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883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探到中低温工艺十二碳酸酰乳酰乳酸的氨基酸复盐及合理的氨基酸中和剂配比,充分发挥蔗糖单月桂酸酯/葡萄糖基甜菊糖苷/辛癸酸单甘油酯组合体系的稳泡效应与抗坏血酸多肽对油性成分的分散潜能,使制得的天然化可食性洁肤油洗脸卸妆与沐浴通用,且洗护养功效卓著;由中低温酯交换工艺制得的食品级十二碳酸酰乳酰乳酸的精氨酸/赖氨酸复盐,在油性体系具有卓越的起泡、清洁及久贮稳定性能,将其用于合成化学净洗剂作主料,实现了沐浴油的食妆化;十二碳酸酰乳酰乳酸的氨基酸复盐骨干结构易于穿透皮肤表层,紧致肌肤,收缩毛孔,使洁肤过程真正做到了肌肤的洗护养一体化操作。一体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洁肤是身体洗护与肌肤滋养无法回避的第一步,传统观念上的洁肤剂含盖脸部清洁品以及身体沫浴剂,是化妆品行业乃至日化产业中市场规模巨大、品种最为繁多、竞争最激烈的产品系列。仅就洁面日化产品而言,洗脸能除去人们脸上一天积累下来的脏东西,如汗渍、油垢、粉底、彩妆及皮屑等,假设人从18岁才开始重视洗脸这回事儿,到70岁逐渐老去,一生至少会洗37960次脸。洁面剂耗量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与日俱增已是大势所趋。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13亿,其中洁面产品的市场规模约为209亿,而作为人体最大器官—皮肤专用清洁剂—沐浴剂的消费量更是洁面剂的数十倍。
[0003]然而,作为洁肤日化用品市场主流的洁肤剂,其配方至今仍无法完全摆脱源自石化原料的表面活性剂的组合堆叠模式,有机合成技术巧妙运用的杰作—表面活性剂,因其自身的特性(尤其是超强渗透及电荷吸附功能),洁肤操作完成后仍有少量残留于人体肌肤,且无法用水洗净,不受欢迎的驻留物的日积月累,甚至诱发多种治疗困难的皮肤病。
[0004]时代的发展催生消费者健康及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更使人们萌生对洁肤剂肌肤遗留物的无害性及营养化的强烈要求,理性的消费者崇尚安全、环保、健康的天然化妆食同源且洗护养兼备的高科技洁肤产品,期待该类安全卫生的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早日诞生。“天然化可食性产品”概念界定如下:
[0005](1)产品所选原料都是食品级,可用于制作食品;
[0006](2)产品所选原料为自然界天然产物,或者,产品所选原料是以自然界天然产物为原料,经绿色环保化学反应工艺科学结合(以化学键结合),不引入非天然形成(即人工合成的而非天然存在的)的基团,产物核心基团都是天然的,可被自然界分解或被人体的生物酶及其他生物分解系统分解成自然界存在的天然产物相同的结构产物,且其分解的中间物无损人体健康的绿色环保产物;
[0007](3)产品所选原料符合化妆品规范要求,无刺激过敏。
[0008]用妆食同源方案,结合天然化工艺,制备洗护养兼备的洁肤产品,一直是我们先祖智者及现代日化行业科研人员追求的崇高目标。这从下述洁肤产品进步的历程可见证。
[0009]对于洗脸这个面子问题,很早之前就已经被重视。即使是在物质和技术相当落后的古代。在比较成熟的皂荚和澡豆出现之前,草木灰和米汁(淘米水)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人们拿来洗脸的主力。除《礼记
·
内则篇》中记述的“冠带垢和灰清漱”外,南宋时期《事林广记》中还提到了人们将茯苓、甘草、香附子、皂角等和益母草灰结合起来专利技术了专门的洁面品。魏晋时期,随着毕豆即豌豆传入中国,人们用豆粉辅以猪胰子、中药和香料,专利技术了澡豆,洗漱时放入水中融化即可。不仅可以用来清洁,还有一定的美容功效,曾经在贵族士大夫阶层风靡一时。后来,有人改良了澡豆的配方,用纯碱代替豆粉,混合压制成“胰子”,成分
和如今的香皂十分类似。
[0010]至于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肥皂”,有据可靠的应该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据记载,当时南宋都城临安城就有人制作专门的“肥皂团”,即将皂荚的果实皂角捣碎,加入白面及香料等制作成肥皂团的样子,专门用于洁面和洗漱,“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可见中华文明早有天然植物来源的多元化洁肤剂的探索发现。
[0011]在国外,无论是远古埃及与巴比伦,还是希腊罗马时期,洁肤品侧重于天然脂肪油加碱性物质煮沸后的混合“皂化”产物,即脂肪酸盐皂的试制与挖掘,品种相对单一,直到公元二世纪,一位希腊医生名格兰建议用肥皂来作医学和清洁用途。14世纪的”黑死病“和中世纪的瘟疫被归因於缺乏个人清洁和卫生。17世纪的欧洲,清洁和沐浴再次被视为风尚。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尤其是化学合成技术的进步,品种繁多且去污效果强悍的表面活性剂相继制备成功,彻底改变了皂基在洁肤剂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人类进入了合成化学洁肤剂时代。
[0012]按科技发展的顺序,洁肤剂可分为:
[0013]皂荚洁肤剂—原始态天然清洁剂,在古人所用洗涤用品中存在时间最长,但清洁力度不够;
