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033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可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其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对接部;对接端子,收容于前述绝缘本体内;以及遮蔽装置,设于绝缘本体上方,用以屏蔽电连接器的对接部,该遮蔽装置可沿大致垂直于电连接器的对接方向的方向平移。此种遮蔽装置除具防止异物进入及外力撞击损坏端子外,更具意义之处在于其以平移方式打开或关闭,相较枢轴转动方式,不会占用电路板上的空间;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门板与连接器间不需预留空间,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较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把外部装置连接到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上,一般是分别于此种外部装置及电子设备上设置互相配合的一组连接器。该组连接器一般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一对接电连接器,有时称为公、母对接电连接器,前述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分别安装有在一配合接口相互配合的若干个导电端子;然而,其在连接配合时往往不能准确对位,而使端子间产生碰撞,以致损坏端子,于是出现了用于将对接电连接器导向配合的导向装置,例如在对接电连接器上设置有导向柱,而于电连接器上设置导向槽,通过导向柱与导向槽的配合而实现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各端子的正确对接。近来,又出现了在电连接器上设置可以开、关的遮蔽装置的设计,以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连接器内而影响电通讯效果,如公开于2003年4月24日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0077929号,其所揭示的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电连接器及对接电连接器,遮蔽装置的两门板通过其上的臂枢接于电连接器的横向端部,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固持于门板的臂上,并处于预紧状态,以使两门板保持闭合,用以屏蔽电连接器的配合部。当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配合时,对接电连接器的导引柱向门板的倾斜部施压,门板绕枢接轴向两边打开,从而露出电连接器的配合部,使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的端子得以配合。当对接电连接器移出时,由于弹性元件的预紧力,门板即又旋转回复至关闭状态。但是,由于两门板分别通过各自的臂枢接于绝缘本体上,通过臂的转轴运动开启的门板,会较为接近甚至接触电连接器绝缘本体两侧的电路板,而使绝缘本体两侧的电路板不能够集成其它元件,此外,为了防止门板在打开时开启幅度不够而产生撞击,以致损坏电连接器,门板与电连接器间需预留一较大空间,因此使得电连接器的厚度较大,且门板与电连接器的组装方式较为复杂。再如公开于2003年8月20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第1437287号,其所揭示的连接器遮挡板,首先,参考其说明书附图的图3,关于中心线CL对称的遮挡板30a和30b分别设在电子装置外壳38的支撑轴39上,使得遮挡板30a和30b-->可以通过支撑轴39做枢轴转动,打开或关闭连接器的对接部11和12,连接器遮挡板30a和30b的枢转轴(轴孔33a、33b)设置在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的端表面16a、16b上,所以防灰尘的遮挡板30a和30b与连接器间不需要较大的空间,但遮挡板30a和30b也是以枢转运动方式打开,处于打开状态时仍会占用电连接器两侧电路板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此种遮蔽装置以平移方式移动,打开时,不会占用电连接器两侧电路板的空间。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遮蔽装置与连接器间不需预留空间,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较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其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对接部;对接端子,收容于前述绝缘本体内;以及遮蔽装置,设于绝缘本体上方,用以屏蔽电连接器的对接部,该遮蔽装置可沿大致垂直于电连接器的对接方向的方向平移。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遮蔽装置除具防止异物进入的作用外,在对电子产品的集成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下,更具意义之处在于所述遮蔽装置以平移方式相对绝缘本体运动,相较枢轴转动方式,不会占用电路板上的空间,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遮蔽装置与连接器间不需预留空间,电连接器的整体尺寸较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前视局部放大视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对接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对接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对接电连接器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电连接器与其对接电连接器的半配合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电连接器与其对接电连接器的完全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具有遮蔽装置2的电连接器300,其与对接电连接器500相配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电连接器300具有纵长构形的第一绝缘本体1,遮蔽装置2,端子4及第一遮蔽壳体5。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包括一第一基部10及由第一基部10向上延伸的第一对接部11。所述第一对接部11包括沿纵长轴向平行延伸的一对第一侧壁12、大体与第一侧壁12相垂直的一对第一端壁13及于底部向上延伸的第一舌板14。第一侧壁12与第一端壁13相邻接且包围形成一收容腔15。第一端壁13垂直向上延伸有T型第一导向部16。所述第一侧壁12由第一遮蔽壳体5包覆,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的第一基部10的底面扣合一第一定位板17。所述第一侧壁12上边缘间隔设置有若干凹槽120,于每一第一侧壁12靠近第一端壁13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基部10底面齐平的具有卡扣端122的两第一卡持部121,两第一卡持部121间间隔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23及卡持块124,所述第一定位部123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25。所述第一遮蔽壳体5具有沿纵长片体下端间隔设置的卡持片51,缺口52及第一引脚53。第一遮蔽壳体5通过卡持片51卡持于第一侧壁12的凹槽120中,缺口52嵌合于卡持块124,第一引脚53穿过定位部123的定位孔125并延伸出第一绝缘本体1外,从而使第一遮蔽壳体5固定于第一侧壁12。所述第一定位板17的角端分别延伸设有第二卡持部171,其板体上设有一对长槽172及若干孔洞173。第一定位板17通过其角端的第二卡持部171与第一卡持部121的卡扣端122扣合,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1底端。所述第一舌板14位于收容腔15的中央,于第一舌板14的两侧设有用于收容端子4的第一收容信道141及第二收容信道142;所述若干端子4包括电源端子41及信号端子42,分别收容于对应的第一收容信道141及第二收容信道142内,每一端子4均包括与对接电连接器500相连接的接触部,及自接触部向下延伸,分别通过第一定位板17的长槽172和孔洞173伸出于绝缘本体外,用以安装至电路板上的安装部。所述收容腔15包括邻近第一端壁13的导引腔151,其位于第一端壁13及第一舌板14之间。所述每一第一端壁13内侧中间开有一狭槽131,每一外侧上端设有一对关于狭槽131对称的定位块132。请同时参照图3所示,所述T型第一导向部16包括平板部161,连接平板部161于第一端壁13上的直立部162,所述-->平板部161的宽度大于所述直立部162的宽度,所述平板部161靠近导引腔151的侧开有与狭槽131位置对应的切口163。请再参照图2所示,所述遮蔽装置2包括呈纵长矩形薄板状的两对称门板21、22及螺旋弹簧3,由所述门板21、22的末端中部垂直向下延伸并又向外弯折有两对结合部211、221,门板21、22的板体纵向末端设有内侧贯通的狭槽状第二导向部212、222,紧挨第二导向部212、222的板体冲压形成向下倾斜的对接导引面213、223。所述结合部211、221包括臂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可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其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对接部;对接端子,收容于前述绝缘本体内;以及遮蔽装置,设于绝缘本体上方,用以屏蔽电连接器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装置可沿大致垂直于电连接器的对接方向的方向平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可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其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对接部;对接端子,收容于前述绝缘本体内;以及遮蔽装置,设于绝缘本体上方,用以屏蔽电连接器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装置可沿大致垂直于电连接器的对接方向的方向平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遮蔽装置具有第二导向部,前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互相配合,而可使遮蔽装置相对绝缘本体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对接部包括沿绝缘本体纵长轴向平行延伸的一对侧壁、大体与前述侧壁垂直的一对端壁及位于前述侧壁及端壁间的舌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端壁包围形成一收容腔,所述舌板与端壁间形成有导引腔,且在所述端壁上设有定位块。5.如权利要求2或4中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装置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门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装置还包括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