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全自动化上袋打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299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颗粒全自动化上袋打包系统,包括机架、侧夹上袋机构、储料仓、放料机构、第一落料斗、称重机构、夹袋机构、顶夹上袋机构和放袋平台,侧夹上袋机构与机架连接,储料仓与机架顶端紧固连接,放料机构与储料仓连接,第一落料斗设于储料仓正下方,称重机构与机架顶部下方连接,夹袋机构与称重机构连接,顶夹上袋机构设有两组,分别与机架连接,放袋平台与机架连接,实现了全自动化顶夹上袋—侧夹上袋—夹袋—装料称重—堵料—解除夹袋进行落料—运输—封口的全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将生物质颗粒高效、快速、精准的打包成小袋包装,解决了生物质能源颗粒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全自动化上袋打包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颗粒机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全自动化上袋打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
[0003]生物质颗粒特性: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

8毫米,长度为其直径的4

5倍,破碎率小于1.5%

2.0%,干基含水量小于10%

15%,灰分含量小于1.5%,硫含量和氯含量均小于0.07%,氮含量小于0.5%。
[0004]生物质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颗粒燃料以其特有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传统的煤、石油、天燃气等燃料相比,不仅具有经济优势,也具有环保效益,完全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0005]首先,由于形状为颗粒,压缩了体积,节省了储存空间,也便于运输,减少了运输成本。其次,燃烧效益高,易于燃尽,残留的碳量少。与煤相比,挥发份含量高燃点低,易点燃;密度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全自动化上袋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侧夹上袋机构(2)、储料仓(3)、放料机构(4)、第一落料斗(5)、称重机构(6)、夹袋机构(7)、顶夹上袋机构(9)和放袋平台(9

1),所述机架(1)中部设有撑挡板(10),所述机架(1)内侧对称设有侧板一(11),外侧对称设有侧板二(15),侧板一(11)上设有导轨一(12),导轨一(12)上滑动设有滑块一(13),所述机架(1)顶部设有顶板(14),所述侧夹上袋机构(2)与撑挡板(10)和滑块一(13)连接,所述储料仓(3)与顶板(14)紧固连接,所述放料机构(4)与储料仓(3)连接,所述第一落料斗(5)设于储料仓(3)正下方,且与顶板(14)下端紧固连接,所述称重机构(6)与机架(1)顶部下方连接,所述夹袋机构(7)与称重机构(6)连接,所述顶夹上袋机构(9)设有两组,分别与侧板二(15)连接,所述放袋平台(9

1)与侧板二(1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全自动化上袋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夹上袋机构(2)包括气缸一(20)、卡扣(21)、卡块(22)、平台板(23)、侧夹机构(24)和撑袋机构(25),所述气缸一(20)的缸体与撑挡板(10)紧固连接,所述气缸一(20)的活塞杆端部与卡扣(21)连接,所述卡扣(21)与卡块(22)卡接,所述卡块(22)与平台板(23)下端紧固连接,所述平台板(23)两侧与滑块(13)连接,所述侧夹机构(24)设有两组,且分别与平台板(23)紧固连接,所述撑袋机构(25)与平台板(23)上端紧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全自动化上袋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夹机构(24)包括侧夹气缸(24

1)、八叉驱动架(24

2)、悬臂架(24

3)、弯连杆(24

4)、直连杆(24

5)和活动侧夹(24

6),所述侧夹气缸(24

1)与平台板(23)上端中间紧固连接,所述八叉驱动架(24

2)与侧夹气缸(24

1)的活塞杆端部紧固连接,所述悬臂架(24

3)与平台板(23)紧固连接,所述弯连杆(24

4)中部通过扭簧与悬臂架(24

3)中部铰接,所述直连杆(24

5)一端与弯连杆(24

4)端部铰接,另外一端与活动侧夹(24

6)铰接,所述活动侧夹(24

6)与悬臂架(24

3)端部铰接,所述悬臂架(24

3)前端内侧设有固定侧夹(24

30),所述弯连杆(24

4)端部通过轴转动设有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全自动化上袋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袋机构(25)包括上平板(25

1)、导轨二(25

2)、滑块二(25

3)、支撑板(25

4)、移位气缸(25

5)、上盖板(25

6)、旋转气缸(25

7)、齿轮(25

8)、齿条杆(25

9)和横伸杆(25

10),所述上平板(25

1)与平台板(23)紧固连接,所述导轨二(25

2)与上平板(25

1)紧固连接,滑块二(25

3)与导轨二(25

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5

4)与滑块二(25

3)紧固连接,所述移位气缸(25

5)与上平板(25

1)紧固连接,且移位气缸(25

5)的活塞杆端部与支撑板(25

4)紧固连接,所述上盖板(25

6)与支撑板(25

4)紧固连接,所述旋转气缸(25

7)与上盖板(25

6)中心紧固连接,所述齿轮(25

8)与旋转气缸(25

7)的输出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齿条杆(25

9)设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韦韦汤君杰刘立超陈黎卿郑泉梁念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