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线自动下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8356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手机屏幕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UV线自动下料机,包括:机体、抓取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抓取机构设置于机体上,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的安装支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座上的CCD定位系统设备、安装于所述机体上用于入料的入料皮带线、设置于所述入料皮带线上的皮带位置编码器和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用于抓料的并联机械手组件;其中,所述并联机械手组件包括安装于机体的驱动中枢、铰接于所述驱动中枢上的机械手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相机识别,并联机械手抓取的技术,能不停线对产品位置进行识别并准确抓取,不需要进行机械对位,并且运行速度快,能实现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V线自动下料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屏幕生产
,具体为UV线自动下料机。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屏幕也称显示屏,用于显示图像及色彩。荧幕尺寸依荧幕对角线计算,通常以英寸作单位,指荧幕对角的长度,屏幕材质引随着手机彩屏的逐渐普遍,手机屏幕的材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手机的彩色屏幕因为LCD品质和研发技术不同而有所差异,其种类大致有TFT、TFD、UFB、STN和OLED几种,一般来说能显示的颜色越多越能显示复杂的图象,画面的层次也更丰富。
[0003]现有手机屏幕经过UV灯的照射后需要进行收料,而现有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对产品机械定位后,采用机械手臂吸取并放入物料盘进行收料,但目前该种方式收料有以下缺点:1、机械定位容易损伤产品;2、定位再加上吸取的方式节拍时间只能做到4

5s每片,速度提高后不能应对。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UV线自动下料机,无需机械对位,能实现1

2s每片的抓取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UV线自动下料机,包括:机体、抓取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抓取机构设置于机体上,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的安装支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座上的CCD定位系统设备、安装于所述机体上用于入料的入料皮带线、设置于所述入料皮带线上的皮带位置编码器和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用于抓料的并联机械手组件;其中,所述并联机械手组件包括安装于机体的驱动中枢、铰接于所述驱动中枢上的机械手连杆、铰接于所述机械手连杆另一端的连接块、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过渡板、安装于所述过渡板内的气管、连接于所述气管外侧端的抓料吸盘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侧的真空压力表;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体内的横移机械臂、安装于所述横移机械臂上的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升降气缸上的旋转气缸、安装于所述旋转气缸驱动端上的海绵吸盘、安装于所述机体用于入料的送料盘组件、设置于所述送料盘组件侧的排料盘组件、放置于所述送料盘组件与排料盘组件上的物料盘和安装于所述机体用于提升物料的升降料组件;其中,所述送料盘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底部的输送架、安装于所述输送架上的轴承座、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上的滚轮、安装于所述滚轮侧用于驱动的电机、固定于所述滚轮上的转轴和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与转轴之间的同步带;所述升降料组件包括竖直安装于所述机体上的升降机械臂和装配于所述升降机械臂上用于托料的托板,所述横移机械臂和升降机械臂上分别设有用于驱动的轨道移动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相机识别,并联机械手抓取的技术,能不停线对产品位置进行识别并准确抓取,不需要进行机械对位,并且运行速度快,能实现1

2s每片的抓取
速度,解决了机械定位容易损伤产品和抓取速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料盘组件与所述送料盘组件结构相同,且所述排料盘组件包括有对称设置在所述送料盘组件侧的两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按需对孔的物料盘进行上料,对满的物料盘进行排出,较为合理。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气管的上部端连接有气泵。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带动各组吸盘结构对物料进行抓取,较为合理。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抓料吸盘侧设有与所述气管连接的非接触式侧位吸盘。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吸固使用,较为合理。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CCD定位系统设备上安装有镜头调整器,用于镜头调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按需调整CCD定位系统设备的识别范围,实用性较高。
[001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体的内部设有供所述入料皮带线安装的横梁,且所述横梁上设有滑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入料皮带线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上料位置的精确度。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机械臂设有三组,且所述升降机械臂中间组的高度值小于两侧组的高度值。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按需对送料盘组件和两组排料盘组件上的物料盘进行移送,使用方便。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相机识别,并联机械手抓取的技术,能不停线对产品位置进行识别并准确抓取,不需要进行机械对位,并且运行速度快,能实现1

2s每片的抓取速度,解决了机械定位容易损伤产品和抓取速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正剖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剖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海绵吸盘分布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横移机械臂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送料盘组件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送料盘组件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升降料组件正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升降料组件侧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升降料组件俯视图。
[0021]附图标记:100、机体;200、抓取机构;210、安装支座;220、CCD定位系统设备;221、镜头调整器;230、入料皮带线;240、皮带位置编码器;250、并联机械手组件;251、驱动中枢;252、机械手连杆;253、连接块;254、过渡板;255、气管;256、抓料吸盘;257、真空压力表;258、非接触式侧位吸盘;300、输送机构;310、横移机械臂;320、升降气缸;330、旋转气缸;331、海绵吸盘;340、送料盘组件;341、输送架;342、轴承座;343、滚轮;344、电机;345、转轴;346、同步带;350、排料盘组件;360、物料盘;370、升降料组件;371、升降机械臂;372、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UV线自动下料机。
[0025]结合图1

1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UV线自动下料机,包括:机体100、抓取机构200和输送机构300,抓取机构200设置于机体100上,抓取机构200包括设置于机体100上的安装支座210、安装于安装支座210上的CCD定位系统设备220、安装于机体100上用于入料的入料皮带线230、设置于入料皮带线230上的皮带位置编码器240和设置于机体100内用于抓料的并联机械手组件250,通过抓取机构200可以实现物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UV线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机构(200),设置于机体(100)上,所述抓取机构(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100)上的安装支座(210)、安装于所述安装支座(210)上的CCD定位系统设备(220)、安装于所述机体(100)上用于入料的入料皮带线(230)、设置于所述入料皮带线(230)上的皮带位置编码器(240)和设置于所述机体(100)内用于抓料的并联机械手组件(250);其中,所述并联机械手组件(250)包括安装于机体(100)的驱动中枢(251)、铰接于所述驱动中枢(251)上的机械手连杆(252)、铰接于所述机械手连杆(252)另一端的连接块(253)、连接于所述连接块(253)的过渡板(254)、安装于所述过渡板(254)内的气管(255)、连接于所述气管(255)外侧端的抓料吸盘(256)和设置于所述连接块(253)侧的真空压力表(257);输送机构(300),包括安装于所述机体(100)内的横移机械臂(310)、安装于所述横移机械臂(310)上的升降气缸(320)、连接于所述升降气缸(320)上的旋转气缸(330)、安装于所述旋转气缸(330)驱动端上的海绵吸盘(331)、安装于所述机体(100)用于入料的送料盘组件(340)、设置于所述送料盘组件(340)侧的排料盘组件(350)、放置于所述送料盘组件(340)与排料盘组件(350)上的物料盘(360)和安装于所述机体(100)用于提升物料的升降料组件(370);其中,所述送料盘组件(340)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100)底部的输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大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友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