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9125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缺陷灌注桩具有桩身,桩身中具有原钢筋笼;利用水磨钻钻取多个咬合孔,多个咬合孔形成位于原钢筋笼包围区域内的环形槽;环形槽将桩身分割为桩环以及桩芯,凿除桩芯,形成桩中孔;2)、重复操作施工步骤1),直至桩中孔的底部到达桩身的缺陷位置;3)、在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4)、往桩中孔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与桩环形成一体;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具有便于缺陷位置处理施工组织、缺陷位置处理施工过程直观可控、施工安全可靠以及综合施工成本低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灌注桩的
,具体而言,涉及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桩基工程在灌注成桩的过程中,由于受地层条件复杂、工序操作不当或混凝土材料异常等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桩身混凝土离散、断桩、桩底沉渣厚度超标等质量通病。
[0003]当灌注桩被检测判定为缺陷灌注桩时,常见做法是通过注浆加固补强,或在原灌注桩上重新施工,或采用重新补桩等方法进行处理。但是,当缺陷灌注桩的缺陷位置埋藏较深或缺陷断面较大时,注浆加固法难以有效保证处理质量,且存在二次检验养护时间长等问题;如果在原桩位上重新返工,由于混凝土强度高、钢筋含量大,成桩过程施工耗时长、增加费用多,且由于桩基础承台已经开挖,大型桩机进场困难,受施工场地限制大;而采取重新补桩的方案,用对称两根或多根桩替代原桩,需要加大基桩承台,施工进度慢,桩身养护和质量检测周期长,总体处理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存在耗时长、处理质量差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06]1)、所述缺陷灌注桩具有混凝土灌注的桩身,所述桩身中具有原钢筋笼;利用水磨钻自上而下在桩身中钻取多个咬合孔,多个所述咬合孔依序咬合环绕布置,形成位于原钢筋笼包围区域内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将桩身分割为桩环以及桩芯,凿除桩芯,桩身内部形成桩中孔,所述桩中孔处于桩环的包围区域内;
[0007]2)、重复操作施工步骤1),直至所述桩中孔的底部到达所述桩身的缺陷位置,清理桩身的缺陷位置;
[0008]3)、在所述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所述新钢筋笼自上而下贯穿桩中孔;
[0009]4)、安放灌注导管,利用灌注导管往桩中孔内灌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填充满整个桩中孔,所述混凝土凝固后与桩环形成一体。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桩中孔的内侧壁包括多个内环壁,所述内环壁沿着桩中孔的周向环绕布置;沿着所述桩中孔的自上而下的方向,多个所述内环壁依序上下对接,所述内环壁背离桩中孔朝外倾斜布置,所述内环壁的底部形成有朝上布置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沿着桩中孔的周向环绕布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新钢筋笼包括多个新主筋以及多个新箍筋;在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所述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的过程中,将多个新主筋置于桩中孔内,多个所述新主筋沿着桩中孔的周向依序间隔环绕呈环状,所述新主筋抵接着桩中孔的内侧壁;沿着所述桩中孔自下而上的方向,依序在多个新主筋上连接新箍筋,所述新箍筋环绕在多个新主筋的外周,分别与多个新主筋连接,所述新箍筋抵接在支撑壁上,多个所述新箍筋沿着新主筋的轴
向间隔布置。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施工步骤3)中,当多个所述新主筋置于桩中孔,且沿着所述桩中孔的周向依序间隔环绕后,所述新主筋的底部抵接着桩中孔的底部,所述新主筋的顶部延伸出桩中孔,形成置于桩中孔外的顶部段;
[0013]在多个所述新主筋上设置新箍筋之前,在多个所述新主筋的顶部段上设置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环绕在多个所述顶部段的外周,且与多个顶部段连接;在所述定位圈的外周布置多个支撑筋,多个所述支撑筋沿着定位圈的外周依序间隔环绕,所述支撑筋的中部与定位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分别朝外延伸,形成支撑在桩中孔外的地面上支撑段,相邻的支撑筋的支撑段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支撑筋之间呈封闭状围合布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所述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之前,在所述内环壁的底部朝向桩环钻多个内嵌孔;沿着桩中孔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内嵌孔自上而下倾斜布置,所述内嵌孔的开口显露在支撑壁的外周,所述内嵌孔的底部穿过桩环中的原钢筋笼;
[0015]当所述新箍筋置于支撑壁上后,往所述内嵌孔内插入内嵌管,所述内嵌管的内端穿过原钢筋笼,抵压着内嵌孔的底部,所述内嵌管的外端与新箍筋焊接,往所述内嵌孔中注浆,将内嵌管与桩环形成一体。
[0016]进一步的,所述内嵌管包括实心的内部段、实心的外部段以及镂空且受压朝外弯曲变形的变形段,所述变形段形成在内部段与外部段之间;所述变形段包括多个金属片,多个所述金属片依序间隔环绕呈环状,多个所述金属片围合形成变形空间,所述金属片的内端对接在内部段,所述金属片的外端对接在外部段,所述金属片的中部背离变形空间朝外弯曲凸出;
[0017]在所述施工步骤3)中,所述内嵌管插入在内嵌孔中,当内部段抵接着内嵌孔的底部后,所述变形段穿过原钢筋笼,位于原钢筋笼的外侧,抵压着外部段朝向内嵌孔移动,多个所述弯曲片受压往外弯曲变形,直至多个所述弯曲片的中部抵压着内嵌孔的内侧壁后,将所述外部段与新箍筋焊接固定,多个所述弯曲片保持受压弯曲变形状态。
