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测试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367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属于测试盒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测试盒,包括盒体以及盖设于所述盒体的顶盖,所述盒体包括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围成容置空间的侧壁,所述底壁、所述侧壁以及所述顶盖至少之一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支撑结构;电池测试盒,用于放置电池以进行安全测试,有效地避免将电池直接放置放入测试箱体中进行测试,导致电池燃爆时对测试箱造成损坏,延长测试箱的使用寿命以及保护测试员的安全;通过散热结构和支撑结构的配合使用,有效地使得电池测试盒内的电池可均匀受热,支撑结构可以让受测电池保持悬空状态,减少电池与电池测试盒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电池受测试箱的内壁温度的影响,增加电池测试结果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测试盒的,具体涉及电池测试盒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软包锂电池的应用在社会中越来越广泛。对软包锂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2、目前行业内常规安全测试是将电池直接放入测试箱体中进行测试,电池在爆燃时对测试箱造成损坏,影响测试箱寿命和安全性,长期损坏箱体也对测试员的安全产生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电池测试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电池直接放入测试箱体中进行测试时,电池爆燃时影响测试箱寿命,以及测试员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电池测试盒,包括盒体以及盖设于所述盒体的顶盖,所述盒体包括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围成容置空间的侧壁,所述底壁、所述侧壁以及所述顶盖至少之一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容置空间内设置有支撑结构。

4、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竖板,多个所述竖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5、优选地,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以及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二散热孔设置于所述侧壁,所述第三散热孔设置于所述顶盖。

6、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和多个所述竖板沿x轴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7、优选地,所述第三散热孔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三散热孔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顶盖上,且多个所述第三散热孔与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一一对应设置。

8、优选地,所述侧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每个所述第一侧壁和每个所述第二侧壁均设置有第二散热孔。

9、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每个所述第二侧壁具有向所述容置空间延伸的台阶部,所述顶盖的底部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10、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侧壁的顶部到所述台阶部的距离。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形状、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形状以及所述第三散热孔的形状均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

12、优选地,所述顶盖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电池测试盒,用于放置电池以进行安全测试,有效地避免将电池直接放置放入测试箱体中进行测试,导致电池燃爆时对测试箱造成损坏,延长测试箱的使用寿命以及保护测试员的安全。通过散热结构和支撑结构的配合使用,散热结构设置于底壁、侧壁以及顶盖中的至少一个上,有效地使得电池测试盒内的电池可均匀受热,支撑结构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电池放置于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可以让受测电池保持悬空状态,减少电池与电池测试盒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电池受测试箱的内壁温度的影响,增加电池测试结果可靠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0)以及盖设于所述盒体(10)的顶盖(20),所述盒体(10)包括底壁(11)以及与所述底壁(11)围成容置空间(13)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所述侧壁(12)以及所述顶盖(20)至少之一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容置空间(13)内设置有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竖板(14),多个所述竖板(14)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孔(15)、第二散热孔(16)以及第三散热孔(21),所述第一散热孔(15)设置于所述底壁(11),所述第二散热孔(16)设置于所述侧壁(12),所述第三散热孔(21)设置于所述顶盖(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1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15)和多个所述竖板(14)沿x轴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孔(2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三散热孔(21)沿x轴方向间隔设置于顶盖(20)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22),每个所述第一侧壁(121)和每个所述第二侧壁(122)均设置有第二散热孔(1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侧壁(121)和/或每个所述第二侧壁(122)具有向所述容置空间(13)延伸的台阶部(17),所述顶盖(20)的底部与所述台阶部(17)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的厚度(a)小于或等于所述侧壁(12)的顶部到所述台阶部(17)的距离(b)。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15)的形状、所述第二散热孔(16)的形状以及所述第三散热孔(21)的形状均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22)。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0)以及盖设于所述盒体(10)的顶盖(20),所述盒体(10)包括底壁(11)以及与所述底壁(11)围成容置空间(13)的侧壁(12),所述底壁(11)、所述侧壁(12)以及所述顶盖(20)至少之一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容置空间(13)内设置有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竖板(14),多个所述竖板(14)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孔(15)、第二散热孔(16)以及第三散热孔(21),所述第一散热孔(15)设置于所述底壁(11),所述第二散热孔(16)设置于所述侧壁(12),所述第三散热孔(21)设置于所述顶盖(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1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孔(15)和多个所述竖板(14)沿x轴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测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燚李伟章海峰程子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