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473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5
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设于车架本体后端的后车轮臂以及设于车架本体前端下方的上前车轮臂,后车轮臂后端设有后车轴卡孔,所述上前车轮臂下方设有一与其同轴的下前车轮臂;所述下前车轮臂上端面中心设有一液压孔;所述上前车轮臂下端面中心设有一与液压孔同轴的活塞杆,活塞杆下端穿入至液压孔内,活塞杆下端外壁与液压孔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杆下端面与液压孔孔底之间充满有液压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能够在自行车颠簸时对震动力进行有效缓冲,起到减震效果,避免震动力过强导致骑车人员无法握住自行车手柄的情况,起到防脱手的效果。起到防脱手的效果。起到防脱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特别是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前车轮设于车架前端的前车轮臂下端,后车轮设于后车架后端的后车轮臂后端,用于驱动车轮旋转前行的脚踏则设于自行车中部。
[0003]传统自行车车架的前车轮臂与前车轮之间、后车轮臂与后车轮之间皆为固性连接,若是自行车经过颠簸路段,则会出现极为明显震动,强烈的震动则会导致骑车人员难以握住自行车的手柄,难以精准的掌握骑行方向,极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且骑车人员的手在颠簸时一旦脱离手柄,就会危害到自身的人身安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它能够在自行车颠簸时对震动力进行有效缓冲,起到减震效果,避免震动力过强导致骑车人员无法握住自行车手柄的情况,起到防脱手的效果。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设于车架本体后端的后车轮臂以及设于车架本体前端下方的上前车轮臂,后车轮臂后端设有后车轴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车轮臂下方设有一与其同轴的下前车轮臂;所述下前车轮臂上端面中心设有一液压孔;所述上前车轮臂下端面中心设有一与液压孔同轴的活塞杆,活塞杆下端穿入至液压孔内,活塞杆下端外壁与液压孔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杆下端面与液压孔孔底之间充满有液压油;所述下前车轮臂上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压力腔,压力腔将液压孔围合在内;所述下前车轮臂上端设有一与活塞杆相匹配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将压力腔上端腔口遮蔽密封;所述密封装置与上前车轮臂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套于活塞杆外的内弹簧;所述压力腔腔底与液压孔孔底之间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内穿孔相贯通;所述下前车轮臂下端外壁设有若干与内穿孔同轴的外穿孔,外穿孔与压力腔相贯通;所述下前车轮臂下端外螺接有一前车轮连接头,前车轮连接头将外穿孔外端孔口遮蔽密封;所述前车轮连接头下端面中心设有一前车轴卡孔。
[0007]所述上前车轮臂下端面外边沿向外延伸出一上固定板;所述下前车轮臂外壁设有一与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上通孔;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与上通孔同轴的下通孔;一导向杆穿过上通孔、下通孔,导向杆上端螺接有一与上固定板上表面相贴合的上固定螺母,导向杆下端螺接有一与下固定板下表面相贴合的下固定螺母;所述上固定板下表面与下固定板上表面之间设有一套于导向杆外的外弹簧。
[0008]所述密封装置为螺接于下前车轮臂上端的密封盖,密封盖下端面与下固定板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密封盖中心设有一活动孔,活塞杆穿过活动孔;所述内弹簧设于上前车轮臂下端面与密封盖上表面之间。
[0009]所述下前车轮臂上端面设有一位于压力腔与液压孔之间的下内嵌槽;所述下前车轮臂上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下外嵌槽,下外嵌槽将压力腔围合在内;所述密封盖上侧内壁设有一与下内嵌槽相对的上内嵌槽,上内嵌槽与下内嵌槽皆呈环形;所述密封盖上侧内壁设有一与下外嵌槽相对的上外嵌槽;所述上内嵌槽槽底与下内嵌槽槽底之间设有一内橡胶套;所述上外嵌槽槽底与下外嵌槽槽底之间设有一外橡胶套;所述内橡胶套中部外壁与外橡胶套中部内壁之间通过一橡胶膜相连接,内橡胶套、外橡胶套与橡胶膜一体成型;所述橡胶膜上表面与密封盖上侧内壁之间具有变形间距。