[0014]皂基洁肤剂—脂肪酸盐为主料,清洁力强,微偏碱,洗后肌肤干涩,易过敏。蜂腊/硼砂皂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进步,可弥补皂基洁肤剂的许多不足;
[0015]合成表活洁肤剂—传统合成表活中的净洗剂为主料,多为HLB高的阴离子表活、非离子表活、两性表活及表活优化组合物,发泡及清洁效果良好,可按人类需求调制出性能完美,品种繁多的系列产品迎合消费者。但人们在广泛使用化学合成型洁面产品的同时,原料中混入的副反应产物等微量化学污染就从毛孔渗入体内,加之被吸收的合成物质中不利于健康的分解代谢物潜伏,蓄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出现;
[0016]混合型洁肤剂—皂基、传统合成表活与油性溶剂的优化组合,衍生出乳霜膏油凝胶及泡沫等多种剂型,用途广泛,成为消费市场主流产品。但消费者对遗留的微量石化致敏源的担忧依然存在;
[0017]天然化洁肤剂—糖苷、氨基酸、牛磺酸、蛋白肽、仿生磷脂类表活及它们的优化组合物为主料,亲肤性好,泡沫理想,几乎无刺激,洗护兼备,已成为各国争相研发的热点。爆品辈出;
[0018]纯天然洁肤剂—天然皂苷、发酵鼠李糖脂、发酵脂肽及酶法脂肪酸糖苷单酯或其优化组合物为主料,与人体肌肤亲善,洗护养俱优,但久贮稳定性有待改进;
[0019]天然化食妆洁肤剂—聚甘油酯、磷脂、蔗糖单酸及它们的优化组合物,倡导无毒无害,抗误食,人类已开始为之而奋斗,市场上偶有此类产品冒尖,但因价格昂贵,泡沫不理想等原因暂未大众化。
[0020]尽管术界有志者对洁肤剂的天然化、食妆化、个性化、功能化等多层面产品的研发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进行,并不断推出爆品。如油剂也能发泡的DOVE沐浴油,时尚奢华,深受年轻人追捧。但时及至今,符合上述天然化工艺,洗护养兼备的洁肤产品,尤其是洁肤油概念定位的相关产品仍未大众化,技术界总结出配方及制备工艺上存在的许多制约瓶颈,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
[0021]①
经典的天然化食用级表面活性剂如聚甘油酯或蔗糖酯的HLB值大多小于16,属
乳化分散剂范,净洗能力相当薄弱,发泡性能极差,且泡沫持续时间短,很难通过渗透、乳化、净洗、悬浮及抗再沉的方式来洗净肌肤表面的多种污垢,尤其是妆料;
[0022]②
近年来开发的天然化可食性表活脂肪酸酰乳酰乳酸盐虽然去污力强劲,发泡效果理想,但其在水性体系中极易水解失效,导致成品货架期短,难以商品化;;
[0023]③
天然可食性表活如人参皂苷、绞股蓝皂苷、大豆皂苷及甘草酸盐等虽有发泡效果,但净洗力较弱,久贮易变质,与其它组分兼容性较差,成品化相当因难;
[0024]④
迄今为止,仍没能找到天然化食用级表面活性剂,其发泡性及去污力在油性体系能不爱影响;
[0025]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上述各组分均选自可用于化妆品的食品级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二碳酸酰乳酰乳酸由中低温酯交换工艺制备得到,具体制备方法为:a、按照摩尔比(1.12~1.32):1将食用级乳酸与由食用级十二碳脂肪酸和食用级乙醇经酯化而成的十二碳脂肪酸乙酯混合,并将所得混合物加入带出乙醇用的食用级惰性溶剂中,该惰性溶剂的重量为食用级乳酸与十二碳脂肪酸乙酯混合物总重量的3~8倍,继续向该体系中加入占总物料重量0.6%的食品级磷酸/硫酸铝复合催化剂,于78~90℃下进行酯交换反应至少三十小时,分馏除尽乙醇;b、反应完毕后,对生成物进行重结晶提纯,并在食用级溶剂中进行脱色、脱味,最后再次重结晶提纯得到所述的十二碳酸酰乳酰乳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氨酸和赖氨酸为在食用级乙醇中重结晶后的无水氨基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辛酸/癸酸单甘油酯为食品级八至十碳脂肪酸与甘油进行单酯化反应的产物;所述的辛酸/癸酸三甘油酯为食品级八至十碳脂肪酸与甘油进行三酯化反应的产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蔗糖单月桂酸酯为用作食品乳化剂的高单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单酯含量不小于90%,三酯含量不大于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参皂苷为药食同源人参的提取物,含量不小于85%,外观呈浅黄至类白色,其10%的水溶液完全透明;所述的抗坏血酸多肽为食品级或医药级高纯结晶体,含量不小于9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化可食性高发泡洁肤油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甘油单辛酸酯为食品级辛酸与直链型为主并含微量环链的食品级六至十聚甘油的酯化产物,其水溶液完全透明;所述的葡萄糖基甜菊糖苷是食品级甜菊糖苷经酶法工艺制得的高纯食用级结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菲菲雷蕾涂宏建袁媛王彩霞杨卫平吴小艳马云龙贾福怀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