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电动拆解钳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47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动拆解钳具,包括更换头、主体和手柄,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由第一种材料构成,第一种材料为高强度金属材料,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用于提供可调节的扭矩;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外侧,第二壳体的内壁与第一壳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空隙,空隙内安装有电控组件,第二壳体由第二种材料构成,第二种材料为高强度不导电材料,优选的选择陶瓷材料;主体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更换头,更换头设置有多个连接口;主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手柄由直柄部和横柄部组成,直柄部远离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池块,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多块LED显示屏,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警报器和指示灯。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警报器和指示灯。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警报器和指示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电动拆解钳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制造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动拆解钳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生产制造包括很多零件制造以及总装,其中很多零件如车门件的制造过程需要用到冲压工艺,在冲压之前,需要使用工具钳夹取冲压件放入压床,而在现有技术中,工具钳大多数是手动钳具,手动钳具在夹取冲压件时容易因使用者操作不当和夹持不稳导致脱落或者其他问题使冲压件受损变形,最终影响冲压成型效果,除去使用者的因素外,手动钳具本身不具备高精度,夹取需要多次冲压的冲压件时,由于冲压件的形状重心不断变化,hi用手动钳具不能准确夹取到受力最后的部位。
[000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 113199432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钳头,包括固定钳头、面壳、底壳和移动钳头,所述面壳的一侧设有底壳,所述面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钳头,所述固定钳头的一侧在面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钳头,所述面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所述二号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号连接杆,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一端与移动钳头转动连接。
[0004]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钳头的位置朝向固定,不能灵活调节实现拆解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动拆解钳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拆解钳具,包括更换头、主体和手柄,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由第一种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种材料为高强度金属材料,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由电机、减速变扭器、齿轮组和主轴组成,所述传动组件用于提供可调节的扭矩;所述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且第二壳体完全包裹住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内安装有电控组件,所述第二壳体由第二种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种材料为高强度不导电材料,优选的选择陶瓷材料;所述主体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所述更换头,所述更换头设置有多个连接口,所述多个连接口均可以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多个连接口用于调节更换头的钳口位置;所述主体不与所述更换头连接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由直柄部和横柄部组成,所述直柄部和所述主体同轴,所述横柄部的轴线与所述主体的轴线相交,所述直柄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池块,所述电池块分别与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电控组件有线电信号连接;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多块LED显示屏,多块所述LED显示屏的功能结构完全
一致,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警报器和指示灯。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外壳件的强度,同时保证静电效果,确保使用钳具时的安全性。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多个连接架,每个所述连接架均包括圆环和设在圆环上的连接杆,所述圆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架均由第二种材料构成。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路板和多个检测探头,多个所述检测探头用于检测传动组件提供的扭矩,所述电路板通过电线与多个检测探头电性连接。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单片机和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单片机与多块所述LED显示屏连接,所述单片机设置有保险电路,所述保险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多个检测探头的输出端有线电信号连接,所述保险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保险电路通过设置比较回路和补正回路分析计算输入端的信号值,所述保险电路的输出端向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发送关断信号从而保护电机避免电机过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控制钳具夹取物件的力度大小,增强控制精度。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更换头包括钳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为正方体,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钳体,所述连接部不与所述钳体连接的端面均可以设置连接口。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灵活设置钳口的位置朝向,提高钳具的应用灵活性。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钳体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电线和插头,所述手柄设置有插口,所述插口与所述电控组件连接,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口插接。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置连接口的端面均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更换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卡环,所述卡扣与所述卡环卡接。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直柄部和横柄部分别设置有扳机,所述直柄部和横柄部均设置有防滑皮,所述横柄部不与所述主体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托板。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内外双层壳体,双层壳体采用不同的材料,双层壳体之间设置空隙层,空隙层设置电控组件,能够起到提高钳具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安全性,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钳具主体的重量的效果;2.通过设置检测头、压力传感器、单片机保险电路和LED显示屏,能够起到电子电路通过检测计算钳具使用过程中的状态数据分析操作人员是否正确操作,提高钳具夹取冲压件的精确度,能够有效保护冲压件的效果;3.通过所述主体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所述更换头,所述更换头设置有多个连接口,所述多个连接口均可以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的设置,能够起到更换头可以根据实际冲压件的形状调节更换钳体的朝向,便于使用人员夹具一些边棱翻折角度大的冲压件,提高钳具使用的灵活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体现更换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体现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体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体现电控组件的电气连接图。
[0019]图中,1、更换头;11、钳体;12、连接部;2、主体;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3、手柄;31、直柄部;32、横柄部;4、传动组件;5、电控组件;51、电路板;52、检测探头;6、电池块;7、LED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中心的方向。
[0022]实施例1:如图1

7所示,一种手持式电动拆解钳具,包括更换头1、主体2和手柄3,主体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电动拆解钳具,包括更换头(1)、主体(2)和手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由第一种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种材料为高强度金属材料,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动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4)由电机、减速变扭器、齿轮组和主轴组成,所述传动组件(4)用于提供可调节的扭矩;所述第二壳体(2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侧,且第二壳体(22)完全包裹住第一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内安装有电控组件(5),所述第二壳体(22)由第二种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种材料为高强度不导电材料,优选的选择陶瓷材料;所述主体(2)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所述更换头(1),所述更换头(1)设置有多个连接口,所述多个连接口均可以与所述传动组件(4)传动连接,所述多个连接口用于调节更换头(1)的钳口位置;所述主体(2)不与所述更换头(1)连接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手柄(3),所述手柄(3)由直柄部(31)和横柄部(32)组成,所述直柄部(31)和所述主体(2)同轴,所述横柄部(32)的轴线与所述主体(2)的轴线相交,所述直柄部(31)远离所述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电池块(6),所述电池块(6)分别与所述电机以及所述电控组件(5)有线电信号连接;所述主体(2)的外侧设置有多块LED显示屏(7),多块所述LED显示屏(7)的功能结构完全一致,所述主体(2)的外侧设置有警报器和指示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拆解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壁设置有多个连接架,每个所述连接架均包括圆环和设在圆环上的连接杆,所述圆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壳体(22)的内壁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架均由第二种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疏兴民董德雨岳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之捷常州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