落状态调整为水平状态掉落,并直接进入产品包装盒,无需人力取放,
节省人力成本,避免人员对产品的接触造成的质量风险,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进一步降低产品重心,增大掉落时与包装盒接触时的面积,减小冲击压力,避免脆筒破碎。
[002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翻转落放装置的主视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翻转落放装置的侧视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气动夹爪和两个夹片,所述气动夹爪的两个夹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夹片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片相对或相背运动,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转轴,所述气动夹爪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夹持组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片均为弧形夹片,两个所述夹片相对抱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片包括多个夹持部,多个所述夹持部沿产品进入所述夹持组件的方向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片其中一个所述夹片在产品上的夹持位置高于另一个所述夹片在产品上的夹持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翻转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以驱动所述翻转组件在水平方向上沿垂直于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平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沿所述翻转组件的平移方向延伸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转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轴和可沿所述导向轴滑动的滑套,所述导向轴沿所述翻转组件的平移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导向轴外侧,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滑套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小平卢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