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勤专利>正文

优化结构的高可靠性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95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优化结构的高可靠性插座,解决了现有兼容多种插头的插座兼容两种国标插头的不可靠问题。兼容两种国标插头的插座组件的相极或零极插套与国标两极插头插合部位均有1个对应的第1导电片平面,与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插合部位均另有1个对应的第2导电片平面,第1导电片平面在宽度方向的一端紧贴第2导电片平面但不穿过,或缩短导电片宽度且第1导电片平面和第2导电片平面呈交叉但彼此互不穿过,因此能可靠兼容两种国标插头。与相极零极插套同国标两极双用插座的插套和/或相极零极插套均有2个平行的导电片平面和与之垂直的1个导电片平面的带接地的插座组件组合能实现对更多类型插头的可靠兼容,为插头提供可靠电源。(*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优化结构的高可靠性插座所属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电源转换器),尤其移动组合插座和固定(墙装)插座(含带开关与信号转换等附加部件的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插座广泛使用一种兼容多种插头的结构,由于不同类型插头尺寸的冲突,最常用的国标两极插头和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均存在接触面积小、该两类插头反复交替插拔后插座导电片容易失去弹性导致接触不可靠的问题。注:我国国标插头分两极插头和两极带接地插头两种,采用扁插头系统而放弃圆插头系统,国标两极插头两插销呈″|  |″形,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相零极插销呈″\\  /″形且正中上部有一″|″形的接地插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插座与两种国标插头接触不可靠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可靠兼容它们的插座(组件及组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插座含有兼容国标两极插头和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的第1种插座组件,该组件的相极L或零极N插套与国标两极插头插销的扁平面插合接触部位均有1个对应的第1导电片平面,与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插销的扁平面插合接触部位均另有1个对应的第2导电片平面,第1导电片平面在宽度方向的一端贴近最好紧贴第2导电片平面但不穿过,插座导电片尺寸与插销对应尽可能增大接触面积,因此国标两极插头或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与该插座组件相极和零极插合时,均能在插销宽度方向得到完全接触,或缩短导电片宽度且第1导电片平面和第2导电片平面呈交叉但彼此互不穿过,因此插销宽度方向与插座能得到40-70%的局部接触。由于插合接触面积大故兼容可靠。只要接地E插套兼容圆插销,该插座组件还能兼容美标两扁极带圆接地插头,该插头相极零极为平行的扁插销、接地为圆插销。插座还可以含有除兼容国标两极插头外还兼容多种国外标准插头的第2种和/或第3种插座组件。带接地的第2种插座组件,其相极零极插套同国标两极双用插座的插套,即插套兼容扁圆两类插销,故既能兼容国标两极插头,也能兼容欧标两极圆插头、南非标两极带接地圆插头和美标两扁极带圆接地插头;带接地的第3种插座组件,其相极零极插套均有2个平行的导电片平面和与之垂直的1个导电片平面,从而能与扁插销实现面接触,平行的导电片上冲压出弧形还能与圆插销实现局部面接触,因此除能兼容第2种插座组件能兼容的插头外,还能兼容英标两极带接地扁插头,该插头相零极扁插销在一条直线上呈″_ _″形且正中上部有一″|″形的接地插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各组件兼容插头可靠,组合后兼容上述6种插头。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兼容两种国标插头的4种形式的第1种插座组件(插合部位)和能兼容国外标准插头的第2种第3种插座组件(插合部位)示意图。图2是现有兼容多种插头的典型插座组件零极的接触情况图。图3是第1种插座组件形式1的零极的接触情况图。图4是第1种插座组件形式3的零极的接触情况图。图5是第3种插座组件零极的接触情况图。图6是第1种插座组件形式1的零极插套所用导电片的展开图。图7为图5的C向视图。图8为图5的D向视图。图9是插座组件共接地插套、呈相零极插套相对望的双列布置组合插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以插座零极N为例时,相极L类似故略。