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惠特克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电气连接件的导电罩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04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的连接件阵列(10),它包括导电罩壳(16)和两个电气连接件(12、14)。导电罩壳包括第一导电平板(60),用于隔离两个电气连接件(12、14),并且把一个连接件的引脚(34)和另一个连接件的引脚(38)隔开。罩壳还包含焊接引脚(68),以实现与电路板(18)上的接地电路的电气连接。第二导电平板(64)与第一平板(60)隔开并且与之平行。触点(72、80)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平板的边沿延伸,并且如此安排使得当存储卡(28、30)与两个连接件配合时,触点与两存储卡的导电外表面实现电气连接。两连接件通过一对夹片(50)以垂直层叠位置固定,此处夹片是与两连接件框架外壁上形成的开口过盈连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气连接件的导电罩壳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罩壳,用于为罩壳所连的电气连接件中的信号引脚提供接地参考。为了使电子设备的接口标准化,在某些情况下,工业界已给接口用的连接件规定了引脚分配。例子之一就是与各种计算机应用中所用的存储卡相连接的68针连接件。此种连接件有60针信号引脚,4针接地引脚,4针直流电压引脚,所有这些引脚的功能都是工业界预先分配好了的。电气连接件的信号对地比值等于该连接件的信号引脚数除以接地引脚数。由于就本公开内容而言,直流电压引脚在实际上相当于交流电压的接地引脚,所以该68针连接件的信地比是7.5∶1.0。在计算机应用中,典型的情况是,多条线路被同步切换,而这种切换操作所产生的所有返回电流都必须通过接地引脚之一返回。因此,单个接地引脚必须能够吸收大约8个信号引脚的返回电流。在信号上升时间相对较慢、大约8~10纳秒范围的时候,这不会引起什么问题。然而,当信号上升得更快时,如某些计算机应用中那样,则接地引脚中的感应电压就会增大。导致“接地反冲”或者共模噪声。当接地反冲相对信号电平达到足够高电平时,系统可能会变得无法可靠地读取信号并对信号作出反应,由此导致本行业熟知的“误触发”。由于引脚分配已经为工业界固定,所以信号对地比值是无法改变的。然而,为了减小较快上升时间的不利影响,可以采用导电罩壳来将存储卡的地与使用存储卡的设备的地电气互连。美国专利第5,288,247号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罩壳及相关的连接件,该专利是1994年2月22日颁给Kaufman的,这里引用以供参考。’247号专利中的罩壳被设计成包围着连接件的顶部和两侧。数个触点从罩壳上延伸,并且与该连接件所配合的存储卡的导电外表面电气相连。罩壳与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电气连接,这导致设备性能的极大的改善。在某些设备中,非常希望使用一块以上的存储卡,但是额外的存储卡连接件需要相当一部分电路板空间,有可能无法满足。因此,一种能够接纳垂直层叠的多个连接件的罩壳正是所需的,这些层叠的连接件从这单个连接件罩壳的性能被改善中受益。本文公开了一种导电接地平板罩壳,它可用于多个电气连接件,每-->个连接件都有一组信号引脚以实现与电路板上的线路的电气连接。罩壳被设计用于与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电气连接,以便为引脚提供接地参考。每个连接件用来容纳并且电气耦合于一个电气模块。罩壳包括隔离相邻的连接件及其各自的信号引脚组的一导电层,以及从该处延伸的触点,这些触点用于当该模块与所述多个连接件之一配合时与每个电气模块的外表面  连接。下面将通过实例的方式,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图1是双连接件阵列和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罩壳的等轴视图;图2是图1的连接件阵列旋转180度后的等轴视图,并且示出了两块正待插入的存储卡;图3是沿图2的3-3线所得的剖面图;图4、5、6分别是图1中罩壳的前视图、顶视图和侧视图;图7是图4所示罩壳的等轴视图;图8示出了用于图1所示连接件阵列的电路板上孔的图样布局;图9是表示罩壳与两连接件间的装配关系的剖面图。图1、2、3给出带有罩壳的双连接件阵列10。阵列10包括垂直层叠排列的第一和第二存储卡连接件12和14,还包括导电罩壳16。阵列10通过两个螺钉20固定到电路板18上,螺钉穿过电路板上的孔21(参见图8),旋入位于电路板另一侧的螺母(未示出)。每个连接件12和14包含具有带引导槽26的延展侧臂24的绝缘框架22。从图2可以最清楚地看出,第一和第二存储卡28和30被安排陷入到导引槽26中,并与其相应的连接件12和14配合。在图3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连接件12包括多个电气触头32,它们穿过框架22,最后终止于引脚34,这些引脚向下穿过电路板18上的孔并与该电路板上的线路的电气连接。同样地,连接件14包括多个电气触头36,它们穿过基座22,最后终止于引脚38,这些引脚向下穿过电路板18上的另一组开口并与那里的线路形成电气连接。参见图8,请注意连接件12的全部引脚34这样布置,使得它们穿过在电路板18上排列成平行的四行42的孔40,同时全部引脚38如此布置使之穿过分成平行的四行46排列的孔44。塑料标准引线导板48含有通孔,其排布与图1和3中适当位置示出的孔40和44相同,导板48的作用在于接通常方式帮助阵列10安到电路板18上。连接件阵列10在安装到电路板18之前,用一对长条状的夹-->片50固定到一起。在图1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此对长条状的夹片50穿过两连接件框架22外沿上的定位槽52,与之过盈配合,使得两连接件能够紧紧地固定在一起。