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戚成吉专利>正文

新能源流体循环动力系统技术发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9010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51
新能源流体循环动力系统技术发电方法,技术创新秉持开源、节能和减排的创新思维,依托成熟的传统动力机械技术基础创新借鉴前沿的飞轮储能器技术,核心技术是自主、原创的多级重力飞轮转子储能、多维杠杆机械助力电磁驱动流体动力循环系统新技术,创新技术揭示了动力机械杠杆省力做功在客观上存在能量形式不对称转换的技术原理,将会在能源和交通相关领域诞生划时代的系列创新技术,提前实现人类所梦寐以求的未来理想能源目标,迎接全面电气化时代彻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代彻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流体循环动力系统技术发电方法


[0001]新能源、交通和能源领域动力机械应用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能源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人类社会现有火电和核电能源发电技术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同时也衍生了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碳排放等污染问题制约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近世界范围频繁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迫使人类思考还是要通过科技手段亟待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动力机械省力做功能量形式不对称转换技术原理的揭示,将会在能源、交通相关领域诞生划时代的系列创新技术,从而担负起历史的重任迎接全面电气化时代的到来,彻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新能源及相关应用领域,有效解决能源利用所存在的能源枯竭、碳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动力机械效率低下的行业难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新能源循环动力系统发电技术方案技术进步源自于创新技术的实践探索,新能源循环动力系统技术创新源自于上二代的机械能动力系统技术(专利申请号:200810008128.7;201010253062.5)的创新实践,技术升级至第三代机械能动力系统技术,树立开源、节能、减排的创新思维理念,克服传统电磁驱动技术创新思维僵化,依据创新实践探索出传统与创新技术的完美传承融合的技术路径,依据传统成熟的动力机械技术基础创新融合前沿的飞轮储能器技术,创新设计新能源高效的多级飞轮流体循环动力驱动系统技术。
[0004]二、新能源循环动力系统发电装置的基本结构多级飞轮循环动力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由多个重力飞轮组装成一体的重力飞轮转子和其两端的轴承所组成,以及安装在每个重力飞轮转子上的数量众多双面驱动结构的叶轮片,重力机座包含有下半个与重力飞轮和叶轮相匹配的轮槽,与飞轮两端的轴承座安装位置的结构,以及机体外壳包含上半圆轮槽的上壳体盖,在机座和外壳底部的每个重力飞轮的轮槽切线要有流体进和排的接口与循环动力管道接口,以及飞轮转子驱动电机或传统驱动电机、.离心或轴流式流体循环动力驱动装置,液体驱动介质的还要有储存箱,低转速模式发电机还要配置适配的星形减速机,与系统动力匹配的发电机和机械组件相关的各种传感动器,国标电源输入端口和发电电源输出端口,系统发电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0005]三、新能源流体循环动力系统技术发电方法新能源流体循环动力系统技术发电方法的核心技术是依托传统动力机械技术基础创新融合飞轮储能器技术,创造专利技术了多级飞轮电磁驱动流体循环动力系统技术,这是对前沿的飞轮储能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由单级、单个高速或超高速的飞轮转子,由传统电机驱动做功的技术路径;创新设计为多个重力飞轮转子组合的中高速机械构件,由飞轮转子电机或传统电机利用流体动力重力飞轮转子的轮上直接施力驱动多级重力飞轮转子,流
体动力往复循环驱动系统助力的技术方法。
[0006]1.飞轮转子特型驱动电机飞轮转子驱动电机的核心技术是高效的电磁驱动创新集成融合杠杆力学效能先进的创新技术路线,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传统电机单纯追求能量密度而使用蛮力低效落后的技术,从而发挥电驱原动力更高的能量转化效能。飞轮转子特型驱动电机具有转矩大、散热好的优点,但是超大飞轮转子不适合设计较高的转速,电机适用类型为三相感应调速电机,利用变频器变频控制多级电机的低速起动,变频调速提升至理想的几百转至5000r/min的中、高速度,电机设计适用定子凸极结构的分数槽集中绕组,至少是72极的定子磁极,转子直径通常在1500mm,厚度在150mm左右,电机外壳要更加的坚固,飞轮转子要有更高加工精度及动平衡标准。电机定转子可选用高导磁硅钢片冲压成若干个弧段片层层叠压,或是线圈组铁芯叠压模块组合成定子铁芯,而转子铁芯只适用硅钢片冲压成若干个弧段片层层叠压而成,再依据转子鼠笼的结构安装铜条、铜环,再利用模具压造成一体。
