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9003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底壁后端一体弯折延伸设有固持片,而主体部两端延伸设有固持部,且固持部设有贯穿其前后方向的通孔,固持片穿过绝缘本体的通孔后铆平在固持部的前表面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输出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设置在便携式电子产品接口上以传输信号的输入/输出连接器。
技术介绍
输入/输出连接器通常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的接口上以传输信号。常规输入/输出连接器如Hirose美国公司网站上所公布的3500 Series输入/输出连接器(网址:www.hirose.com/hiroseusa.htm)所示,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外围包覆有遮蔽壳体以防止电磁波的干扰。另外,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美国专利第6,203,335号、第6,083,051号及日本专利JP特开平11-185862号所示,其中第6,203,335号及第6,083,051号所揭示的输入/输出连接器在遮蔽壳体侧壁中部及后端相向凸设有第一翼片及第二翼片,而绝缘本体两侧对应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通过第一翼片与第一凹槽及第二翼片与第二凹槽的卡合而使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组装在一起,当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第一、第二翼片用于阻止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发生相对位移。但是当作用力作用于绝缘本体时,第一、第二翼片容易受到破坏,以致于第一、第二翼片在对接连接器插入过程中不能有效抵抗作用于绝缘本体的作用力,因此容易因插入力过大而使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间发生相对位移,进而造成该输入/输出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电路板上相应的电子线路断开。另外,日本专利第11-185862号所揭示的输入/输出连接器的遮蔽壳体一侧表面裁切折曲形成一“U”形压入片,绝缘本体对应“U”形压入片处设有槽沟,通过“U”形压入片与槽沟的配合而将绝缘本体固持在遮蔽壳体之特定位置上,但是此种设计仍不能有效防止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在竖直方向的相对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间可靠定位的输入/输出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输入/输出连接器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其中遮蔽壳体底壁后端一体弯折延伸设有固持片,绝缘本体则设有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端延伸设置的固持部,且固持部设有贯穿其前后方向的通孔,固持片穿过绝缘本体的通孔后铆平在固持部的前表面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输入/输出连接器通过遮蔽壳体上所设的固持片穿过绝缘本体固持部上的通孔后并铆平在固持部的前表面上,如此可保证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间可靠定位,进而使导电端子与电路板之间可靠电性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图3沿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输入/输出连接器7包括遮蔽壳体1、绝缘本体2及导电端子3。其中遮蔽壳体1由一金属片压制弯折围设而成,包括顶壁10、两侧壁11及底壁13,且顶壁10上设有一对开口101,两侧壁11前端均弯折设有卷边14以利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插入。底壁13后端两侧一体向上弯折延伸设有两固持片15,每一固持片15包括第一挡部151、第二挡部152及连接第一挡部151与第二挡部152的连接部153,且固持片15在与绝缘本体2固持前,其第一挡部151与连接部153处于同一水平面。另外,底壁13在金属片的结合处向上凸伸设有一对垂直于底壁13的悬臂132。绝缘本体2包括主体部20及对称设于主体部20两侧的两固持部21。其中主体部20上开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3的收容槽201,并且主体部20的后端还设有开槽202,用以收容遮蔽壳体1底壁13上的悬臂132。两固持部21中部均开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211、212的通孔213,并且固持部21的前表面211由-->上向下开设有至通孔213处的第一凹槽214,而后表面212则由下向上开设有至通孔213处的第二凹槽215,且第一、第二凹槽214、215均与通孔213相连通。导电端子3包括固持部30、自固持部30前端向下弯折延伸的接触部31及自固持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的连接部32,且导电端子3在与绝缘本体2固持前,其接触部31与固持部30处于同一水平面。连接部32底端水平弯折延伸设有焊接部33。另外,固持部30及连接部32两侧凸设有与绝缘本体收容槽201两侧的绝缘体相卡持的凸刺34。请配合参照图3及图4所示,组装时,导电端子3收容在绝缘本体2的收容槽201内,接触部31自固持部30前端向下弯折延伸收容在收容槽201的前端,固持部30及连接部32两侧的凸刺34与收容槽201两侧的绝缘体相卡持以固持导端子3。遮蔽壳体1包覆绝缘本体2,其中遮蔽壳体1上的固持片15穿过绝缘本体2上的通孔213后,其第一挡部151向上弯折并铆平在第一凹槽214上,而其第二挡部152则抵靠在第二凹槽215上,如此可保证遮蔽壳体1与绝缘本体2间可靠定位,进而使导电端子3的焊接部33与电路板(未图示)之间可靠电性连接。底壁13上的悬臂132收容在绝缘本体主体部20后端的开槽202内,以防止遮蔽壳体1的底壁13变形。另外,开口101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凸肋,从而保证输入/输出连接器7与对接连接器准确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设有主体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底壁后端一体弯折延伸设有固持片,而主体部两端延伸设有固持部,且固持部设有贯穿其前后方向的通孔,固持片穿过绝缘本体的通孔后铆平在固持部的前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片设有第一挡部及第二挡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输出连接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强刘利琦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