[0018]进一步的,所述桩芯具有朝向环形槽的临空面,在所述施工步骤1)中,在所述桩芯上钻取分割孔,多个所述分割孔依序咬合布置,形成交叉布置的分隔槽,所述分隔槽的端部贯穿桩芯的临空面,将所述桩芯分割为四个环绕布置的芯块;
[0019]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部放置锤头,所述锤头的外端抵压着桩环,所述锤头的内端与桩芯之间具有锤击间隙,将楔子的下部插入在锤击间隙中,所述楔子的上部朝向延伸,沿着桩芯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楔子偏离桩芯倾斜布置,所述楔子的底部倾斜抵接着桩芯的底部的外周,自上而下锤击所述楔子的顶部,直至将所述桩芯凿除。
[0020]进一步的,所述锤头具有朝向桩环的抵压壁以及朝向桩芯的倾斜壁,沿着桩芯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倾斜壁背离桩芯倾斜布置,所述倾斜壁贯穿锤头的顶部以及底部,所述倾斜壁的底部形成嵌入边;所述倾斜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穿锤头的顶部以及底部,沿着桩芯自下而上的方向,所述导向槽背离桩芯倾斜布置;
[0021]在所述施工步骤1)中,所述锤头的抵压壁抵压着桩环,所述锤头的嵌入边与桩芯之间具有所述锤击间隙,所述楔子的下部嵌入在导向槽中,且抵压着导向槽的底部倾斜布置,所述楔子的下部穿设在锤击间隙中,抵压着桩芯的底部的外周。
[0022]进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骤1)中,通过锤击楔子的顶部,所述楔子的下部挤压撞击桩
芯的底部的外周,当所述桩芯的底部的外周出现裂痕后,取出所述楔子,将所述楔子的下部插入在锤头的抵压壁与桩环之间,所述楔子保持竖直布置,通过锤击楔子的顶部,随着楔子插入在锤头的抵压壁与桩环之间深度增加,所述锤头朝下桩芯移动,所述锤头的嵌入边以及倾斜壁插入在桩芯底部的裂痕中,将所述桩芯凿除。
[0023]进一步的,所述锤头的底部具有放置面,所述放置面的中部凸设有横轴,所述放置面包括位于横轴外侧的外侧面以及位于横轴内侧的内侧面,在所述施工步骤1)中,当所述锤头放置在环形槽的底部后,所述横轴抵接在环形槽的底部,当所述锤头的嵌入边以及倾斜壁插入在桩芯底部的裂痕中后,所述外侧面与环形槽的底部具有间隔,通过朝下锤击锤头的外端,所述锤头的内端以横轴为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所述缺陷灌注桩具有混凝土灌注的桩身,所述桩身中具有原钢筋笼;利用水磨钻自上而下在桩身中钻取多个咬合孔,多个所述咬合孔依序咬合环绕布置,形成位于原钢筋笼包围区域内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将桩身分割为桩环以及桩芯,凿除桩芯,桩身内部形成桩中孔,所述桩中孔处于桩环的包围区域内;2)、重复操作施工步骤1),直至所述桩中孔的底部到达所述桩身的缺陷位置,清理桩身的缺陷位置;3)、在所述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所述新钢筋笼自上而下贯穿桩中孔;4)、安放灌注导管,利用灌注导管往桩中孔内灌注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填充满整个桩中孔,所述混凝土凝固后与桩环形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桩中孔的内侧壁包括多个内环壁,所述内环壁沿着桩中孔的周向环绕布置;沿着所述桩中孔的自上而下的方向,多个所述内环壁依序上下对接,所述内环壁背离桩中孔朝外倾斜布置,所述内环壁的底部形成有朝上布置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沿着桩中孔的周向环绕布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钢筋笼包括多个新主筋以及多个新箍筋;在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所述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的过程中,将多个新主筋置于桩中孔内,多个所述新主筋沿着桩中孔的周向依序间隔环绕呈环状,所述新主筋抵接着桩中孔的内侧壁;沿着所述桩中孔自下而上的方向,依序在多个新主筋上连接新箍筋,所述新箍筋环绕在多个新主筋的外周,分别与多个新主筋连接,所述新箍筋抵接在支撑壁上,多个所述新箍筋沿着新主筋的轴向间隔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工步骤3)中,当多个所述新主筋置于桩中孔,且沿着所述桩中孔的周向依序间隔环绕后,所述新主筋的底部抵接着桩中孔的底部,所述新主筋的顶部延伸出桩中孔,形成置于桩中孔外的顶部段;在多个所述新主筋上设置新箍筋之前,在多个所述新主筋的顶部段上设置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环绕在多个所述顶部段的外周,且与多个顶部段连接;在所述定位圈的外周布置多个支撑筋,多个所述支撑筋沿着定位圈的外周依序间隔环绕,所述支撑筋的中部与定位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分别朝外延伸,形成支撑在桩中孔外的地面上支撑段,相邻的支撑筋的支撑段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支撑筋之间呈封闭状围合布置。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所述桩中孔内绑扎新钢筋笼之前,在所述内环壁的底部朝向桩环钻多个内嵌孔;沿着桩中孔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内嵌孔自上而下倾斜布置,所述内嵌孔的开口显露在支撑壁的外周,所述内嵌孔的底部穿过桩环中的原钢筋笼;当所述新箍筋置于支撑壁上后,往所述内嵌孔内插入内嵌管,所述内嵌管的内端穿过原钢筋笼,抵压着内嵌孔的底部,所述内嵌管的外端与新箍筋焊接,往所述内嵌孔中注浆,将内嵌管与桩环形成一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缺陷灌注桩维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管包括实心的内部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斌童心李波王蕊林桂森韩凯王涛唐汉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