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菌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土传维管束病害,病原菌通常侵染棉花根部,引起棉花根部乃至全株的病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俗称“癌症”病害,国内外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棉花黄萎病难以防治的主要原因:一是陆地棉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较差,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多数为耐病品种,中等病田和重病田仍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二是由于滴灌、秸秆还田、矮密早等栽培模式,导致土壤中病原菌大量积累,且病原菌的休眠体抗逆能力强,可长期存留在土壤中;三是病原菌从根部侵染棉花后,通过植物的维管束进行蔓延,从叶面喷施的化学杀菌剂很难被运输到维管束中,防治效果欠佳。近年来,微生物防治因其无污染、易开发等优点,成为防控黄萎病的重要手段。研究应用较多的为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淡紫拟青霉等。
[0003]前期,本团队利用微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微生物菌粉30~60份、生长辅料20~50份、干燥剂10~20份;所述微生物菌粉包括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所述球毛壳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3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活菌数之比为3~4︰2~3︰1~2︰1~2︰1~2︰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活菌数之比为3︰2︰1︰1︰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辅料为壳聚糖、海藻素、腐殖酸或黄腐酸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为膨润土、硅胶、白炭黑、凹凸棒土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林,冯自力,朱荷琴,冯鸿杰,魏锋,赵丽红,袁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