[0010]所述活塞杆穿入至液压孔内的下端外壁设有一呈环形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密封圈。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结构的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在经过颠簸路段产生震动时,震动力则会通过前车轮连接头传递至下前车轮臂上,而内弹簧的弹性、液压油的油压以及压力腔内的气压形成多道缓冲,对下前车轮臂上的震动力进行有效缓冲减震,避免下前车轮臂上的震动力传递至与车架本体直接连接的上前车轮臂上,从而避免震动力对车架本体造成影响,保证自行车经过颠簸路段时的稳定性,骑车人员能够稳稳的握住手柄,起到防脱手的效果,同时精准的掌握行车方向,避免意外的发生,有效杜绝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的局部的剖面图;
[0015]图3是图2的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设于车架本体1后端的后车轮臂2以及设于车架本体1前端下方的上前车轮臂3,后车轮臂2后端设有后车轴卡孔4,所述上前车轮臂3下方设有一与其同轴的下前车轮臂5;所述下前车轮臂5上端面中心设有一液压孔6;所述上前车轮臂3下端面中心设有一与液压孔6同轴的活塞杆7,活塞杆7下端穿入至液压孔6内,活塞杆7下端外壁与液压孔6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杆7下端面与液压孔6孔底之间充满有液压油;所述下前车轮臂5上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压力腔8,压力腔8将液压孔6围合在内;所述下前车轮臂5上端设有一与活塞杆7相匹配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将压力腔8上端腔口遮蔽密封;所述密封装置与上前车轮臂3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套于活塞杆7外的内弹簧9;所述压力腔8腔底与液压孔6孔底之间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内穿孔10相贯通;所述下前车轮臂5下端外壁设有若干与内穿孔10同轴的外穿孔11,外穿孔11与压力腔8相贯通;所述下前车轮臂5下端外螺接有一前车轮连接头12,前车轮连接头12将外穿孔11外端孔口遮蔽密封;所述前车轮连接头12下端面中心设有一前车轴卡孔13。
[0018]所述上前车轮臂3下端面外边沿向外延伸出一上固定板14;所述下前车轮臂5外壁
设有一下固定板15;所述上固定板14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上通孔16;所述下固定板15上设有若干与上通孔16同轴的下通孔17;一导向杆18穿过上通孔16、下通孔17,导向杆18上端螺接有一与上固定板14上表面相贴合的上固定螺母19,导向杆18下端螺接有一与下固定板15下表面相贴合的下固定螺母20;所述上固定板14下表面与下固定板15上表面之间设有一套于导向杆18外的外弹簧21。
[0019]所述密封装置为螺接于下前车轮臂5上端的密封盖22,密封盖22下端面与下固定板15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密封盖22中心设有一活动孔23,活塞杆7穿过活动孔23;所述内弹簧9设于上前车轮臂3下端面与密封盖22上表面之间。
[0020]所述下前车轮臂5上端面设有一位于压力腔8与液压孔6之间的下内嵌槽24;所述下前车轮臂5上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下外嵌槽25,下外嵌槽25将压力腔8围合在内;所述密封盖22上侧内壁设有一与下内嵌槽24相对的上内嵌槽26,上内嵌槽26与下内嵌槽24皆呈环形;所述密封盖22上侧内壁设有一与下外嵌槽25相对的上外嵌槽2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设于车架本体后端的后车轮臂以及设于车架本体前端下方的上前车轮臂,后车轮臂后端设有后车轴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车轮臂下方设有一与其同轴的下前车轮臂;所述下前车轮臂上端面中心设有一液压孔;所述上前车轮臂下端面中心设有一与液压孔同轴的活塞杆,活塞杆下端穿入至液压孔内,活塞杆下端外壁与液压孔内壁相贴合;所述活塞杆下端面与液压孔孔底之间充满有液压油;所述下前车轮臂上端面设有一呈环形的压力腔,压力腔将液压孔围合在内;所述下前车轮臂上端设有一与活塞杆相匹配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将压力腔上端腔口遮蔽密封;所述密封装置与上前车轮臂下端面之间设有一套于活塞杆外的内弹簧;所述压力腔腔底与液压孔孔底之间通过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内穿孔相贯通;所述下前车轮臂下端外壁设有若干与内穿孔同轴的外穿孔,外穿孔与压力腔相贯通;所述下前车轮臂下端外螺接有一前车轮连接头,前车轮连接头将外穿孔外端孔口遮蔽密封;所述前车轮连接头下端面中心设有一前车轴卡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车轮臂下端面外边沿向外延伸出一上固定板;所述下前车轮臂外壁设有一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上通孔;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与上通孔同轴的下通孔;一导向杆穿过上通孔、下通孔,导向杆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会兴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市汇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