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553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竖直板,两个所述竖直板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承载板,且承载板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两个所述竖直板之间设置有上料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共同放置有若干岩棉板本体,且若干个岩棉板本体上端共同设置有两个固定架,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底板上端左后角和右后角均固定安装有竖直杆,且两个竖直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竖直杆后端上部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运输过程中能够对岩棉板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适宜推广。适宜推广。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棉板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岩棉板(Stonewoolboard)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1981年6月量试成功岩棉板是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燃、吸声材料。现如今,岩棉板作为保温隔热材料以其较高的绝热性能和阻火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等领域。
[0003]现有岩棉板加工后需转运登记入仓,并在客户有购买需求时出仓转运,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对岩棉板进行搬运装车,其实际工作效率不高,一次性能够搬运的岩棉板数量较少,并且若搬运时发生磕碰,极易导致岩棉板收到损坏,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竖直板,两个所述竖直板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承载板,且承载板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两个所述竖直板之间设置有上料机构,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共同放置有若干岩棉板本体,且若干个岩棉板本体上端共同设置有两个固定架,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底板上端左后角和右后角均固定安装有竖直杆,且两个竖直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牵引块,两个所述竖直杆后端上部均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把手外表面均包裹有软垫。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两个限位板与安装板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板上端中部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的位置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放置槽。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延伸板,且延伸板与顶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顶板下端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两个所述固定架中的延伸板呈前后对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和数量与放置槽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限位槽均位于与其相对应的放置槽正上方,所述岩棉板本体放置于相对应的限位槽与放置槽之间,且限位槽和放置槽槽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海绵垫,所述弹性海绵垫远离限位槽和放置槽槽壁的一端面均为弧面。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竖直板的相对面中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两个所述竖直板的相对面后部共同固定连接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储存腔,两个所
述竖直板的相对面前部均开设有滑槽。
[0010]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轴之间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之间共同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边面均通过环形轴承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轴套,所述轴套外表面均包裹有缓冲垫,位于前方的所述固定轴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轴左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远离固定轴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四个所述滚轮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将上料机构活动连接在两个竖直板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位于前方的固定轴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13]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缓冲柱和刹车万向轮,所述缓冲柱下端中部开设有圆柱形安装腔,所述刹车万向轮上端延伸至圆柱形安装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与圆柱形安装腔顶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牵引块,便于使用牵引装置拉动整个装置,通过设置有把手和软垫,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手动拉动,驱动方式多样,移动方便。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固定座和安装架,通过设置有安装架和固定座,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能够将岩棉板本体放置于相对应的限位槽与放置槽之间,固定效果好,并且能够将延伸板包裹住两个限位板,从而进一步提高紧固强度,防止岩棉板本体发生倾倒,限位槽和放置槽槽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海绵垫,弹性海绵垫远离限位槽和放置槽槽壁的一端面均为弧面,在运输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岩棉板本体之间发生相互碰撞,从而对岩棉板本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两个滑槽,四个滚轮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在进行上料过程中,能够将整个上料机构滑出,使支撑板下端紧贴地面,即可将岩棉板本体放置于轴套上端面,轴套外表面均包裹有缓冲垫,且轴套能够以中心轴为轴心转动,即在运输过程中能过对岩棉板本体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并且能够有效节省人力。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移动机构,在对岩棉板本体的运输过程中,利用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的弹性形变,能够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过滤,对岩棉板本体起到保护效果,使其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运输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的固定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的安装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的放置槽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的竖直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的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的轴套与中心轴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的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竖直板;21、滑槽;22、第二隔板;23、第一隔板;24、储存腔;3、承载板;4、固定座;41、安装板;42、限位板;43、放置槽;44、弹性海绵垫;5、上料机构;51、固定轴;52、连杆;53、中心轴;54、轴套;55、连接柱;56、滚轮;57、支撑板;58、缓冲垫;6、岩棉板本体;7、固定架;71、顶板;72、延伸板;73、限位槽;8、竖直杆;9、移动机构;91、缓冲柱;92、圆柱形安装腔;93、刹车万向轮;94、固定杆;95、第二缓冲弹簧;96、第一缓冲弹簧;10、连接板;11、牵引块;12、把手;13、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竖直板(2),两个所述竖直板(2)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承载板(3),且承载板(3)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座(4),两个所述竖直板(2)之间设置有上料机构(5),两个所述固定座(4)之间共同放置有若干岩棉板本体(6),且若干个岩棉板本体(6)上端共同设置有两个固定架(7),所述底板(1)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9),所述底板(1)上端左后角和右后角均固定安装有竖直杆(8),且两个竖直杆(8)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牵引块(11),两个所述竖直杆(8)后端上部均固定安装有把手(12),且把手(12)外表面均包裹有软垫(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包括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42),且两个限位板(42)与安装板(41)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板(41)上端中部位于两个限位板(42)之间的位置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放置槽(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包括顶板(71),所述顶板(71)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延伸板(72),且延伸板(72)与顶板(7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顶板(71)下端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73),两个所述固定架(7)中的延伸板(72)呈前后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岩棉板加工用运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73)的位置和数量与放置槽(43)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限位槽(73)均位于与其相对应的放置槽(43)正上方,所述岩棉板本体(6)放置于相对应的限位槽(73)与放置槽(43)之间,且限位槽(73)和放置槽(43)槽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海绵垫(44),所述弹性海绵垫(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杰王栋余祥华赵志臣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罗科雷森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