图1中,第1种插座组件与国标两极插头插合的导电片[8]可在与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插合的导电片[9]朝向接地侧[1]或背向接地侧[2](后者尺寸略大)。现有技术接触情况。图2中,国标两极插头[10]和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11]由于尺寸原因在插座的对应位置有交叉,现有的″万能插座″为兼容它们反而造成两者均接触不好,接触面积小(图中粗线)甚至呈线接触点接触,有的插销容易扭动或滑动,接触面积小使弹性范围小,反复插拔尤其不同插头插拔后易失去弹性而接触不良。兼容圆插销也不理想(图中未示出)。现有产品为能全兼容,反而让最常用的接触最差,不实用又浪费。本技术接触情况。观察图3中第1种插座组件形式1[1](形式2[2]类推)之零极的接触情况,宽虚线为插座导电片[8,9]原位,宽实线为国标两极插头[10]和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11]插合后的位置(亦为接触面),外围细实线为外壳导孔,两种箭头分别对应两种插头插合后插销的受力(来自插座导电片和插座外壳导孔),这些压力自动调整成大面积接触,紧而富有弹性,不易发热,插拔时插座导电片变形小,不易塑性变形,安全可靠长寿。观察图4中第1种插座组件形式3[3](形式4[4]类推)之零极的接触情况,宽虚线为插座导电片[8,9]原位,宽实线为两种国标插头插合后的位置(亦为接触面),缩短插座导电片[8,9]的宽度[W]不仅接触面积减小且对插销有扭矩(箭头方向的力产生),可能损伤插销、磨损外壳导孔(外围细实线),当然仍优于现有技术。第2种插座组件[5]的面接触情况因显见故略。再观察图5中第3种插座组件[6]的零极,宽实线为国标两极插头[10]和欧标圆插头[12]插合后的接触面(英标插头未示意但显然接触好),与图2比较,没有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的干扰,结构简化,接触显然非常理想。各插座的插套实施也非常简单。接地插套与现有技术类似。以图6表示的导电片,沿AB、FG、HJ、KM、OP、QR线冲压使该6处分别呈135(~140)、45、90、90、45、135(~140)-->度折角即可得到第1种插座组件[1]的零极插套,虚线为冲压后俯视效果,ST、UV对应图1的第1导电片平面[8]、第2导电片平面[9],该插套相当于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专用插座(参看图9)的插套底部[HJKM]由长方形变为普通四边形。第2种插座组件[5]的零极相极插套同现有两极扁圆双用插座的插套。第3种插座组件[6]的零极插套亦类似现有兼容上述6种插头的插座只是简单多了,相当于图2中去掉兼容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的结构,图5和C、D向视图图7、图8构成一个实施例的零极(图7、8中示意了冲压形成的折线弧线但略去插销)。本技术插套形状简单、加工容易,省材料、经济。兼容两种国标插头的第1种插座组件和兼容国外标准插头的第2种第3种插座组件可每个组件独立组合成一列,参考图1;也可共接地插套呈零极相极相对望的双列,图9的移动插座就由4个这种共接地插套组合构成,含2个第1种插座组件[1]、2个第2种插座组件[5]、2个第3种插座组件[6]和2个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座,另有3个开关1个指示灯。插头中,两种国标插头最常用,南非标两极带接地圆插头和英标两极带接地扁插头则罕见(偶见于早期国外设备仪器),对大量使用的两极插头可以增加约占两极带接地插座一半位置的两极插座以进一步节约空间。本技术不使用现有的试图一插座一网打尽(兼容)6种插头的结构,省去不适用的摆设简化加工,简单组合就能实现全面兼容,可靠接触提升质量,优化精简降低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化结构的高可靠性插座,其特征是,含有第1种插座组件,该组件的相极或零极插套与国标两极插头插销的扁平面插合接触部位均有1个对应的第1导电片平面[8],与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插销的扁平面插合接触部位均另有1个对应的第2导电片平面[9],第1导电片平面在宽度方向的一端紧贴第2导电片平面但不穿过,或缩短导电片宽度且第1导电片平面和第2导电片平面呈交叉但彼此互不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结构的高可靠性插座,其特征是,含有第1种插座组件,该组件的相极或零极插套与国标两极插头插销的扁平面插合接触部位均有1个对应的第1导电片平面[8],与国标两极带接地插头插销的扁平面插合接触部位均另有1个对应的第2导电片平面[9],第1导电片平面在宽度方向的一端紧贴第2导电片平面但不穿过,或缩短导电片宽度且第1导电片平面和第2导电片平面呈交叉但彼此互不穿过。2.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是,还含有第2种和/或第3种插座组件,带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黄运姚舜禹
申请(专利权)人:黄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