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53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装到绝缘本体上的拥有若干弹片的遮蔽壳体。上述弹片设置有向外突出形成的突起。所述突起可以使连接器与机箱面板之间的电性连接变得更可靠。(*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连接器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子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符合串行ATA数据接口的电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串行ATA电子连接器普遍用于存储器与主机板之间传输高速信号。由于串行ATA的诸多特性都优于并行ATA,所以串行ATA逐渐取代并行ATA,成为新一代的传输界面。图11揭示了一种直脚型串行ATA连接器,其遮蔽壳体10设有上壁11和下壁12。一对弹片13、14分别从上壁11和下壁12的前端垂直延伸形成。每一弹片13、14相对两末端分别形成有可抵靠在机箱面板上的突出部131、141。连接器跟机箱面板的电性连接主要依靠上述突出部131、141与机箱面板间形成的压力点,而整个连接器仅设有两对压力点,所以连接器跟机箱面板的电性连接可能会变得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其具有改进的遮蔽壳体,使得连接器跟其它设备的电性连接更可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装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端;所述遮蔽壳体具有位于对接端周侧的至少一侧边;所述遮蔽壳体包括至少一个从其侧边向外侧伸展出的弹片,该弹片设有凸向外部的突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弹片上设置的向外的突起可以在连接器安装到对接设备上的时候,弹性抵靠于该设备面板上达成电性连接,从而使连接器跟该设备的电性连接更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电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图2所示电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5-10为电子连接器的遮蔽壳体设置不同弹片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1为现有电子连接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电子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包覆绝缘本体1的遮蔽壳体3及组装到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位于基部11横向两端的一对侧部12及从基部向前伸出的舌部13。舌部13作为绝缘本体1的对接端。沿基部11前后方向贯穿形成一排通道110。通道110呈“十”字形。舌部13表面设有若干与通道110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的收容槽130。导电端子2包括信号端子22和接地端子21,对应地收容于收容槽130内。收容接地端子21的收容槽130a比收容信号端子22的收容槽130b略长。上述一对侧部12具有相同的结构。每一侧部12设有自其内表面向外凹设形成用于导引连接器对接的定位凹槽120。自每一侧部12外表面向内凹设有导引遮蔽壳体3安装到绝缘本体1上的导引凹槽125。导引凹槽125的后部进一步向内凹设形成有与遮蔽壳体3上的弹片361干涉配合的凹陷部123。每一侧部12后部的上表面上形成一凸块124。在绝缘本体1的基部11的中部是一向前伸出的平台111,在平台111与舌部13底面之间形成一接插空腔112。另外,每一侧部12还具有前伸的平板121,在平板121和侧部12的底面之间形成一与接插空腔112相通的收容空腔122。接插空腔112和收容空腔122干涉收容遮蔽壳体3(如图4所示)以防止绝缘本体2和遮蔽壳体3之间的相对运动。在通道110上方是一排沿纵长方向等间隔排列的通槽113。每一侧部12的底面上设有帮助电子连接器100在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定位的定位柱14。如上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接地端子21和信号端子22。在电子连接器100的对接方向上,接地端子21比信号端子22略长。长度上的差异使得接地端子21先于信号端子22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电性连接,以确保电子连接器100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每根导电端子2都具有一个与通道110的“十”字形结构两侧对应的“十”字形干涉部200。遮蔽壳体3主要包括上壁34、下壁35及分别与上壁34和下壁35结合在-->一起的一对侧壁36。这几个部分34、35、36一起构成具有一对相对的长边301和一对相对的短边的矩形对接口30。第一弹片31从一长边301向上延伸,第二弹片从另一长边301向下延伸。第二弹片32和第一弹片31在结构上是相同的,只是第二弹片32是倒置的,所以在此仅详细描述第一弹片31。第一弹片31包括位于长边301中部的中心部312、沿着长边301向相反方向伸展的第一伸展部311和第二伸展部313。为了提高遮蔽壳体3和面板(未图示)间的电性连接的可靠性,中心部312、第一伸展部311及第二伸展部313都具有一个冲压形成的突起。在图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个部分311、312、313都具有对应的向外突出的突起310a、310b、310c。另外,伸展部311、313的远端还具有一弹性突出部3130以保证遮蔽壳体3与面板之间的安全电性连接。弹性突出部3130与上述突起310a、310b、310c分别与对接连接器所安装的面板抵接,其中突出部3130抵接产生的弹力相对较大,突起310a、310b、310c抵接产生的弹力相对较小。对应的,上述短边也向外侧伸展出两个相对的具有突起330的翼片33。下壁35具有一接合缝351,如果我们在下壁35上定义一中心线A-A,那么为给第二弹片32的中心部312提供一合适的位置,接合缝351会偏离中心线A-A。上壁34、下壁35各具有一对弹性臂342、352,分别是为了增强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和电子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2的保持力。在上壁34的末端有一对与绝缘本体1上的凸块124相结合的方形开孔340,以防止绝缘本体1与遮蔽壳体3接合后发生的相对运动,尤其是沿对接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为更好的防止绝缘本体1和遮蔽壳体3之间的相对运动,遮蔽壳体3的每一侧壁36还设有一个起阻碍作用的弹片361。当遮蔽壳体3沿上述前后方向组装到绝缘本体1上的时候,弹片361沿着导引凹槽125滑动并最终收容于凹陷部123内,遮蔽壳体3的下壁35收容于接插空腔112、收容空腔122即平台111、平板121、与舌部13、侧部12之间。遮蔽壳体3还具有两对从下壁35伸出的尾端37,用作电子连接器100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请参阅图5至图10所示,遮蔽壳体3对接口30的长边301上的弹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图5所示的一对相对的弹片31A、32A分别自一对长边301向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突起分别位于弹片的中间位置。图6所示,两弹片31B、32B与弹片31A、32A具有相同的结构,但是每一弹片31B、32B具有2个突起310B、320B。图7所示的遮蔽壳体3,两弹片具有两对相对的伸展部31C、32C,每一伸展部31C、32C各有一个突起310C、320C。图8所示,遮蔽壳体-->3只有两个中心部31D、32D,每个中心部31D、32D具有一个突起310D、320D。图9所示,遮蔽壳体3具有两弹片31E、32E,每一弹片31E、32E有两个伸展部和一个中心部,各部分没有设置突起。如图10所示,两弹片31F、32F,弹片上没有突起,每一弹片31F、32F包括两个相对的伸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装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端;所述遮蔽壳体具有位于对接端周侧的至少一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至少一个从其侧边向外侧伸展出的弹片,该弹片设有凸向外部的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5-6-2 11/1440951.一种电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组装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端;所述遮蔽壳体具有位于对接端周侧的至少一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至少一个从其侧边向外侧伸展出的弹片,该弹片设有凸向外部的突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弹片的末端具有一弹性突出部,弹性突出部与上述突起分别与对接连接器所安装的面板抵接,其中突出部抵接产生的弹力大于突起抵接产生的弹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与:遮蔽壳体包括一上壁、一对相对侧壁及一下壁,上壁、下壁及侧壁围设形成对接口,绝缘本体收容于该对接口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为对接口的一对相对设置的长边,弹片从每一长边向遮蔽壳体外侧伸展。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为对接口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还意张郭志凯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