除了可以用螺钉20将阵列10固定到电路板18上外,还有一种替代的办法,那就是让长条夹片50带有一个倒钩末端50(未示出),让它过盈地延伸穿过电路板上合适的定位孔。连接件12和14均基本上与前面引用的′247号专利中所公开的单个连接件相类似,此连接件的更详细了解可以参考该专利。如图4、5、6和7所示,罩壳16包含有基本平的第一平板60,第二平板64,以及侧板66和67。第一平板60带有向下弯折部分62。第二平板64与第一平板60隔开一段距离并且与之平行。数个焊接引脚或引线68从弯折部分62向下延伸,以便与电路板18上的接地电路相连。引脚68的排列间距和尺寸大小与电路板上的一系列钻孔90相适应,以便能插入这些孔,孔90分布于两组孔行42和46之间,如图8所示。邻近其自由端带有触点72的第一组触片70从罩壳的第一棱边74延伸出来并在76处作一弯曲,弯曲的角度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在本实施例中大约为172度,这使得触点72位于第一平板60的下方,如图6所示。类似地,邻近自由端带有触点80的一组第二触片78从罩壳的另一条棱边82延伸出来并在84处弯曲,弯曲角度同样大于90度小于180度,使得触点80位于平板二的下方,如图6所示。罩壳16是通过对平薄板原材料进行冲压,并以通常方式形成如图4、5、6所示结构而制得的。为了形成第二平板64,首先沿第一平板60的边沿向上折,形成侧板66和67,然后将侧板66和67彼此相对折叠,形成接缝65,这在图5中看得最清楚。接缝65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熔焊或者硬焊以形成牢靠的结构,该结构当存储卡33进入与连接件14配合连接的位置时不会由于触片78的作用力而发生显著的偏折。另一种方法是,可以通过在第二平板64的接合端之一留出搭头(未图示)使之重叠到另一接合端上来形成接缝65,重叠部分被点焊到一起。正如在图9中最为清楚地看出的那样,连接件12通过沿箭头A方向移动从而被安装到罩壳16中,使得连接件框架22的顶部边缘86嵌入到触片70和平板60之间。然后部分62向下弯折至图9中虚线所画的位置。当连接件框架22的顶部与平板60相连并且顶部边缘86已经-->相对罩壳16完全前移到图3中所示位置的时候,连接件14就可以沿着图9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向左移动,使得其顶部边缘嵌入到触片78和平板64之间。连接件14要移到其相对罩壳16的最左侧的位置,如图3所示。然后将夹片50插入到槽52中,使得两连接件12和14以及罩壳16固定到一起形成装配组件。下面就可以将引线导板48固定到此装配组件上,使得引脚34、38和68以通常方式穿过各自在导板上的孔。接着就将连接件阵列10安装到电路板上,使得引脚34、38和68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多个电气连接件使用的导电接地平板罩壳,每个连接件都有一组信号引脚用于实现和电路板上的电路的电气连接,所述罩壳被安装用于电路板上接地电路的电气连接,以便关于所述的引脚提供接地参考,各所述连接件均可容纳并且电耦合于一块电模块,该罩壳特征在于:(a)导电层将相邻的连接件及其相应的信号引脚组隔开;(b)从那里延伸出的触点,用于当所述电模块各自连接入所述相邻电气连接件之对应者时每个所述电模块的外表面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罩壳,其中所述的电模块是存储卡。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4-4-29 08/235,6171.一种供多个电气连接件使用的导电接地平板罩壳,每个连接件都有一组信号引脚用于实现和电路板上的电路的电气连接,所述罩壳被安装用于电路板上接地电路的电气连接,以便关于所述的引脚提供接地参考,各所述连接件均可容纳并且电耦合于一块电模块,该罩壳特征在于:(a)导电层将相邻的连接件及其相应的信号引脚组隔开;(b)从那里延伸出的触点,用于当所述电模块各自连接入所述相邻电气连接件之对应者时每个所述电模块的外表面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罩壳,其中所述的电模块是存储卡。3.根据权利要求1的罩壳,其中所述的多个电气连接件包括处于层叠关系的第一和第二电气连接件。4.根据权利要求3的罩壳,其中所述的导电层是伸展于所述两个层叠连接件之间的第一平板,当所述罩壳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时,所述第一平板基本上与电路板平行,并且带有从其上的第一棱边从所述电路板延伸的弯折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的罩壳,包括从所述罩壳的所述弯折部分延伸出的引脚,用于实现与所述电路板上接地电路的电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的罩壳,其中一些所述触点从所述第一平板的与第二棱边相对的第一棱边延伸,所述罩壳包括导电的第二平板,它与所述第一平板隔开并且与之基本上平行,其中所述触点的另一些触点从所述第二平板上的第三棱边延伸,所述的第三棱边垂直位于第二棱边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6的罩壳,其中每个所述触点都包括一弹性部分它包含一个关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平板的在大约90度至大约180度之间的弯曲,这使得当罩壳以所述的方式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时所述触点是位于所述平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8.根据权利要求7的罩壳,其中所述一些触点用于当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配合时与第一电模块的导电外表面电连接,所述另一些触点则是用于当与第二连接件相配合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W考夫曼JA卢特JL施罗德
申请(专利权)人:惠特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