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337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微生物菌粉30~60份、生长辅料20~50份、干燥剂10~20份;所述微生物菌粉包括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通过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拮抗真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有益细菌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对黄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同时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使土壤微生态达到平衡,进而增强了棉花根系养分的吸收及利用效率,提高了根系活力,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菌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棉花土传维管束病害,病原菌通常侵染棉花根部,引起棉花根部乃至全株的病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俗称“癌症”病害,国内外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棉花黄萎病难以防治的主要原因:一是陆地棉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较差,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多数为耐病品种,中等病田和重病田仍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二是由于滴灌、秸秆还田、矮密早等栽培模式,导致土壤中病原菌大量积累,且病原菌的休眠体抗逆能力强,可长期存留在土壤中;三是病原菌从根部侵染棉花后,通过植物的维管束进行蔓延,从叶面喷施的化学杀菌剂很难被运输到维管束中,防治效果欠佳。近年来,微生物防治因其无污染、易开发等优点,成为防控黄萎病的重要手段。研究应用较多的为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淡紫拟青霉等。
[0003]前期,本团队利用微生物组学方法,结合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系统分析了健康土壤、健康棉株的内生和根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与病原菌之间的互作,与病害发生危害的关系。分离筛选到了大量有益微生物,建立了棉花生防菌种群资源数据库。在门水平上,根际细菌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水平上的优势物种为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根际真菌在门水平上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在属水平上的优势物种为镰刀菌属Fusarium、毛壳菌属Chaetomium。通过生态防治理论,将内生拮抗真菌与根际有益细菌进行组合,组成一个复合微生物组群,将之释放到土壤中,集促生、占位、拮抗、诱导免疫于一体,对于防治棉花黄萎病,提高棉花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微生物菌粉 30~60份、生长辅料20~50份、干燥剂10~20份,所述微生物菌粉包括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所述球毛壳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313,该菌株已经在申请号为CN201510744233.7的专利中公开,本专利技术对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菌种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市售菌种或分离培养后保藏的菌种均可。
[0006]进一步地,所述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活菌数之比为3~4︰2~3︰1~2︰1~2︰1~2︰1~2。优选为3︰2︰1︰1︰1 ︰1。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总活菌数不低于5
×
109CFU/g。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生长辅料为壳聚糖、海藻素、腐殖酸、黄腐酸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混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剂为膨润土、硅胶、白炭黑、凹凸棒土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混合。
[001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分别制备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种子液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种子液。
[0012](2)将麦麸、玉米糁、油枯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混合作为基质,控制含水量为30~ 70%,加入步骤(1)中制备的微生物种子液,微生物种子液的接菌量为10~100ml种子液 /kg基质。
[0013](3)将步骤(2)中添加了微生物种子液的基质进行发酵培养,培养温度为25~35℃,培养时间为5~7d,然后将发酵培养物在35~40℃烘干,粉碎,即获得微生物菌粉。
[0014](4)将步骤(3)中的微生物菌粉与生长辅料、干燥剂混合,获得复合微生物菌剂。
[0015]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用途,将复合微生物菌剂滴灌施用于棉花根部可以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具体方法如下:
[0016]将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6月中下旬、7月初,滴灌施用于棉花根部,每次用量 0.25~0.75kg/亩,施用1~2次,可以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为土壤有益菌,其代谢产物中含有生长素、抗菌素、细胞分裂素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调节物质,此外还具有抑制黄萎病菌繁殖,功能菌的定殖和生长。通过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拮抗真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有益细菌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对黄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同时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使土壤微生态达到平衡,进而增强了棉花根系养分的吸收及利用效率,提高了根系活力,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
[0019]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制得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环境无污染、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从商业渠道购买得到的。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微生物菌粉30~60份、生长辅料20~50份、干燥剂10~20份,所述微生物菌粉包括球毛壳菌、绿色木霉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所述球毛壳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313,该菌株已经在申请号为CN201510744233.7的专利中公开,本专利技术对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菌种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市售菌种或分离培养后保藏的菌种均可。
[0022]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活菌数之比为3~4︰2~3︰1~2︰1~2︰1~2︰1~2,更优选的为3︰2 ︰1︰
1︰1︰1。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总活菌数不低于5
×
109CFU/g。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微生物种子液制备方法:将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的菌种分别液体活化培养2d,活化培养基以l L计,包括NaNO
3 2g、K2HPO
4 1g、KCI 0.5g、MgSO4·
7H2O 0.5g、 FeSO
4 0.01g、蔗糖30g,活化温度为25℃,获得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的种子液。将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分别液体活化培养1d,活化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微生物菌粉30~60份、生长辅料20~50份、干燥剂10~20份;所述微生物菌粉包括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所述球毛壳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3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活菌数之比为3~4︰2~3︰1~2︰1~2︰1~2︰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毛壳菌、绿色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乳酸菌的活菌数之比为3︰2︰1︰1︰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辅料为壳聚糖、海藻素、腐殖酸或黄腐酸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为膨润土、硅胶、白炭黑、凹凸棒土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林冯自力朱荷琴冯鸿杰魏锋赵丽红袁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