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021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包括下模头、挤压涂布式上模头、气缸、驱动器和控制器,所述挤压涂布式上模头的模口位置设置一可调节垫块,所述可调节垫块与固定在挤压涂布式上模头的模口上方位置的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气缸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可调节垫块的移动实现极耳中置涂布,可以实现极耳槽位浆料的精准阻隔,操作简单,可实现极耳槽位单边区域浆料阻隔,不影响另一边发挥,从而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从而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从而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市场上3C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对锂离子电池尤其在高倍率快充领域的要求更加迫切。其中改善锂离子电池快充能力的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实现极耳中置设计结构,即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上增加两个极耳焊接点位,从而降低锂离子在极片上的传输距离,降低整体电池的极化内阻,实现电池的大倍率充放。
[0003]目前常用的极耳中置极片涂布方式有间歇涂布的方式和极耳槽位贴胶涂布的方式等,间歇涂布即在极片极耳位不涂浆料,这样会造成电芯能量密度的损失;贴胶涂布工序复杂,操作困难,涂布优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包括下模头、挤压涂布式上模头、气缸、驱动器和控制器;所述下模头和挤压涂布式上模头以上下位置相对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涂布式上模头的模口位置设置一可调节垫块,所述可调节垫块与固定在挤压涂布式上模头的模口上方位置的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驱动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气缸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涂布背辊前端两侧的尺寸测量仪,所述尺寸测量仪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涂布背辊后端两侧的涂布检测仪,所述涂布检测仪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垫块活动安装在挤压涂布式上模头的模口位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垫块采用方形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垫块采用金属材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垫块表面涂覆有防腐耐磨层。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控制可调节垫块的移动实现极耳中置涂布,可以实现极耳槽位浆料的精准阻隔,操作简单,可实现极耳槽位单边区域浆料阻隔,不影响另一边发挥,从而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0015](2)本技术在涂布过程中可以实时对极片极耳位进行检测,提高生产优率,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原理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为:1、下模头,2、挤压涂布式上模头,3、可调节垫块,4、气缸,5、驱动器,6、控制器,7、尺寸测量仪,8、涂布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包括下模头1、挤压涂布式上模头2、气缸4、驱动器5和控制器6;所述下模头1和挤压涂布式上模头2以上下位置相对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涂布式上模头2的模口位置设置一可调节垫块3,所述可调节垫块3与固定在挤压涂布式上模头2的模口上方位置的气缸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6与驱动器5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5与气缸4电性连接。
[0021]本技术通过将控制器6与驱动器5电性连接,使得驱动器5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求,产生驱动信号来驱动气缸4运行,由于气缸4的活塞杆与可调节垫块3固定连接,进一步使得气缸4能够带动可调节垫块3上下移动,实现控制器6与可调节垫块3联动,使得可调节垫片3能够按照输入指令运转,进而实现极耳中置涂布,实现对浆料的精确阻隔,以及对涂布极耳位的精准控制,从而在每条涂布极片上形成两个或者多个极耳空箔区槽位的方法,实现中置极耳极片涂布设计。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涂布背辊前端两侧的尺寸测量仪7,所述尺寸测量仪7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
[0023]本技术通过尺寸测量仪7来检测极片尺寸,为控制器提供数据参考,从而能够根据极耳放置位位点来生成控制指令。
[0024]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涂布背辊后端两侧的涂布检测仪8,所述涂布检测仪8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
[0025]本技术的涂布检测仪8采用红外传感器来检测涂布极耳位的位置和涂布极耳位宽度,根据红外传感信号来实现涂布极耳位的位置调整和涂布极耳位宽度检测,从而实现极片中置极耳位置和尺寸的稳定。
[0026]本技术在原有传统挤压涂布上模头的基础上添加可调节垫块3,并给可调节垫块3添加控制系统和极片极耳位检测装置,使可调节垫块3可以按照控制指令上下移动,实现对浆料的精确阻隔,以及对涂布极耳位的精准控制,从而在每条涂布极片上形成两个或者多个极耳空箔区槽位的方法,实现中置极耳极片涂布设计。
[0027]本技术的可调节垫块3可以采用方形结构,从而更方便的实现对浆料的精确阻隔;同时为了保证可调节垫块3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可以将可调节垫块3采用金属材质,并且在可调节垫块3表面涂覆有防腐耐磨层。
[0028]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浆料在上下模头和可调节垫块3之间流出,控制器
6根据背辊转速和极片涂布速度给可调节垫片下移动命令,可调节垫片3收到命令后开始有节奏的上下移动,阻隔浆料,达到涂布空位目的,检测和纠偏装置检测极片涂布极耳位尺寸并判定是否合格。
[0029]本技术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技术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技术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头(1)、挤压涂布式上模头(2)、气缸(4)、驱动器(5)和控制器(6);所述下模头(1)和挤压涂布式上模头(2)以上下位置相对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涂布式上模头(2)的模口位置设置一可调节垫块(3),所述可调节垫块(3)与固定在挤压涂布式上模头(2)的模口上方位置的气缸(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6)与驱动器(5)电性连接,所述驱动器(5)与气缸(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极片极耳中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涂布背辊前端两侧的尺寸测量仪(7),所述尺寸测量仪(7)与控制器(6)电性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勇泉贵岭陶德瑜杜晨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