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90759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靶向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基于新的前列腺癌的表面标志物进行改造,进而获得新的纳米递送系统,通过将抗肿瘤药物包载于能主动靶向前列腺癌的纳米递送系统中,增加药物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选择包载Rac1抑制剂NSC23766药物,可以更好的靶向于肿瘤组织,并且在酸性环境中能更精准的释放药物,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可用于前列腺癌靶向药物的开发。可用于前列腺癌靶向药物的开发。可用于前列腺癌靶向药物的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靶向基因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癌是一种进展特别缓慢的癌症,疾病早期阶段不易发现,国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费力、腰痛、尿急、尿频、尿痛等尿道症状。
[0003]传统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和放疗等手段。其中,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局部肿瘤的治疗;内分泌治疗可以用于局部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肿瘤等;而化疗和放疗则主要用于远处转移和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等。通常早期前列腺癌可以治愈,晚期则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传统的治疗手段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手术治疗适应证范围小,仅对于局部前列腺癌疗效明显;内分泌治疗在治疗2

3年后均容易进展成去势抵抗前列腺癌;而放疗容易造成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化疗药物则缺乏肿瘤特异性,容易杀伤正常细胞造成损伤等。
[0004]因此,目前急需寻找新的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药物,并且结合纳米材料技术和前列腺癌具有酸性环境以及异常血管较多的特性,提高该药物的疗效和前列腺癌的靶向性,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通过寻找新的前列腺癌治疗靶点,有效解决抗癌药物靶向性差的缺点;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二羧酸二对硝基苯基酯的合成
[0009]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加入对硝基苯酚和葵二酰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收集反应生成的葵二酸对硝基苯酯沉淀,经洗涤、干燥、重结晶,得到针状无色晶体,备用;
[0010](2)双(苯)烷基二酯的甲苯
‑4‑
磺酸盐的合成
[0011]取L

苯丙氨酸和1,6

己二醇混合,随后加入有机溶剂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进行保温反应,收集反应物进行纯化、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备用;
[0012](3)苯丙氨酸

苯基乙胺复合物的合成
[0013]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加入所述二羧酸二对硝基苯基酯和双(苯)烷基二酯的甲苯
‑4‑
磺酸盐混匀,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收集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干燥,即得苯丙氨酸

苯基乙胺复合物,所述复合物记为x

Phe

y

R,其中,x代表所述二羧酸二对硝基苯基酯中二酸
亚甲基的个数,y代表双(苯)烷基二酯的甲苯
‑4‑
磺酸盐中二醇亚甲基的个数;
[0014](4)纳米粒子的合成
[0015]取合成的苯丙氨酸

苯基乙胺复合物与Rac1抑制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混匀,加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充分混匀,收集反应物经洗涤、离心,得到包载药物的纳米离子,即得。
[0016]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对硝基苯酚、葵二酰氯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

3:0.5

2:1

3,并优选为2:1:2。
[0017]具体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反应温度为0
±
5℃。
[0018]具体的,所述反应中,涉及的催化剂优选为三乙胺。
[0019]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L

苯丙氨酸、1,6

己二醇、甲苯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的摩尔比为1

3:0.5

2:3

5,并优选2:1:4。
[0020]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反应步骤的温度为130
±
10℃。
[0021]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二羧酸二对硝基苯基酯、双(苯)烷基二酯的甲苯
‑4‑
磺酸盐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1

3,并优选1:1:2。
[0022]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反应步骤的温度为75
±
5℃。
[0023]具体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Rac1抑制剂包括Rac1抑制剂NSC23766;
[0024]所述苯丙氨酸

苯基乙胺复合物与Rac1抑制剂的质量比为1

3:1,并优选2:1。
[002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由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
[002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用于制备治疗前列腺癌的靶向药物的用途。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基于前列腺癌酸性环境和异常血管增多的特性进行改造,进而获得新的纳米递送系统,通过将抗肿瘤药物包载于能被动靶向前列腺癌的纳米递送系统中,增加药物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利用前列腺癌肿瘤组织中具有丰富的且不连续的异常血管,血流灌注丰富且肿瘤内部的酸碱度偏酸性的特点,选择包载Rac1抑制剂NSC23766药物的8P6纳米材料,可以更好的靶向于肿瘤组织,并且在酸性环境中能更精准的释放药物,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可用于前列腺癌靶向药物的开发。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选择的Rac1抑制剂NSC23766是可专一识别Rac1且能够抑制Rac1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的进展的药物,可以为传统治疗耐药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其粒径约为162.3
±
6.7nm,该纳米粒子能根据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延长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强对肿瘤部位的选择性和疗效,降低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8P6 NPs的制备过程;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NSC23766@8P6 NPs的特性检测结果;其中,图2中A为制备的8P6 NPs的宏观特性结果;图2中B为空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二羧酸二对硝基苯基酯的合成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加入对硝基苯酚和葵二酰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收集反应生成的葵二酸对硝基苯酯沉淀,经洗涤、干燥、重结晶,得到针状无色晶体,备用;(2)双(苯)烷基二酯的甲苯
‑4‑
磺酸盐的合成取L

苯丙氨酸和1,6

己二醇混合,随后加入有机溶剂和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进行保温反应,收集反应物进行纯化、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备用;(3)苯丙氨酸

苯基乙胺复合物的合成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加入所述二羧酸二对硝基苯基酯和双(苯)烷基二酯的甲苯
‑4‑
磺酸盐混匀,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收集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干燥,即得苯丙氨酸

苯基乙胺复合物;(4)纳米粒子的合成取合成的苯丙氨酸

苯基乙胺复合物与Rac1抑制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混匀,加入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聚乙二醇充分混匀,收集反应物经洗涤、离心,得到包载药物的纳米离子,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对硝基苯酚、葵二酰氯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

3:0.5

2:1

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靶向前列腺癌的Rac1抑制剂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反应温度为0
±
5℃。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吴均李泽安黄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