[0007]2.多级重力飞轮转子多级飞轮循环动力驱动系统是由多级、多个重力飞轮,每个飞轮是一个独立的储能和动力驱动单元,最大数量为每三个一组为一个单元重力飞轮组合,可以组合6、9、12极,甚至是更多重力飞轮的组合飞轮转子,每个重力飞轮的轮外沿预留数量适宜的与叶片丝杆匹配的螺母深孔,直接在飞轮转子轮外侧安装数量众多的叶片组合成重力飞轮转子叶轮,3个重力飞轮转子为一组方便在每个重力飞轮的两侧安装轴承及润滑系统,并由联轴器联接成一体的重力飞轮转子,并在重力飞轮转子末端设置动力输出接口与减速机或发电机相联。
[0008]多级飞轮流体循环动力驱动系统的驱动介质通常有液体的水、油和气体空气,气体的驱动介质适合中高速的驱动系统;而液体的通常更适应中大型中低速的驱动系统。流体动力循环模式有多级飞轮叶轮之间相互贯通的整体螺旋循环,以及流体动力单个重力飞轮转子圆环内的自循环。
[0009]3.重力飞轮上的叶轮片叶轮叶片是指附着在重力飞轮环上众多的叶轮片,其结构形态和大小可参照重力飞轮的宽度确定基本规格,依据驱动介质确定叶片的形态、叶片的角度,具体可参考汽轮机和水轮机叶片的形状及排列的密度和角度。重力飞轮上的叶轮片为双面结构的叶片,目的是正反面均具有流体动力驱动作用,叶片的下部是一丝杆结构方便与重力飞轮上螺母丝孔相匹配安装、调试和更换。叶片要有较高的抗高压冲击、抗机械疲劳强度,采用普通碳钢利用模具铸造或冲压成型的方式制造叶轮片,并切削加工光滑的棱角和弧面。
[0010]4.重力外壳机座是指能够安装进匹配多级重力飞轮转子及相关组件的机座外壳,机体外壳分半圆上壳体盖和下半外壳机座,重力外壳机座要能够匹配重力飞轮叶轮、轴承和环形飞轮叶轮槽,叶轮槽有单个飞轮转子循环轮槽和多级飞轮转子整体螺旋循环两种方式,对于后者要在整体轮槽的底部与相邻的叶轮槽斜对面相联通串联成整体螺旋形管道。在机座外壳外安装与飞轮转子相匹配的动力循环接口及飞轮转子特型电机或传统电机驱动的离心或轴流式流体循环动力系统,气动的要设有进气口,液体驱动介质的要设有储存箱,并在机体的重要节点处安装各类测控传感器。
[0011]5.离心式流体循环动力驱动系统由飞轮转子特型驱动三相变频调速电机或是传统制式电机为动力驱动离心式流体动力装置所组成,创新设计为主动式的离心式转子叶轮流体循环助力驱动的高效动力循环模式,其中,离心流体驱动装置创新设计为两组叶轮,一个是较小直径动力主动式的离心叶轮轴向进气口,通常为通气管道截面的2倍以上,另一个是被动式叶轮较大甚至是可与飞轮转子电机的转子直径相当,由重力飞轮转子叶轮流体动力循环驱动电机的循环助力做功,驱动流体动力通过涡轮外壳,逆时针旋转气流驱动飞轮转子叶轮顺时针旋转做功,流体循环方式有多级重力飞轮转子螺旋槽循环助力和飞轮转子叶轮槽封闭自循环助力方式。
[0012]6.轴流式流体循环动力驱动系统由飞轮转子特型驱动三相变频调速电机或是传统制式电机为动力驱动轴流多级叶轮转子驱动装置,轴流类型流体动力驱动系统创新设计成双向驱动的叶轮转子装置,驱动电机居中流体管道安装,流体进口端为由小到的多级叶轮转子流体循环动力驱动机械助力,流体出口端为由大渐变到小的多级叶轮转子所组成,叶轮转子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流体循环动力系统技术发电方法,其特征是,秉持开源、节能和减排的创新思维,其核心技术是依托成熟传统动力机械技术基础创新融合前沿的飞轮储能器技术,是自主、原创的电磁循环动力多级飞轮储能、多维杠杆机械助力电磁驱动流体循环动力系统杠杆机械助力创新技术,核心构件有飞轮转子特型三相变频调速电机或是传统制式的三相变频调速电机、重力飞轮叶轮转子和流体循环动力系统装置,传承融合创新设计多级重力飞轮转子的轮上流体施力做功的动力驱动系统,以及流体动力双向往复循环驱动系统机械助力转动做功发电高效能的技术路线,流体动力循环方式有重力飞轮转子与流体驱动系统的闭环内循环助力;以及每个飞轮转子螺旋串联与流体驱动系统的整体循环助力方式。2.飞轮转子特型驱动电机,适配电机类型为三相感应变频调速电机,核心技术是电磁驱动创新融合杠杆高效能的创新技术路线,发挥电驱动力更高的能量转化效能,电机设计适用定子凸极结构的分数槽集中绕组,至少72个定子磁极,飞轮转子直径通常在1500mm,厚度在150mm左右,电机外壳要更加的坚固,飞轮转子要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及动平衡标准,定转子可选用高导磁硅钢片冲压成若干个弧段片层层叠压,或是线圈组铁芯叠压模块组合成定子铁芯;而转子铁芯只适用硅钢片冲压成若干个弧段片层层叠压而成,再依据转子鼠笼安装铜条、铜环,利用模具压造成一体,飞轮转子特型电机具有转矩大、散热好的优点,超大的飞轮转子不适合设计超高的转速,利用变频器控制电机的低速起动,变频调速提升至理想的中、高速转动做功速度。3.多级重力飞轮转子,是由多个重力飞轮转子和转子上双面驱动结构的叶轮片,以及在飞轮转子两端的轴承所组成,重力飞轮转子可一体化铸造方式制造要有更高的加工精度及动平衡标准,每个重力飞轮均是一个独立的储能、助力和流体动力驱动单元,可以组合3、6、9、12极,甚至是更多重力飞轮转子,在每个重力飞轮的轮外沿预留数量适宜的与叶片丝杆匹配的螺母深孔,直接在飞轮转子的外沿上安装数量众多的叶轮片所组成飞轮转子叶轮,在重力飞轮组转子的末端设置动力输出轴接口与减速机或直联发电机。4.双面结构的叶轮片,其结构形态和大小可参照重力飞轮的宽度确定基本规格,依据驱动介质确定叶片的形态、叶片的角度,具体可参考汽轮机和水轮机叶片的形状及排列的密度和角度,叶片的结构为上部为双面结构的叶片,目的是其正反两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成吉
申请(专利权)人:戚成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